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一张废了的藏宝图换来山中的友谊,咱们赚大了”
两个人哈哈大笑,看着琳琅满目的内府秘藏厅和恭王府厅,赏心悦目。圆明园厅也初具规模,有了乾隆四十景咏图,和十六件金编钟,撑起整个骨架,气势一下子突显出来。
“对了,这些都是枫丹白露被盗的宝贝,到时候公开展出有什么麻烦没”
吴天缘笑道:“我问过牛峰,他只说了一句话,看看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一半都是抢咱们的宝贝,还不是照样全世界买票”
“好,有国家支持就是牛,那你以后放心去寻宝,博物馆地方大,不怕宝贝多。大不了再盖几个,弄个西洋馆,油画馆什么,刘一谦的龙美术馆还弄了三个,咱们不比他强”
吴天缘正要说话,突然手机响,一听面色一变,赶紧去天缘居,老田打眼了
“是仿品仿清吴历采茶图,老田走眼喽”
吴天缘一上手就知道是假,笑道:“怎么回事老田也会打眼”
“哎,对不住老板,说起来真丢人”
老田丧气道:“前天晚上快关门的时候,来了个十六七的小姑娘,哭着说爷爷生病没钱,只能拿家传古画换钱。这种故事十句九句半假,我一看东西真,十万收下,这次损失算我的”
吴天缘轻松道:“你也别放在心里,谁没打过眼当年号称吴一眼的吴湖帆也是经常看走眼,还有徐三寸的徐邦达,这次就当买个小心,这幅画我有用,高仿也是宝贝”
吴天缘安慰老田几句,拿着画带着王军王红就去找人敢骗到自己头上
“说说吧我都找上门你个小丫头还准备不认”
郊区一个小村屋里吴天缘找到那个演戏的小丫头,十六七岁,清秀之极,一看就是乖乖女,难怪老田也动了恻隐之心。
“你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小丫头竟然一点也不怕,好奇的看着吴天缘,好像知道他一样。
“这位朋友,不管小玲的事,都是老头子我背后指使”
五十多岁的老者警惕的把小玲护在背后,看了看眼前三个人,低声道:“钱我加倍还给你如何”
吴天缘哈哈大笑道:“别紧张老爷子,古玩行的规矩打眼算丢人这次我不是来算账的,只是好奇,这应该是周仿的手法吧”
“咦”老者一愣,好奇的看了只有二十出头的吴天缘,抱拳道:“敢问小友高姓大名”
“我叫吴天缘,老爷子您贵姓”
“你真是那个吴天缘”
还没等老者回答,小丫头一下子蹦到吴天缘面前,好奇的打量一番道:“你果然是电视里找到十二铜首的大英雄”
“小玲不要失礼”
老者抱歉道:“老朽南宫鸣远,这是我孙女南宫玲,吴老板不要见怪。”
“原来是南宫老爷子,来坐下聊,小玲子,不给哥哥倒杯茶”
看着小玲兴奋的去倒茶,吴天缘笑道:“这次来就是好奇周仿,多少年没有见过,没想到还有传人”
“吴老板真是名不虚传,看你的年纪不应该知道周仿这”
吴天缘摆摆手道:“我也是听荣宝斋欧阳老爷子偶然提起,今天一见感觉差不多,您放心,我没有别的意思。别说周仿是爱国人士,谭敬仿我手里还有几张呢”
一句话终于让南宫鸣远放松下来,他更加好奇眼前风头无量的小伙子,真是手眼通天,不但认识周仿,还能找到自己。
晚清民国有民不聊生,社会上出现很多高仿,最出名的是谭敬,还有个朱仿,包括前几次饕餮用的羊仿余仿等。但前面的目的都是谋利骗人,但这个周仿不一样,它的出发点居然是爱国
它指得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民国时期一个组织,一个古玩收藏界和艺术界秘密成立的抗日组织。
第179章古为今用
起因就是当时日本侵略军在占领我们的土地之后,不择手段搜集中国几千年来传下来的精美艺术珍品。而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遭到了当时整个中国收藏界和艺术界人士的抵抗,不过他们大都无权无势,根本无法与当时强大、暴虐而又残忍的日本军队抗衡。所以当时大家聚在一起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造假。
当初想出这个掉包计的人,是一个从清朝宫廷造办处出来的御窑厂周姓窑工,此人祖上几辈都是皇家御窑厂的工匠,手艺精湛,而且家中也颇多收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工匠艺人虽然手中掌握着精湛的技艺,但是社会地位却算不上多高,仅比下九流好那么一点。子女一样不能读书,考科举做官,只能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做一个手艺匠人。
因此这些人一般也不是什么富贵之家,守着窑厂,难免监守自盗。偷拿点瓷器出去卖,补贴家用。而作为皇家御窑厂的匠人,所偷窃的瓷器自然也是皇家贡品。当然他们不会拿那些完美无缺的贡瓷,仅仅是那些稍有瑕疵,被下令销毁的瓷器就够他们受用无穷。
当然这些贡瓷目标太大,不太好出手,所以很多都在一些窑工手中留了下来。甚至作为传家宝存在。
后来这个周家收藏有珍品瓷器的消息传到了日本人耳朵里,很快日本军队便找上了门,用这周家人的性命相威胁,强行索要这些瓷器。不过这些祖宗留下的瓷器价值千金,工匠自然不愿意把这些祖宗冒着性命危险留下来的传家宝就这么白白交给日本人。但是家人的性命又不能不救,左思右想之下,此人便想到了作假的办法
他仗着祖辈传下来的烧窑和制瓷工艺,结果此人烧制出来的仿品与真品几乎一般无二,再请人做旧一番后,便把这批假的瓷器交给了日本人。不仅保住了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而且也救下了家人的性命,免除了一场大劫。
此人还有些侠义心肠,当跟他相熟的朋友也遇到这种情况后,他也没有藏私,偷偷的把这方法传了出去。后来大家口口相传,受此恩惠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刚开始还只在这些手艺精湛的皇家制瓷匠人口中流传的办法,也慢慢的传到了当时的书画界和收藏界。甚至当时鼎鼎大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等都沿用此道,保住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至于在作品上留下暗记是规矩,有本事的人,一般自视甚高。再加上制造这些赝品的时候,为了能够瞒住日本人,保住家人性命。所以尽管是制造赝品,但是大家都格外的用心,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么好的东西,肯定要留下点记号,方便日后鉴定。
这些有周字暗记的作品也叫做周仿,不过它也只是在抗日的时候出现,后来国家解放之后,就基本上消失。所以现在东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在日本,只有少数还留在国内。
老者叹口气道:“你既然知道周仿的来历,让我实话实说,我就是传人,说是传人也不准确。这是祖上参与过当年的造假,手艺一直传下来,不过我只是仿字画,别的不会。”
吴天缘心里一动道:“您有其他作品没”
老者又拿出三张画,一张石涛,两张恽寿平,都是大名头,吴天缘看了一会,水平不比谭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