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09(1/2)

制的区域萎缩。吕后时期,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时期又纷纷铲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已经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149

文帝接受贾谊的建议,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直接缩减王国的封地,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弹,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但未几就宣告失败。景帝借此缩小各王国的辖地。武帝时期则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余子皆分一县或一乡的土地。因此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加上边郡的开扩,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同时,政府将大量面积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国103个,辖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149

蜀汉时期的领土范围大致为今四川、云贵、陕西旧汉中府及缅甸北部地区一带,虽然昭烈帝刘备曾经大举伐吴,诸葛亮、姜维屡次北伐,但终究未曾改变蜀汉的基本国土范围。149

行政区划

州作为行政区,在西汉武帝时萌芽,到东汉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150。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150。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150。十三个州为:司隶治雒阳、徐州治剡县、青州治临淄、豫州治谯县、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晋阳、幽州治蓟县、兖州治昌邑、凉州治陇县、益州治雒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和交州治龙编150。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134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151;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151;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151。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151。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152。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153

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153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153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156,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后期因对外战争的沉重徭役人口锐减至3200万,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157,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156。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158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16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约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159。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160,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101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161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162,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16163。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荆益两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扬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之后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初仅余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16164

农业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纳廿钱。西汉早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恢复了农业生产,但经济势力让然略显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改行贵粟政策,国家存粮进一步大涨,经济实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165

汉元帝时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东汉后期,这一现象更甚,地主庄园势力的膨胀,亦间接导致了三国局面的形成。汉朝时期,铁农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166。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167。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国渠、六辅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出现了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168,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167。165

冶铁

东汉杜诗水排

东汉杜诗水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