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下岗工人没有生活来源,解脱不掉的陶瓷情结促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继续从事陶瓷业。然而单凭个人资金不可能启动规模化生产,根本不可能依靠生产日用瓷赚钱,只有通过生产小成本的工艺瓷这条路,无奈参与人群太多,最终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基本上每10家工艺瓷器店中只有2家能盈利,对小生产者而言,单纯的工艺瓷已难以为继,故而很多人转向利润更高的仿古瓷。只是仿古瓷也是一件投入成本与产出价值成正比的产业,小生产者因为资金不足,只能生产低档次的仿古瓷,每件售价从一二百元到四五百元不等,除去成本所剩无几;他们在下次的生产中会更加削减开支,产品的水平也随之降低。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也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很多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的排斥态度。”
吴天缘听完老唐的介绍,对景德镇甚至整个中国瓷器制造业有了清晰认识,就是几个字,大而不强,多而不精
和其他工业制造一样,国内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真正的创新技术和品牌附加值,只能靠着便宜人力来为日本欧美高端品牌打下手,几十倍上百倍利润被家人轻松拿走,景德镇瓷器只是中国一个小小缩影罢了。未完待续。
第307章汝窑的秘密
“在景德镇找一家高仿瓷的作坊,如果没有当地人仙人指路。就像胡传魁的忠义救国军开进沙家浜,两眼一抹黑。高仿瓷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也不宜公开,有些技艺是上辈子人传下来的,甚至只传儿子不传女儿。有些作坊主是原来景德镇一些国有瓷厂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工厂倒闭后就流向民间,自己办作坊或受雇于人,将新技术引进高仿工艺,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比如李家坳是其中一个高仿瓷的基地,一个店主搞高仿瓷已有几年,外号叫“小日本”。他做高仿瓷是从泥料抓起的,买来矿土不要球磨机加工,自己脚踩淘泥,这样淘出来的瓷土就留有气泡和细小的颗粒,跟老器无异。至于釉料,也是自己买来后再配的。”
“不同的朝代釉色是不同的,比如元代青花里料里就要加点红头黑头,使之泛出紫红色,还有青花中的点点铁锈斑,靠的是增加氧化铁的成分,至于元器特有的晕散,就要通过控制窑炉的气氛来实现了。这是学问,说了你也听不懂。但有一点,就算是我要弄高仿,一个品种常常要搞几十遍,成功很低,失败都是成本,卖得高一点也是应该的。”
一般的店铺都有两层,下面一层是大路货,二层才是精品店。一件三寸高的斗彩梅瓶,仿清乾隆官窑的,市场价800元,仿元的青花缠枝莲大盘,底足的跳刀痕都能做出来,要价4000元。”
老唐说完站起身,拉着两个人直接去自己的窑口,亲眼看看烧瓷的全过程。
三个人来到神仙井,这里就是老唐的家传窑口,经过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工人,景德镇仅存的三个老窑都在这里。
刚一进窑厂,吴天缘就看见堆成小山的松柴,能闻见它们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为捕捉官窑的神韵而使用柴窑,在已经普遍使用棱子窑的瓷都是非常奢侈,它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大大增加。
“我们这里烧一窑要消耗松柴4卡车,时间是22个小时,不算别的,就光这个都要几千块”
耿老笑道:“看见了吧真正的仿古不是烧柴,是烧钱”
“你知道我刚开始如何认识小唐就是因为他仿古水平最高,连故宫也要找他合作”耿老解释道:“现在博物馆运营不容易,成本很高,故宫也要开发副产品,销售一些高级工艺品。当然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走,看看我们的成品”
老唐带着两个人来到库房,清一色康雍乾三代仿官窑,还有几件明青花,漂亮之极。
“老弟,看看吧”老唐也好奇吴天缘的神奇,这里假多真少,正好称量一下。
“这个,这个,还有那边的梅瓶是真品,其他都是高仿”
吴天缘微微一笑,随便听了一下,根本不用上手,一分钟找出答案。
“牛我服了”
老唐一挑大拇指,名不虚传,果然不愧是顶级大行家,就这个眼力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第二个
“这个小子比我都厉害,也不知道上辈子是干什么的”
耿老无奈着,自己玩一辈子瓷器,也比不过二十多的吴天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吴天缘拿起一个高仿,用自己的眼力寻找破绽,好一会暗自感叹真看不出来要是没有异能,绝对要打眼
“真是绝技”
听到吴天缘赞赏,老唐很是自豪道:“几辈子家传手艺,自然有些门道,你拿的那个最少二十万,不还价”
三个人回到办公室,让耿老休息一下,吴天缘问道:“这些都卖到那里”
原本这是商业秘密,但因为是吴天缘问,老唐实话实说道:“国内占一半,都是中产阶级收藏,作为艺术品。你也看见,我虽然是高仿,但有自己的记号,不算做伪。”
“还有一部分卖到日本和欧美,日本喜欢宋代老窑,欧美喜欢康雍乾五彩粉彩,每个月最多也就是出不到三十个。”
“才三十个”吴天缘有些不满意道:“主要是成本问题”
“不错”老唐无奈道:“成本太高,要不是我有家传手艺,早就撑不住。要是我用技术骗人,一件也能卖几十上百万。但那个坏良心,死后不能面对列祖列宗”
吴天缘点头道:“要是我跟你合作,投资五个亿一起干如何”
“多少”老唐一愣,没有听清,又反问一句道。
“你放心,五个亿只是前期投资,成品成熟后再投十个亿,二十个亿也没问题”
老唐下巴张大,一脸不可思议道:“二十个亿”
“你小子不用惊讶,吴天缘是真正大土豪,别说二十亿,就是一百亿他也能拿出来”
耿老哈哈大笑,他大致知道吴天缘的想法,就是重振中国艺术瓷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有信心,但吴天缘一路就是创造各种奇迹,这个人不能用常理判断。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
老唐冷静下来,反而有些迟疑道:“既然老弟相信我,那就实话实说明清瓷器没有问题,毕竟我祖上唐英就是老祖宗,留下不少经验和技术。”
“但元青花和宋代五大名窑不行”老唐严肃道:“不光是我,就是全中国也没人能高仿元青花,更不用说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
“没错,我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能以假乱真的高仿,不光是失传的技术,就连原料也失传了几百年”
耿老是瓷器泰斗,这个问题他最有发言权道:“小唐仿明清瓷器已经是登峰造极,就连我不注意也要打眼,这个已经是巅峰元青花不可能仿制,不说技术,就光苏麻离青一个问题就失传了五百多年,怎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