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2(1/2)

子的明清官窑瓷器收藏,徐展堂的历代瓷器收藏等。”

翟建民赞叹道:“每一个人收藏都是洋洋大观,上百件甚至几百件精品,随便一个人都能成立个博物馆”

“比如徐展堂,白手起家1991年在香港创立了当地首家私人博物馆香港徐氏艺术馆,并在世界各地捐建多处以徐展堂命名的中国艺术馆,被誉为世界十大收藏家,也是其中唯一的华人。”

徐展堂拥有藏品5000余件,囊括陶瓷、青铜器、玉器、家具、牙角器等门类。单就其所藏瓷器而言,上至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和半山类型的彩陶罐,下迄清乾隆时期黄地青花云龙捧寿图六角瓶,体系完整紧密。

徐展堂与博物馆之间的缘分不浅,包括徐氏艺术馆在内,徐展堂通过捐赠收藏和相关资金,支持建设了七处展厅。

在国外有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澳洲国家艺术馆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

在内地他出资100万美元帮助上海博物馆建陶瓷馆,并捐赠藏品设立了徐展堂陶瓷馆;其后不久得知南京博物馆新建艺术馆有困难时,又慨然允诺捐80万美元,用于青铜馆和陶瓷馆的建设,南京博物院不仅设有“徐展堂明清瓷器馆”,还聘请徐展堂为名誉院长。

“香港回归前,人心思动,移民和打算移民的不在少数。当时的香港收藏界,有些收藏家已经把自己的藏品打包装箱,准备运到国外。当国家文物局局长于1988年率团访问香港之时,徐展堂便邀集敏求精舍同仁主动邀约,请张德勤与同行去敏求精舍会舍做客。”

翟建民回忆道:“徐展堂直接向张德勤询问,香港回归后,内地实行的文物保护法会不会延伸到香港香港的文物还能不能自由出境得到领导的明确答复,广大收藏家才安心发展,阻止一次文物外流的恶劣后果。”

翟建民笑道:“我也是努力到去年才能成为敏求精舍的名誉会员,还不是正式已经算是比较年轻的人,我看好老弟你说不定过几年就是最年轻的正式会员”

吴天缘点点头,这点也是他努力的方向,所以要多赚钱,老一辈的收藏家逐渐老去,后人喜欢收藏的不多,手里藏品面临青黄不接的重要时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收藏家仇焱之的收藏由香港苏富比先后进行了两场专拍,引发了竞价高潮。仇焱之专拍中的明宣德青花团凤纹棱口洗、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碗、明成化青花梵文酒杯、明宣德白釉碗等,大大小小多件明代精品官窑,被敏求精舍多位资深会员购藏。

1984年11月,叶义医生去世后不久,苏富比在香港举办了他的藏品专拍,这些藏品包括明朝早期瓷器、青铜器、竹雕、犀角、宋朝画册等,如一件明成化缠枝莲纹碗以1485万港元高价拍出。其中有不少拍品都是由敏求会员购买的,如天民楼主葛士翘就买下一件明永乐青花花果纹大盘。

1985年6月,胡仁牧也曾将藏品交与纽约苏富比举办专题拍卖,该场拍卖共计79件明清瓷器,其中1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以110万美金落槌,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最高价的纪录。

时隔7年,胡仁牧又将余下的另一件再交苏富比拍卖,结果拍到260万美金,再创中国瓷器的高价。在香港,艺术品市场成交的很多天价中国艺术品,不少是为敏求精舍会员委托经纪人低调购得的。

吴天缘计划真要等老一辈故去,自己就要顶上去把重要的收藏都抢回来,放在天缘博物馆,永远留在故土。

“你早点休息,张老后天才回来,你们也是熟人,以后有机会见面。先带你去见见叶老大,他的明式家具是一绝,不比王世襄老爷子的差。还有天民楼的葛老,青花上百件,绝对震撼。”

翟建民离开,约好明天带吴天缘去见识一下,吴天缘很激动,又是吸收明代能量的好机会。特别是天民楼,几十件明青花,比博物馆都多,这也是他来香港的原因之一。

第138章爽

吴天缘查过很多资料,这次来香港拜访敏求精舍的成员都做好功课。

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医生,敏求精舍两届会长,30多年前已在香港古典书画收藏界享负盛名,其顶级明式家具珍藏更是蜚声国际。

他的黄花梨及明式家具藏于1980和1990的黄金年代,高质且精罕,系列齐全,更得明式家具之父王世襄先生亲临香港鉴定及认可,并赋赠四绝句诗表扬。

叶医生的明式家具,几乎全数购自嘉木堂,伍嘉恩女士是全球知名的明式家具专家,有黄花梨皇后的美誉,其深厚的専业素养和审美观,得到海内外藏家,学者以及博物馆专家的一致好评。

“上次伍嘉恩五千五百万从安妮手里抢下王老的紫檀笔筒,她和王老关系深厚,一直视王老为偶像和师傅,自己也算继承了明式家具的大旗,让古典家具的魅力传扬四海。”

吴天缘对于伍嘉恩还是很尊重,王世襄是第一个让世界了解明式家具之美,而伍嘉恩是真正把明式家具推向国外的人。每年苏福比都有嘉木堂的专场,去年十几亿高价成交,可见明式家具的吸引力。

“说起来我最喜欢的就是木质家具,以后专门设个展厅,展示明清家具,这点观复的马先生倒是走到前面。”

观复最精到的就是家具和瓷器,特别是家具,早年马先生买了很多低价家具,建立起完善的收藏体系,现在去观复参观,最多的也是家具。

第二天一大早,翟建民就接上吴天缘,去找叶成耀吃早茶,来到一个小馆子,见到已经八十多岁的叶老。

“来,边吃边聊”

叶老很清瘦,精神很好,看见吴天缘直接让坐下,边吃边聊。

“老张给我提过你,说是见过最厉害的年轻人,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吴天缘赶紧客气,恭敬的回答叶老的问题,对于真正的收藏大家,他很是尊重敬佩。

“明年是我从医的第50年,作为一个皮肤科医生,很多人问我为何会爱上收藏”

叶成耀笑道:“对收藏的爱好是受家族的影响,我五叔父过世,从叔父那里继承了古玉收藏以及攻玉山房的斋号。凭借叔父留下的一批古玉,我得以加入敏求精舍,后来两度成为该团体的会长,收藏一发不可收拾。”

叶老对吴天缘第一印象很好,也是张宗宪多次介绍,解释道:“我不是徐展堂那样的大土豪,只是个医生,手里资金有限。只能选择喜欢的门类,结果一收藏就是几十年,现在手里有上百件明清家具,自己也不舍得用。只能租了个恒温恒湿的仓库,好好放着宝贝。”

三个人有说有笑,叶老也善谈,也没有架子,很有修养。

无论是马定祥、欧阳老爷子,还是张宗宪、叶成耀,吴天缘发现真正的大家都很平和低调,文人风骨很值得敬佩,估计这才是人家能走到今天的最大原因。

“太震撼了”

吴天缘刚走进仓库,一阵沁人心扉的清香扑面而来,黄花梨的花香,那种感觉太爽

巨大的仓库摆着上百件明式家具,各种类型都有,简约大方,让吴天缘震撼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