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大秦与葡萄牙按商定的条款,正式签定盟约,成为了盟友。
其实站在葡萄牙的角度,这份盟约对他们而言,真不算亏。秦国一但在阿威罗港驻军,不管多少,都是代表着强大的大秦帝国;
对葡萄牙威胁最大的西班牙吃过秦军的大亏,再看看荷兰近百艘战舰覆灭在印度洋,要攻打葡萄牙这个秦帝国的盟友,总得考虑秦帝国的报复。
今天四艘秦国战舰能来到欧洲,以后就能来一百艘,甚至一千艘,进一步刺击那个庞大帝国的后果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在贸易方面,这次秦国也给葡萄牙商人提供了国民待遇,免除额外的关税,两国商人平等竞争,你要是竞争不过,那是你的实力不行,怪不得谁。
前思后想,若昂四世君臣觉得这次结盟,还是利大于弊的。
为此,若昂四世还主动派人前往各国,给大秦使团访问各国打前站。
结果英国的克伦威尔接到大秦与葡萄牙结下盟约,秦国皇帝将要迎娶美丽的卡特林娜公主为妃的消息后,立即坐不住了。他当天便派出四艘战舰专门前来里斯本迎接大秦使团。
英格兰的处境虽然没有葡萄牙艰难,但克伦威尔本人的处境也不是很好,他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但查理一世的儿子还在,英格兰的保王党还在不断的反扑,而议会里的自由派也已经意识到他想大权独揽,正在积极反抗。
多年来的内战,让英格兰元气大伤,同样急需东方的贸易,以改善目前糟糕的财政状况。
更要紧的是,英格兰想要保住印度的利益的话,必须仰大秦的鼻息,在印度势力最强大的荷兰被灭了,英格兰在印度的实力还不及荷兰的一半。
偏偏秦国还有在印度针对英格兰的理由,英格兰与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打得火热,还卖武器给莫卧儿王朝。而秦国正在支持中南部的奥特萨等国与莫卧儿王朝作战。
这么算下来,现在英格兰与秦国在印度正站在敌对立场上呢。从秦国的角度来看,你帮助我的敌人,我不灭你灭谁
正因为如此,克伦威尔对秦国使才也是非常殷勤。
可惜张浩然却不急,他带来的一帮人,有些还在里斯本“采风”,不好半途而废。
另外,那就是到中国的农历新年了,远在万里之外的里斯本,张浩然等人也要举行隆重的“望阙遥贺”,向大秦天子庆贺新春。
英国人,先晾一晾吧。未完待续。。
第1054章时代巨变
大秦,南京。
大年初一这天,称为正旦,或者元旦。
这一天皇帝和皇后是最累的,半夜就要起床。
历朝历代在这新年第一天早上,都要举行百官朝贺天子、内外命妇朝贺皇后的礼仪活动,太子、亲王以及他们的妃子也要分别向皇帝、太后进行朝贺,同时,太子亦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称之为正旦大礼。
在地方上,也有“天下大小衙门拜阙”的礼仪,即正旦当天,除京官之外,全国各种大小衙门官府的官员身着官服,前往所在衙门举行“望阙遥贺”之礼。
官员们舞蹈山呼,行14拜礼,在口头上遥向天子拜贺新岁。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们在朝贺、望阙礼结束之后,彼此之间也互相往来,行“拜年”礼仪。
在宫中,元旦早晨五更起要焚香放纸炮,并有“跌千金”、“饮椒柏酒”、“吃饺子”等习俗活动。
有时会在扁食里面包上银钱,吃到的人预示着来年将会大吉大利。当天宫内之人相互拜见祝贺,称为贺新年。
在民间,有时因为四处拜年,分身乏术,于是一些不必亲自登门的地方便改用名帖投贺。
自明代以来,投名帖贺年之风遍及城镇各地,所以很多人都在门上帖上一个红纸袋,上面写上主人的姓氏,名为“门簿”,以便接纳名贴。
民间还通行元旦在祠堂祭祀祖先,然后拜家长,亲友之间互相拜节,做椒柏酒,与亲戚邻里结好等,屋内一般还有“旺柏”、“行春”、“节节高”、“百事吉”等喜庆装饰。
另外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各处的风俗也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自元旦之日起,各地各种娱乐活动陆续展开。在正月里,民间有走桥、摸钉、击太平鼓、跳百索、耍大头和尚、打鬼、摸虾儿、弹射、走解等日常娱乐活动。
坊间市上,酒楼茶肆,乡间野集,村头巷尾,爆竹声声,春风送暖,喜庆的气氛弥漫在大江南北。在这样的喜欢的气氛中,人们不免点数起这些年来大秦方方面面的巨大的变化。
不数不知道,一数下来。所有人都不禁感慨万分。
回头看看,才几年呀,曾经让整个天下闻之色变的女真鞑子,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传说,被整个从地球上抹去了。曾经满地的兵匪和流寇,现在都已烟散云散。
想想吧,五六年前,全天下还是遍地烽火,人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卖儿卖女,异子而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再看看眼下,田地耕不完,牛羊满坡,新作物的推广。更是让家家粮仓殷实,丰衣足食,天子实施免费教育。让最下层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学了。
在西北,为了保护黄河中上游上生态,官府甚至还给建钢筋混水泥房子的家庭提供补助,一栋栋崭新的,明亮的小楼拔地而起。
全国各地,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以无比神奇的速度在延伸着,就象大秦身上的一条条大动脉,热血奔腾
很多北方的百姓,在这新春之际,还吃上了大棚里的新鲜疏菜,这在以前,可是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机会享受的冬季美食。
一台台蒸汽机,带动着巨大的纺纱机,一座座工厂,在发出隆隆的鸣响,一车车商品,新修的大道上奔驰。
朝廷大力鼓励工商的政策,加上海上贸易的兴盛,带动着国内的工厂、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再穷困的人,也能从官府那里“分配”到媳妇,生了第三胎,官府不但出粮给你养着,还可以免费入学读书,甚至还可以额外得到十亩地的奖励。
各县都成立了官立医院,天子下旨,但凡是传染性的疾病,一律免费医治。象天花疫苗之类的,你不想接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