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49(1/2)

这意味着他又要再次获得大量一星番茄的晶源体。

单单是封颜明和东南军部两处一星番茄的种植地,能给他提供的晶源体数量,就非常惊人。

当然,饶是他们每次收获的晶源体单位过万,但是这个数量,和浩瀚的育种师传承资料对比,完全是沧海一粟。

反正晶源体不嫌多。

东南军部,用东街90号的土地,和林曾交换了一万六千个晶源体,以及地毯草制作超级防护服的秘方。

这一万六千个晶源体,成为东南军部早期发展的原始资金。

他们从封颜明的种植基地,获得一星番茄的植物原料,然后从一号秘境,兑换了两千棵的一星番茄种子。

而随着种植基地的一星番茄逐渐生长。东南军部可以自己出产植物原料,开始不断用晶源体兑换一星番茄。

如今,这个依山而建的种植基地,已经拥有一星番茄,达到五千棵一星番茄。

今天,负责这个种植基地的官兵,开始收获第一批一星番茄的晶源体。

经过忙碌的采收,一整天的功夫,终于将晶源体收获和统计完毕。

“报告,a区八百棵番茄,收获晶源体两千六百六十粒。”

“报告,b区六百棵番茄,收获晶源体两千一百二十粒。”

“报告,c区六百棵番茄,收获晶源体两千零九十二粒。”

“何美,刘思悦,麻烦你们统计数量了。”

两个和军人气质不太相同的女子,笑着点头。将近七千粒的晶源体,分别装在两个皮箱中,两人拎着皮箱,从随身携带的植物上,撕下一片五角星形状的叶子,塞进口中。

身影转虚,大约过了五分钟的时间,他们才恢复正常状态。

“我这边一共是3865个单位晶源体。”一个面容普通,皮肤白皙的女孩说道。

“我这边是36854个单位晶源体。”一个有些畏畏缩缩的中年妇女,皮肤粗糙黝黑,她说到小数点的时候,还磕巴了一下。

她们两人,就是东南军部最近找到的秘境进入者。

她们同意为东南军部服务,同时享受国家编制待遇。而中年妇女的孩子,更直接由东南军部安排,进入重点学校念书,

“那么一共是75504个单位的晶源体。”中年军人几乎是立刻说出结果,“平均每粒晶源体大约有11个单位晶源体能量。每棵一星番茄产出377个单位的晶源体。”

“何美,你负责从一号秘境兑换一千五百棵一星番茄,各类室内可种植的瓜果蔬菜各二十棵。”

中年妇女连忙点头应道。

“刘思悦,你同样也要从一号秘境兑换一千五百棵一星番茄,同时兑换五棵藤本薄烟香艾,五棵细藤玉石斛,室内绿叶菜各个品种两百棵。”

刘思悦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将中年军官吩咐逐条记录在本子上。

华国东南军部的植物工厂,因为林曾的关系,领先其他地方,率先进入了晶源体积累阶段。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下其他秘境植物的研究。

他们早已将这些种子,发放到各地极端气候,实验种植情况,记录种植数据。

华国最南端岛礁的一个军事基地,终日炎热干旱,驻守的军官收到上级下发的五粒种子。随种子而来,还有种植的详细步骤。

“班长,这能成吗”一个小战士将种子埋进土里,用海水净化成的淡水浇灌植物。

“我也不知道,反正命令是这样下达,我们听命就好了。”在小岛礁驻守了两年多的老班长直接说道。

在太平洋海域,一棵生长旺盛的垂直空心菜,一棵长满红色果实的草莓,成为汉松号核潜艇中海军官兵们最新宠儿。

这两棵植物,是汉松号核潜艇上个月接受补给时,汉松号舰长从舰队首长手中接过。

一个月的时间,它们给潜伏在海里的海军官兵们带来了特别的乐趣。

南极地区华国科考站,有一间十六平方米,设备先进的种植小屋,被称为蔬菜温室实验室,里面用无土栽培的方式,培育着普通的生菜,白菜和黄瓜等植物。

在寒冷不能种植的南极,这间恒温的小屋,曾经是南极科考队员们最喜爱的绿色菜园,还经常有外国的科考人员关顾参观。

可是这段时间,这间小屋渐渐冷清起来,种植的蔬菜品种也越来越少。

因为,华国科考站的成员们,从上级得到了一些特殊的植物种苗。

这些特殊的植物,竟然能够不惧严寒,在南极科考站的室内空间,生长不错,还结出了丰硕的瓜果。

这些被发放在各地的秘境植物,都成为这些极端环境下,生活的人员的快乐之源。

一份一份生长数据,被记录在案,汇总在清河市植物工厂专家学者的案头。

第四百七十九章尤主任的结局

目前,普通的秘境进入者,能从一号秘境中兑换到的种子,大部分都是用居室方炼制的普通蔬菜瓜果类植物。

从分布在各地的种植者反馈的信息来看,温度和光线的变化,对这些植物来说,

它们的生长,对温度和光线的需求量不高,但对水份的需求很高,并不适合在缺水地区种植,但是对拥有淡水净化设备的海岛,大型远洋船只来说,简直就是一块随时采摘的农田。

随着隶属于政府和军部的植物工厂,对秘境植物的研究不断深入。

大量的实验资料,汇总积累,一门新兴的秘境植物学正悄然兴起。

始作俑者林曾,正是这门学科的幕后核心,虽然这件事儿,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他每将一种植物放入秘境,提供进入者兑换,也许就让一批研究者,投入这种植物的实验和钻研中。

而这位默默隐藏在幕后,接收晶源体的“黑手”,正在江画的小公寓里,咕噜咕噜饱餐一顿。

江画制作的夜宵很美味,尤其是劲道的手擀刀切面,弹滑爽口,加了两个喷香荷包蛋,两勺江画自己熬的蘑菇酱,林曾连吃了两大碗,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连碗里的葱花都捞光了。

和手擀面相比,烤鳗米果饭就略显逊色了,包装加工好的烤鳗鱼,添加了过多的香精和佐料,口感软软甜甜的,直接取出微波炉加热。如果不是在手擀面之前吃,林曾吃完手擀面,估计就吃不下烤鳗鱼了。

“这个手擀面可以开店了。”林曾抽了一张纸巾擦嘴巴,还在回味面条的味道。

不知道为何,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妹子,江画的面食却做的非常出彩。无论是馒头包子,还是饺子手擀面,让林曾这个北方小县城出来的人,都觉得这味道远胜他吃过的其他面食。

“因为我力气大呀。”江画一言道破原因。

原来,力气大还有这种优势

好吧,在揉面一途上,力气大还真心有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