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太在意,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提出预定的条件,只怕立即就会惹怒崔锋。
“崔大帅误会了,我家将军其实也没什么条件,只要能得到大秦皇帝封个一官半爵就满意了。”
“这个你放心吧,只要吴进有功于朝,我大秦皇帝陛下自然少不得他的封赏。”崔锋语气这才缓和下来。
杜唯中在崔锋面前,感觉到一股沉重的压力,那种杀伐果断之风让他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再也没敢提什么条件。
得了崔锋的准话之后,他迅速回去,苦口婆心地说服吴进接受了现实。
吴进深感也没有别的选择,便派人将朱慈焕、沐天波等人拿下,送到大蛇岭交给崔锋,以表示诚意。
随后,他聚集军中将领,声称已经掌握确切证据,是二王子白莽刺杀了太子平达力,而且还给老国王他隆下毒,想谋夺皇位。并告诉大家说,一但二王子白莽做了国王,肯定会清除他们这些太子党羽。在他大力鼓动之下,手下的五万将士很快义愤填膺。
吴进又与众将斩鸡头互拜兄弟,然后引五万大军杀回都成阿瓦。
沿途的一些州县还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被吴进拿下,他还派出先锋,封锁消息。三天之后,当他的大军开到阿瓦城下时,城中的白莽和洞吾百官还不明所以。
吴进先是想透开城门,但此时守卫阿瓦城的都是二王子白莽一派的兵马,见他突然带五万大军回来,十分警惕,任吴进说什么也不开门。
吴进无奈之下,只能派兵困住各个城门,然后宣布白莽是谋害了太子平达力的凶手,他率兵回来是要清君侧。
白莽亲自登上城头,对吴进喊道:“吴将军,你误会了,皇兄遇刺,我也很难过,这件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关系”吴进打断他道,“举国上下,谁不知道你忌妒太子已久,你为了夺取王位,竟然不顾大敌当前,刺杀太子,再给皇上下毒,你现在还想狡辩”
说白莽刺杀太子,这个大家心里都有怀疑,但说他给自己的父亲下毒,这还真是令人意外,城头的守军听了不禁一阵哗然。
白莽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在城头大骂吴进。
吴进也不客气,立即下令攻城,五万大军蜂拥而上,如潮水般扑向城墙,一时杀声震天。
驻守阿瓦城的兵力多达三万,皆听令于白莽。两军就在阿瓦城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血战。
后面的崔锋五路大军少了吴进的阻击,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沿途的城池,一路向阿瓦城推进。
都佥事宋清担心阿瓦城有变,建议崔锋迅速兵围阿瓦。
崔锋却笑道:“让吴进先和白莽血拼几天吧,咱们先把阿瓦城四周拿部拿下,然后再去阿瓦城不迟。”
“大将军,白莽有三万人马,万一将他突围,总个是麻烦。”
崔锋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让陈瑞征带一万大军去阿瓦城,尽量防止白莽突围。”
s:今天是大年初一,给兄弟姐妹们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未完待续。。
第914章对外援助
夏日的清晨,霞光万道,缭绕在金碧辉煌的大秦宫上。晨风送爽,旗幔轻佛,宣政殿前金瓜武士身板笔挺,威武不凡。整个大秦宫处处彰显着华夏的壮丽恢弘。
大殿内,天子临朝,百官参拜。
三品以上的大臣落坐之后,外交部的左侍郎黄振林执笏出班,长身一揖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秦牧抬抬那黑色的大袖,朗声说道:“黄卿请讲。”
“陛下,驻朝大使谢敬亭上报,朝鲜内部派系争斗不休,国力哀弱,民生未复,朝鲜王李浚初登王位,威信未立,虽有心推行汉语汉字,但进展缓慢。
经外交部榷商,臣等建议我朝拔五万龙币,帮助李浚建百所官学,教授汉语汉字,一来,可以更快地推进朝鲜汉化的速度,二来,加强朝鲜对大秦的向心力。”
五万龙币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真能有效推进朝鲜汉化的进度,倒也值得。
秦牧便问道:“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御史李泽随后出班说道:“陛下,臣反对。我大秦国内这两年民生虽然恢复迅速,但仍有不少百姓生活困难,无力供孩子读书者更是比比皆是。朝廷岂能视而不见,反而拿钱去无偿援助朝鲜”
持李泽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纷纷表态反对。
黄振林反驳道:“秦御史此言差矣,万历年间,明朝出兵援助朝鲜,花费数以百万计,伤亡巨大,敢问明朝当时民生就不困苦吗在朝鲜推行汉语汉字,是陛下与朝中大臣既定的政策,关系重大。岂能因一些蝇头小利而搁置”
秦牧听了黄振林的话,不禁想起在后世中美等各个大国,每年对外无偿援助的资金数额都非常庞大,为了推进国家的战略,有些钱是必须花的。
眼看大臣们又要因为这件事掐起来,秦牧开口道:“各位大臣不必争了,此事朕看可行。一百所官学,总能教授数千学生,这些人结业之后,若通过考试。可到大秦国子监来就读,允许参加科举,若是中举,可在大秦为官,也可以回朝鲜为官,此事就由外交部着手办理吧。”
“是,陛下。”
对朝鲜,除了从经济上控制,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同化。五万龙币。看似不少,但回头要从朝鲜赚回这点钱不是什么难事,实不必在这一点上斤斤计较。
早朝散后,秦牧回到蒹葭殿批阅奏章。
柳如是穿着一袭浅紫色宫装。婉约多姿,在一旁侍墨添香。
她虽然没有嫔妃封号,但不时得到天子临幸,身份与一般的宫女不同。
亲征归来之后。秦牧干脆把她封为七品女官。
这后宫里,上到皇后,下到宫女。其实都是皇帝的女人。封为嫔妃或是封为女官并不是重要,关键是能不能得到皇帝的临幸。
柳如是的年纪应该已经有二十七八了,但却是越来越有韵味,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玲珑婉绰的身姿,处处给人一种珠圆玉润的感觉,知性美中隐含着几分雍容的的气质。
秦牧批阅奏章之余,把她抱于膝上温存了一会儿,那婉约多姿的玉体,让人想千百次搜索,爱不释手。
秦牧搂着她,闭着双眼,让她把奏章念来听。
他每天要批阅的奏章堆积如山,如果都要自己看,会弄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效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他常让柳如是、或是李香君、董小宛来帮念奏章,这样他坐累了可以躺,甚至可以一边做些体操之类的运动,一边听。这样没有那么累,精神更放松,批阅奏章的效率高得多。
柳如是几女本身学识不凡,又都是青楼出身,她们的出身注定了她们不可能借机兴风作浪,干预朝政,加上没有外戚呼应,秦牧对她们比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