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17(1/2)

岁的生命。未完待续。

第226章重见天日

顾抱真被扫地出门,经再三恳求,同意让她居住在原居住的一幢房内的灶间旁仅4个平方米不到的小屋里。她家的保姆顾凤仙,始终陪伴着她,两人以姐妹相称。

一次在强迫扫街劳动中,顾抱真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厥而倒地送医院,因属“牛鬼蛇神”,又交不起医药费,医院不给住院抢救,只得回家卧床。此后昏迷不醒,滴水不进,每天由吴湖帆的儿媳许厚娟为她揩身,不多日即随吴湖帆而去,终年54岁。

“哎,一代偶像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心痛”

吴天缘看完资料,心情很沉重,自己唯一偶像晚年如此凄凉,毕生珍藏一夜毁于一旦,那种刻骨铭心之痛,简直要人命

“卢湾区嵩山路88号,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三天后吴天缘带着王军一起出发,在国内用不上王红,一个姑娘家,让他休息一下。

“等过一段时间铁血的老大来找我,以后真要到荒郊野岭或是战乱地方去寻宝,让他们保护我就行。”

吴天缘解释道:“你毕竟是国安的人,生命和身份很敏感,有些事情不好冒险参与。”

“老板,这是什么话”

王军不满道:“我的职责就是保护您的安全,怎么可能临阵脱逃您放心,这点上次我就有考虑。真要去危险的地区有铁血保护更好,不过我这里也会有安排。现在您的身份特殊,领导交代不能有任何闪失”

吴天缘点点头,这个无所谓,人越多自己越安全,谁会拿小命开玩笑他不知道鉴于他的所作所为,国家更加重视,安全保卫级别已经提升到最高级别。

“现在这里还是老弄堂”

两个人来到上海,找到破旧不堪的老弄堂,竟然没有被开发一栋两层小楼,还有人居住。

“帮我联系一下,买了”

吴天缘一看这也好,万一开发宝藏别发现就白跑一趟,经过一阵交涉,最后一千万买下小楼,也算在上海有了产业。

“柜子下面,对,挖”

两个人到卧室,确定宝箱在柜子下,开始挖宝,轻车熟路,很是速度。

“哈哈,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

“瘦金体千字文”

“池塘晚秋图”

“八大美人册页”

吴天缘兴奋的盘点收获,竟然都是宋徽宗真迹,还有一套美人八开册页,极品

吸收完能量后,吴天缘感叹现在随便一张就是国宝,估计以后寻宝都是要进博物馆的事。看来要赚钱还是要找国外宝藏,拍卖起来也不心疼。

“走,第二目标,河南项城”

两个人马上回京城,把宝贝放进博物馆,马不停蹄去河南项城,那是张伯驹的老家,当年很多藏品被抄家就是那里,说不定有发现。

张伯驹是吴天缘很尊敬的老前辈,可谓德艺双馨,生前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和诬陷,1972年总理得知消息,指示聘任他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82年正月,参加宴会归来的张伯驹突患感冒,被送进北大医院,因所谓“级别不够”不能住双人或单人病房,张伯驹和七八位病人挤在一个病房,不时有重病号抬进来,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绪不安的老人便要回家。2月26日,等到女儿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却不幸离开人世,享年84岁。

经过他手蓄藏的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不惜代价、甚至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既是出于爱国至诚,也是基于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由衷的酷爱。

1965年,张伯驹将百花图以及所剩的其他古书画共计三十多件藏品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博物院时,当时吉林省有一位叫宋振庭馆长,他握住张伯驹的手说:“张先生一下子使我们博物馆成了富翁。”

而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张好好诗等古代书画极品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张伯驹先生捐献的任何一件东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当年故宫馆长由衷地感慨:“为故宫做捐献的最顶尖的有两位,一位是捐瓷器的孙瀛洲,一位则是捐书画的张伯驹。”

陆机的平复帖,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虽长不足一尺,只有9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朱印累累,满纸生辉,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

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距今14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画作。

张伯驹最早是在湖北一次赈灾书画会上见到平复帖的,当时归溥儒所有。溥儒是道光皇帝的曾孙,恭亲王之孙。溥儒在1936年将所藏的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卖于他人,后流于海外,这件事情让张伯驹久久不能释怀。

据王世襄回忆,张伯驹深恐平复帖蹈此覆辙,因此委托琉璃厂一家老板向溥儒请求出售。但溥儒索价20万元,张伯驹力不能胜而未果。第二年又请张大千也向溥儒求购,同样在20万元的要价前止步。

一直对此念念不忘的张伯驹后来偶然得知溥儒丧母,急需钱财为母发丧,经傅沅叔斡旋,以4万元购得。张伯驹后来得知,另一位白姓字画商人听说此事后,也想拿到此帖卖给日本人,出价便是20万。

庆幸的是平复帖已在张伯驹手里。张伯驹后来写了篇小文,只淡淡地提及此事,“在昔欲阻照夜白图出国而未能,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