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2(1/2)

收藏。

只要是玫茵堂收藏,就是天价的代名词,即使是国内的大收藏家,对于“玫茵堂”的普遍认知,也只限于玫茵堂在业界向来以收藏等级高而著称,尤其收藏的中国瓷器,都是各年代的精品。即便拍卖公司本身,也对玫茵堂主人的身份三缄其口,习惯称之为“玫茵堂主人”而非某某收藏家。

凭借其上乘的品质和迷雾层层的身世,虽然极富盛名,但玫茵堂主人所收藏的2000件藏品几乎没有全部展出过,仅在私人场合露过面。少部分藏品曾与1994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2年后又在蒙特卡洛展出过。唯一一部公开的记录是德国学者regakrah编辑的纪念图录玫茵堂中国瓷器珍藏。这部图录共7卷,但对于将这些藏品汇聚在一起的人却只字未提。

对于玫茵堂很是神秘,但作为其创始人之一的仇焱之,那是民国鼎鼎大名的瓷器收藏大家。他13岁于上海一家古玩店当学徒,其掌柜对古陶瓷鉴定十分精通。仇焱之在掌柜的调教下,勤学敏悟,练就了一双辨别古陶瓷的“慧眼”。

上世纪40年代晚期,仇焱之赴香港发展,与敏求精舍的创始人胡惠春、徐伯郊等人成为第一批南下的香港第一代收藏家。10余年间,在此弹丸之地,衔泥筑巢般地收藏了众多历代官窑瓷器,曾以1000港元捡漏现在拍出3亿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誉为业内佳话。

在闯荡穿梭于欧美诸国期间,仇焱之发觉当年大量被八国联军劫掳去的中国艺术品,许多已绝迹于其后裔或旧货市场。有些后裔对先辈掠夺而来的中国艺术品毫无欣赏或收藏意识,以永宣青花碗盘杂盛乱物者,绝非笑谈。仇焱之目睹种种暴殄天物的荒诞事实,便萌生从“掠夺者”和僻市陋店中买回祖物的使命感。

但无奈的是,尽管其倾尽所囊,也仅是杯水车薪,没有能力全部“收养”这些中国瓷器。为不使中国陶瓷再度颠沛流离、含屈受辱,当时的权宜之计,只能是为这些流失他乡的中国瓷器找一个“善待的婆家”。

同时为提升西方藏界对中国悠久文化的了解和中国瓷器的赏识水平,仇焱之除苦心积虑撰稿之外,还不懈奔波游说于欧美各大博物馆、基金会、知名收藏团体和富商之间。

闻名遐迩的大维德基金会、瑞典国王古斯塔乌阿道尔夫、上海博物馆等,让人眼馋的中国古陶瓷精品中,有许多为仇焱之的昔日“月老”或“捐赠”之物。

“仇老是难得的爱国人物,一辈子为了回流国宝奔走相告,我十分佩服”

吴天缘突然看见这些瓷器,想起民国时候几位真正的收藏大家,最后都是把毕生的国宝捐赠给国家。特别是张伯驹先生,自己被绑架之时也不让家人卖一件藏品,最后全部捐赠,那时候的收藏家才是高风亮节。

“这是宣德炉”

吴天缘检查完明青花,又拿起一件铜炉,一看底款,只有一个宣字

“真品无疑”吴天缘吸收完浓郁的能量,兴奋的把玩着难得一见的宣德炉。又发现一本铜炉图谱,明代吴邦佐编写的宣德鼎彝谱。

“还有大齐通宝金代崇庆通宝折二”

吴天缘又发现两个古币,竟然都是珍品,特别是大齐通宝,和库平一样,现在国内也是孤品。

第118章虚斋鼻烟壶

这次真是收获巨大,好几件稀世珍品,吴天缘连夜包个车,回到京城。

“这个明青花如意折纸花果纹梅瓶,还有万历五彩人物罐要留在博物馆收藏,最能代表永乐青花和万历五彩的特点。”

“宣德炉不用说,一直都是稀世珍品,这个肯定是明代,不过是不是真正宣德三年制还不知道。毕竟一起出土的还有吴邦佐的炉谱。正好还有三个古币珍品,五代大蜀、大齐通宝、崇庆折二,这几天一起让马老鉴定一下。”

“王原祁的西湖还差四景,找机会看有人拍卖没这个是我四套西湖十景系列,要留着。”

现在吴天缘手里已经有清四王的三件重器,王翚的富春山居图第一,然后是南京博物馆换来的王时敏的西湖十景手卷,现在又有了领军人物王原祁的册页,就差王鉴一人。

“剩下的四件明青花可以上拍,还有这个白玉龙凤剑,也是汉代难得的珍品。至于这些金元宝和大顺通宝还是找机会处理掉,毕竟上面有明显记号,低调点好。”

吴天缘盘点完这次的收获,想好下一步如何处理,看着有些满当当的保险柜,突然感觉必须要个博物馆

“我现在才体会到那些西方大收藏家,要不有城堡,要不有私人博物馆,东西一多真放不下”

都是瓷器,必须小心翼翼,无论拿还是放都心惊胆战。老话讲,全美千金不换,残器一文不值

“等天缘博物馆建成,马上把你们这些祖宗们都供进去,天天这样叽叽歪歪,我真要疯”

吴天缘听着十几件宝贝吵吵嚷嚷,能在这里不是官窑御制,就是大师力作。一个个都是大脾气,谁也不服谁

“老大,你还是赶紧找个地方让他们消停一下吧都是大爷,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如意罐感叹道:“特别是皇帝玩过的那几个玩意,整天张口就是朕,闭口就是满门抄斩你丫的连个手脚都没有,还抄斩”

“就是,连我这个财神都忍不了快点安排他们滚蛋”

吴天缘苦笑着,他是一般不来书房,一是没时间,二是也真受不了。现在还是只能听见清代,估计那几个明代玩意也不省心。等以后找到夏商周的青铜器,自己不要疯

“再忍忍,过一段博物馆建好,让他们都过去那边,地方大,天天还有人看,烦不着我们。”

吴天缘偷偷和两个心腹叽叽咕咕着,再坚持几天,黎明前的黑暗,曙光一定来临

有了博物馆还有个好处,不但藏品安全,不用操心。一旦有了宝贝,先在库房放一段时间,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借口展出。吴天缘已经计划好,就按照时间顺序分大展厅,从民国、清、明、元、宋辽金、唐、隋、五代十国、三国、汉、秦、春秋战国,最后是夏商周。

小的展厅按照门类分,瓷器、字画、玉器、家具等。还要有几个特别展厅,定期做活动和主题展览。两万多平地方够大,尽量留出空间,以后宝贝慢慢补充。

“这是图纸,我已经找好安保和管理团队,都是国内顶级班底,你这两天一起见见面。”

胡建民中午一起吃饭,最近他干脆住在京城,公事私事一起办,家里书房也满满当当,有博物馆一起展览,沾沾吴天缘的光。

“开始先不对外营业,只是咱们两个私人收藏地,有朋友一起研究欣赏也方便,等到合适机会再正式对外开放。”

“没问题,手续你跟进,我这边已经让他们进场装修,安保按照最高级别弄,你小子手里都是帝王重器,不比公立博物馆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