末世世界高速自转情况下从赤道区被甩了出去,甩出去的物质在末世世界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凝聚,冷凝后形成月球。一些持这种假说的人还认为,末世世界上的太平洋就是分裂出月球后留下的“疤痕”。由于这种假说提出月球是从末世世界分离出去的,因此这种假说被形象地比喻为“母女说”。”
听完范斌说的话,林枫大致猜到了什么,如果月球真的是从这里产生冰分裂出去的话,那么这个深坑下面一定残存着月球的成分物质,也就是能够储存太阳能量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不仅能够储存能留,还能够反射太阳的能量。
如果精纯提炼这种物质,再加以利用到人体的吸收和能量填补上,那么对于修炼者来说将是最大的好处。
其实在末世的历史上有关月球起源的假说,大致可归纳为共振潮汐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和撞击成因说共4种类型。其中,前三种月球起源假说虽然对月球的化学成分、结构、运行轨道和地月关系的基本特征的解释均有不同程度的依据,但在地月成分与自转速度的差异,氧及其他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缺点。随着对月球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逐步深化,末世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假说。
最新提出的撞击成因说引起了末世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它能解释更多的观测事实,是当前较合理的月球起源假说。
而这些成为了林枫的主要线索。
第四百一十四章能量一
月亮,月球,末世中的月球按照范斌的说法是从地下世界产生的,末世的去月球在这个世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林枫发现月球的能量成分是能够储存能量和反射能量的粒子物质组成之后,林枫就知道这个世界或许还存在着其他的秘密,这些秘密能够帮助林枫增强自身的能量。
能量是质量的时空分布可能变化程度的度量,用来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在末世中和原来的世界都已经证明,物质与能量之间是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
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各种场也具有能量。
对应于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能量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互相转换。
在热现象中表现为系统的内能,它是系统内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能量的总和,但不包括系统整体运动的机械能。
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物质在运动过程由于质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除了这些,还有风能、潮汐能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但是,如果运动形式不相同,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能量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
能量可以不用表现为物质、动能或是电磁能的方式而储存在一个系统中。当粒子在与其有相互作用的一个场中移动一段距离需借由一个外力来移动,此粒子移动到这个场的新的位置所需的能量便被储存了。当然粒子必须借由外力才能保持在新位置上,否则其所处在的场会借由推或者是拉的方式让粒子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借由粒子在力场中改变位置而储存的能量就称为位能势能。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重力场中往上提升一个物体到某一高度所需要做的功就是位能势能。
任何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举例来说,当物体在力场中自由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位能可以转化成动能。当能量是属于非热能的形式时,它转化成其他种类的能量的效率可以很高甚至是完美的转换,包括电力或者新的物质粒子的产生。然而如果是热能的话,则在转换成另一种形态时,就如同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总会有转换效率的限制。
在所有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原因在于总系统的能量是在各系统间做能量的转移,当从某个系统间损失能量,必定会有另一个系统得到这损失的能量,导致失去和获得达成平衡,所以总能量不改变。
虽然一个系统的总能量,不会随时间改变,但其能量的值,可能会因为参考系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坐在飞机里的乘客,相对于飞机其动能为零;但是相对于地球来说,动能却不为零,也不能以单独动量去与地球相比较。
根据动能定理,运动的物体如受到阻碍而减速直到停止以前,物体就会对障碍物做功。所作的功的量等于物体原有动能的量。因此可以说,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做功能力。例如高速飞行的枪弹具有动能,所以打到钢板上能对钢扳做功而穿入;捶到锻件上的铁锤具有动能,所以能对锻件做功而使它变形。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其本质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变动,导致电子结合能改变而放出的能量。正负电子对湮没成光子,就是电子的静能转换成光子的能量。
物质内部原子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愈高的物质所包含的热能愈大。热机是膨胀的水蒸气把它的热能变成了热机的动能。
原子核内核子的结合能,它可以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中释放出来变成反应产物的动能。因此,当物体静止时也具有能量。物质的能量、质量这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组成它的核子的总质量小,即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有能量释放出来,这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比结合能原子核中平均每核子的结合能低的重核裂变成比结合能高的较轻核,或几个比结合能低的轻核聚合成一个比结合能高的较重核,所释放的能量就是原子能。
人们根据大量实验确认了能量守恒定律,即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时,其量值守恒。焦耳热功当量实验是早期确认能量守恒定律的有名实验,而后在宏观领域内建立了能量转换与守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康普顿效应确认能量守恒定律在微观世界仍然正确,后又逐步认识到能量守恒定律是由时间平移不变性决定的,从而使它成为物理学中的普遍定律见对称性和守恒律。在一个封闭的力学系统中,如果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时,则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
第四百一十五章能量二
能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能量总是一个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