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2(1/2)

老板大声打断道:“老谢,我们都很忙,赶紧把画拿出来”

“就是,你现在名声可不比以前要不是冲着明代文征明,我才没时间来你这里。”

谢荣成一阵尴尬,心里很是悲凉,真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不过面上还要陪着笑道:“没问题,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谢天,把三张画让大家过过眼”

十几个人围上前,仔细研究着谢荣成号称珍藏多年的珍品。谁也不傻,现在谢氏情况不好,谢荣成也算资深藏家,要说手里没点私货谁也不信。

文征明可是大名头,他的真迹市面流传很少,一旦上拍都是几千万的重器。要是能收到一张绝对有面子,所以大家才带着人参加。

“老板,这是文征明的梅花写意图款识:仿梅道人笔,徵明。铃印:文征明印,征仲。难得一见的珍品。”

“还有这个收藏印,是清代大藏家徐秉义的私藏章,绝对是传承有序。”

胡建民一眼就看见一幅书法手卷,兴奋着跟宋老研究起来。这是1551年文征明的行书西湖。

“宋老您看”

胡建民激动着,文征明是明四大才子,又以书法见长,他的书法自己一直魂牵梦绕,没想到今天有缘分见到。

“我看真无论款识和感觉都对,特别是还有玉兰堂鉴赏章:曹正诲字吕再号淑园,莫友芝图书印。”

宋老也很激动,拿出手机里保存的印章拓片,仔细比对着,越看越确定。

“这里还有一幅宋旭的云庵访友图,是他七十八岁的精品力作。铃印:宋旭之印,石门山人。”

几个资深行家一起讨论着,老板们都跃跃欲试,明代真品绝对难得一见,一张字画能经过七百多年的沧桑巨变,流传至今,谁收藏都是天大的缘分和福气。

“我看真,传承有序”

“真迹无疑”

“宋老您看”

宋老又看了一遍,点点头,正色道:“我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个人倾向于真迹。”

谢荣成看着在场人,心里一阵暗爽,不愧是谭敬仿,当年连故宫的几个鉴定大师都骗过,何况你们几个半吊子

“小子,你看看”

吴天缘看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最近他名声鹊起,在场人都知道他和谢氏的恩怨。既然你在场,能不说说

谢荣成不屑的看着吴天缘,这次很有信心,他请胡8○○ˋc○建民就预想到吴天缘有可能要来。不过这次正好是报仇的好机会,谭敬仿天衣无缝,他一个小毛头打死也不可能发现破绽

就算是不能当众打脸,但能见死对头吴天缘打眼,骗胡建民的几千万,心里也是大快人心。

“吴老弟,你说说”

吴天缘看着谢荣成一脸真诚的样子,追问道:“都是有年头的好画,不知道是谢老板的珍藏”

“那当然,我谢荣成也算资深玩收藏,早年得到这三幅明代真品,一直是最珍爱的收藏。要不是谢氏出了点问题,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出”

在场人看着谢荣成很是不舍的样子,心里更加坚信不疑,做生意周转不灵常有的事。就连当年叱咤风云的民国六大收藏家也有青黄不接,要出售藏品的时候,很正常。

“那就真可惜了这三张谭敬仿喽”

吴天缘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哈哈大笑道,只要你敢亲口认,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什么谭敬仿”

“你说是谭敬仿”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特别是确定真品的专家,脸色大变,赶紧再一次重新确认。不过这次没人第一时间质疑吴天缘,看来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威信度。

谢荣成不可思议的死死盯着吴天缘,颤抖道:“你别胡说什么谭敬仿大家别听他的”

吴天缘淡笑一声,慢慢道:“谭敬,字和庵,斋号区斋。他的祖上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之一,主要做海外贸易,经营数十年,成为上海滩的富翁。”

“1939年至1949年,这短短的10年间,谭敬从一位商界新锐一下子成长为上海滩的收藏大家,与庞莱臣、吴湖帆、张珩等老牌收藏名家比肩,收藏了许多历史名作。”

“这得力于三点:一是由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收藏家为了生计开始不断出货;二是谭敬生意顺遂,财大气粗;三是他获得了近代收藏巨眼张珩先生的大力帮助,为其长眼,并因受了张珩的影响,谭敬的收藏也偏重于宋元字画。”

“1947年端午节前夕,当时的上海收藏界翘楚谭敬找到了造假名手汤安,请其为自己收藏的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复制副本,俩人一拍即合,于是谭敬提供场地,并由汤安牵头,组织了许昭、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一班人马,俱是上海最出色的造假高手,开始了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造假活动。”

随着吴天缘如数家珍的介绍谭敬,谢荣成脸色越来越白,看着在场人都被吴天缘吸引,赶紧大声呵斥道:“你说是谭敬仿有什么证据”

谢天躲在老爸身后,看着吴天缘自信的样子,还有刚才警告的话,心里更加紧张,连话都说不出来。

“吴老弟,虽然你的眼力我们都见识过,可还是要有真凭实据吧”

“对啊,你说话有证据吗”

几个确定是真迹的专家自然不能承认自己打眼,纷纷站出来要求吴天缘说出破绽。

“我看过不少介绍谭敬的回忆录,当时与汤安相熟的上海篆刻家陈巨来,在其按持人物琐记中对汤安的造假颇多揭露,指出汤安造假古董有三类。其一是印章,造假的有类似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明代吴门四大家,还有文水道人、金俊明、方孝孺等一大批历代名人的印章,这些假章的材质有犀角、象牙等,其造假的虫蛀、裂痕尤为逼真。”

“第二类是紫砂壶,曾经借得吴湖帆藏明代陈鸣远紫砂壶,仿造后令吴湖帆也分不清真伪;第三类就是书画造假,陈巨来还亲自参观过汤安的造假作坊。”

吴天缘娓娓道来:“郑重先生对谭敬造假有深入研究,他撰写的沉睡了六十年假画背后的故事中写道:“汤安找了许徵白、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一班人马分工合作,许仿画、郑摹款字、胡做印章、汤全色做旧,以后又有金仲鱼仿画,最后由王装裱成轴。”

“不过仿制古画谈何容易,要把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书画所经历的沧桑,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来,没有几下子是无法达到的。他们先把画画好,裱在板子上,用水冲得似有似无。完了以后,又像旧画流传过程那样,反复揭裱,并要像修旧画那样进行接笔补残,最后进行全色,使之古貌盎然。”

第61章报应不爽

“1960年,故宫修复厂成立摹画室,专门复制故宫书画藏品,以代替原件供展览和收藏。金仲鱼和郑竹友甚至一起进入北京故宫工作,可见他们的水平之高。”

宋老接话道:“当年据国家文物局谢辰生先生介绍,谭敬所仿赵原晴川送客图轴,藏者欲售给故宫博物院,该院书画掌眼人写了一张条子给张珩,要他在鉴定时不要讲话。晴川送客图真迹原是张珩的收藏,他知道这是谭敬仿的,身为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的领导,张珩怎能不说话他说了,才使赝品没能进故宫。”

谢荣成看见大家开始半信半疑起来,气急败坏逼问道:“你说了半天有什么用难道所有的真迹都是谭敬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