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着玉匣,林曾面色古怪,这种植物,怎么也不能算是白菜了吧。
十字花科的植物,长成这样,说来谁也无法相信呀。
好吧,就算是放在网店上售卖,也许只能叫做莲叶菜,而不是莲叶翠玉白菜。
将其中一粒种子拿出来,林曾离开育种空间,准备用肥水微子催化种植。
红砖小楼一楼,还有墙面空置。林曾前些日子,从花鸟市场批发了一批直径在35厘米,高度在40里面的塑料盆。想要种植时,随时取用。
花圃外,四处是黝黑肥沃的土壤,林曾装了塑料盆八成满,将莲花状的白菜种子埋入其中。炼制白菜种子剩下的肥水微子,放在水中溶化,随而小心浇灌其中。
如果说正常种植植物的成长期是14天,用肥水微子催化后,能够缩短四分之一的生长期,大概只需要四天,林曾就能尝一尝莲叶翠玉白菜的味道如何了、
炼制完白菜种子,林曾精神略有疲惫,剩下三种绿叶菜,他打算每天炼制一种。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他决定再去金月湾一趟。毕竟刘山三人,是第一天接手网店工作。
来到金月湾小区的套房,客厅里满满地堆放着封装好的纸箱。纸箱摆放细心,按照大小归类整齐,纸箱林曾心中感到满意。
他们三人,正忙得不亦乐乎,连林曾进门都未曾觉察。
郑飞身边的打印机,在卡兹卡兹地打印着快递单,郑飞自己时不时关注电脑屏幕,回答顾客问题。
大约是资料还不太熟悉,有时候,他还要对照资料,输入答案。
周乾新和刘山取走快递单,按照订单上的番茄球数量,装箱包装,最后贴单放好,速度极快。
刘山打包好一个包裹,一伸懒腰,看到林曾站在门口,赶紧说道:“林哥,你来了”
另外两人听到刘山的话,转头过来,也和林曾打个招呼。
“嗯,我过来,等会儿跟快递公司谈谈,能不能降低一些快递费用。”林曾走进客厅,堆放着包裹的房间显得拥挤狭窄,“怎么样今天处理了多少订单”
郑飞查了查电脑,说道:“还有五十几分订单没有处理。大约还要一个小时。不过,都是你早上留下的订单,今天的订单都还没处理。”
“没关系,先把之前的订单处理完毕。”能把之前积存的订单处理掉,林曾已经非常高兴了。
买家已经付款,缺因为人手原因,老是延迟发货。林曾就像每天都背着债务,老是惦记着还欠着多少。
如今能把之前的订单完成,后面就步入正轨,按照当天拍下,隔天发货的规定进行就可以。
“林哥,我们卖的这番茄,真能长成这样”周乾新用透明胶封好一个小纸箱,好奇地问道。
“你们有空可以登录都市农家论坛,里面有很多种植菜友发的照片。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家庭种植的品种,我店里眼下可就靠着它吃饭了。”林曾笑着说道,虽然过些时候,会有更奇妙的植物上架,“你们也可以拿几棵在房间里种些,过一个月就能每天吃到西红柿了。”
泪奔
感谢
iankk建议和寂寞的21的评论。感谢圊巫、参猿、胡微的打赏。还有给我默默收藏投票的朋友。
写文几日,最快乐的就是这些时刻,真是太开心了
因为条件的限制,我一直都是用手机码字,现在也是用手机更新,速度不快,请大家不要介意,你们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三章盗版种子
处理好网店的生意,林曾终于可以开始着手打理小花圃。
花圃的前任主人,对苗木花卉打理细致。可惜那些园艺盆栽都被移植走了,留给林曾的只有空落落的土地。
林曾起了一个大早,将木耳菜的种子炼制完成。
居室方对植物的改变,有着令人难以猜测的方向。比如,藤本红玉番茄,除了生长周期和口感的改变外,变化最大的就是让番茄成为爬藤植物。而莲叶翠玉白菜,则完全看不出曾经作为一棵大白菜的朴素面目,彻底成为一株观赏性极佳的爬藤植物。
至于林曾今天炼制的木耳菜,成型的种子,竟然扁圆的叶片状,柔软如真叶,指甲盖大小。
而玉匣上展示出来的植物形态,有着巴掌大的叶子,层层叠叠生长在墙壁上,看不出藤蔓,只看到一墙的绿叶,果然适合家庭采摘。
多叶木耳菜,藤本植物,初级下品种子,叶片深绿肥厚,清脆可口,适合清炒烹调。从播种到可采摘食用,需12天成长期,适合室内环境种植。叶片采摘,可持续整个生长周期,长达120天。”
林曾种下多叶木耳菜后,走出红砖小楼,开始巡视花圃。
或者说,现在这个小地方,已经不能称之为花圃,对林曾而言,这里将是他种植特殊植物的小农场。
也许,在开始建设之前,先取个合适的名字
恩,最好订个招牌,挂在门口,上面写着“私人领地,非请勿入”
一路闲逛,林曾已经将手头上所拥有的种子,规划好种植范围。看到光秃秃的围墙,林曾暗自记下,有必要寻找荆棘植物,种植在墙角,最好还能开花结果,安全实用又美观。
走到水池边,林曾绕着不深的水池研究一番,发现这只是一个人工水池,用水泥砌成。大约之前是用来种植小型的荷花,水面上还残留着枯萎的荷叶。
从池塘浑浊的水色看来,这也不是一滩活水,水塘边还有一个水龙头,是用来换水的。
从头走到尾,林曾一路默默计划起这个小农场的规划。
林曾的种子计划,远远不止番茄青菜两种。在他的设想中,一个家庭,不仅仅需要蔬菜,还要有主食,有水果。
能让都市人在自己家中,随时采摘到新鲜的水果蔬菜,甚至是大米杂粮,是林曾眼下初步目标。
要完成这个目标,林曾需要选择品种繁多的植物,进行炼制改良,让它们适应现代城市人的空间需求。
荆棘植物,口感合适的水果,方便家庭种植的主食,林曾将这些列为首先炼制的目标。
在自己的小农场溜达一圈,回到红砖小楼。
藤本红玉番茄爬满一楼的两面墙壁,茂盛的番茄叶,丰硕的番茄果,让简陋的一楼空间,变得自然清新。
这十棵番茄所产生的叶子和果实,能给林曾炼制藤本红玉番茄提供足够的原料。
前两天种下的莲叶白菜种子,在另一面墙壁上蜿蜒生长,主蔓紧紧地攀爬在墙壁上,大约有两米多长,从主枝上分出藤蔓也在成长,让整棵植物看上去就像一个正在编织的大网。
最为特别的,是藤蔓上均匀分布的叶苞,这些叶苞大小不一,最早长出的叶苞,已经有林曾拳头大小,叶片微微分散,呈现出淡淡的青玉色,宛如牡丹待放。
等叶苞完全展开,就可以采摘食用了。
细看莲叶白菜的藤蔓,会发现藤蔓表面,覆盖着规律层次,如同鳞片一般微微突出的小结。在采摘一朵叶花之后,就会在附近的小结上,重新长出一朵新的叶花。
林曾照例用手机将莲叶翠玉白菜照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