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怎么说”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独山玉,料子很一般,雕的是一个小铲子,很奇怪的东西。他记得五十收,直接报价三百。
“二百我要了”
吴天缘随口还了个价,交钱走人,回到店里跟玉铲打听消息。
“土夫子”
吴天缘大惊失色,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小玉器竟然是盗墓集团的信物
“那当然,我主人就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土夫子,焦四古代发丘门派的高手,绝对是民间最高水平。”
吴天缘点点头,他看过不少关于盗墓的资料,他知道焦四,是因为清稗类钞中的记载。
清稗类钞由清末民初人徐珂编撰,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00多条,从军国大事、典章制度,到盗贼流氓、民情风俗,无所不记,可以说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总集。
虽然清稗类钞不是正统史书,但徐珂的编撰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完全可补正史之不足,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说清稗类钞所录焦四这个盗墓贼,绝非徐珂虚撰,而是确有其人。
中国古代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北两派,以长江为界。北派中又分出洛阳帮、关中帮等很多派别,每帮各有“活动范围”,外帮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互不侵扰,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掘成何形都有讲究,十分诡异。方口形的盗洞就是北派所创,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多见,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北派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讲究,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既是他们盗墓利用,也是他们盗墓绝技。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手段超强,通过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他们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
北派发明洛阳铲,南派则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此法便是南派中的“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是他们惯用手段,当然也是绝技。
焦四属于清代盗墓南派中的“广东帮”,他能将古代“白事”中使用的风水术、望气法等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位神奇的摸金高手,现代的盗墓者当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厉害吧我的主人他掌眼的本事了得,“观风”、“望气”、“听声”、“看土”样样在行。他不只有一双“入地眼”,还有一双“听风耳”。通过“三听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墓,墓中是否有金银玉石这些随葬宝物,多还是少。”
吴天缘传奇般听着玉铲讲述焦四的经历,心里很是敬佩,早年也听过前辈说,真正的高手根本不用什么工具。直接地上抓把土,一闻一尝就知道下面什么墓有什么随葬品。
所谓的三听,就是“听风”、“听雨”、“听雷”。当然,实际操作时并不是焦四一个人“听”,也不是大家一起傻傻地随意站在某个地方,一起尖着耳朵,而是将手下的同伙分散到东南西北不同的探寻方位。“听”的时辰一般选择在阴雨天,特别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之时。
“话说有一天,焦四爷带着同伙到广州的北郊寻找古墓。当时正值中午十二点,突然来了一场大雷阵雨。南方的雷阵雨可不像北方那么多情,一点面子都不讲的。霎时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倾盆。”
玉铲如说书般讲述着:“一般盗墓贼这个时候准会分头躲雨,但焦四爷不允许,就是雷电再凶,风雨再急,也不能退缩。他嘱咐同伴跑向不同的方位,仔细地听,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心里记下来。自己则跑到最高处的山顶,不顾雷电伤人的危险,进行观察。”
“雷阵雨来的得,走得也快。不多会就不下了。这时在东边方位的同伙回来告诉他,雷声最响的时候,隐隐觉得脚下在动荡,就如轻微地震一般,好像还听到地下也发出相应的声响。”
“焦四爷一听,喜出望外,知道地下有古墓了。打开墓口果然有大批宝贝”
可能有人觉得焦四这一招很玄乎,实际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古墓如春秋大墓,一般都会随葬大量的青铜器皿、金属马车,一些象征身位和地位的宝物,这些都是导电金属,遇到强大的雷电流时,一定会有反应,他就是利用这点寻宝。
吴天缘自然相信这个,大凡奇人必有奇异之处,他自己就有异能,历史上肯定有不少同样的人。
“你说了半天我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古墓位置”吴天缘一边清理玉铲,一边问道。
“只要你好好待我,自然有好处”
玉铲得意道:“我虽然不能知道古墓的位置,但可以感知团队里其他信物,你就相当于半个行里人”
吴天缘心里一动,这个还真不错,焦四既然被行里人尊称为土夫子,那就是最高荣誉。盗墓从古自今都屡禁不止,现在每天都有古墓被盗,好多文物被走私出国。
有了玉铲的帮助,他又多了一条寻宝线路,找到宝贝的几率大了不少。
“好,以后就带着你这个小铲子”
吴天缘用红绳串起来玉铲,带在脖子上,以后这就是个盗墓小百科,大有用处。
“我现在就感知到附近有信物,就在东北方向。”
吴天缘心里一动,赶紧开车按照玉铲的指示锁定方位,车一直开到郊区的一个小村子。
“继续走,就在前面不远”
吴天缘警惕的看着四周,村子不大,人很少。他一直走到最里面的一个破旧小院后,玉铲才锁定位置。
第82章黑吃黑
吴天缘躲在一旁,先观察一下,这个院子十分破旧,好像很久都没人来过。仔细听了一会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他偷偷的进去。
“有死人”
吴天缘小心的在窗户边蹲下,打开一条缝,一看大惊失色。屋里有一种淡淡的恶臭,地上还有两具白骨,不知道死了多久
“不用说,一看就是分赃不均,黑吃黑”
玉铲淡然道:“这种是我见多了,开墓前都是称兄道弟,一旦发现宝贝立马六亲不认你看后面那个手里还拿着锤子,肯定是趁着前面的人背对之时,偷袭别人。”
吴天缘一看果然如此,白骨身边掉落一个大铁锤,而前面那个人身边有把短剑,估计也是早有杀心,两个人同时动手,结果双双毙命。
“不用管他们,看见他们戴着的小铲子没那个就是信物,白玉最低,然后是青玉,再是黄玉,最后是彩玉”
“组织等级很明确,当然也有散兵游勇,自己干的新手。我是个特例,当年焦四爷一直戴着我,我就是它们的祖师爷”
吴天缘顾不得听小铲子叽叽歪歪,他赶紧找宝贝,既然能让两个人自相残杀,肯定是重器,他已经隐隐约约听见角落一个大箱子里的声音。
“清雍正云龙纹大盘”
“乾隆青花蒜头瓶”
“康熙五彩壶春瓶”
吴天缘一开箱子,瞬间喜出望外,大箱子里有八件瓷器,每一件都是重器,康雍乾官窑精品。
“先离开这里”
吴天缘把车到门口,趁着没人把瓷器都搬上车,然后飞快的离开。至于那两个盗墓贼,曝尸荒野正好是他们的报应。
吴天缘回到家,把瓷器小心的拿到书房,仔细研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