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立即说道:“陛下,这是大家自愿捐献的,怎么能和派饷相比呢前朝派三饷,那是不顾百姓死活,强行摊派下来。现在大家自动捐献,那是有多少捐多少,量力而为,没有的便不用捐,这完全不一样。陛下,大家一点心意,您就收下。”
“是啊,是啊,这些都是我们自愿捐献的。”
“请陛下收下吧。”
“请陛下收下吧。”
“不可,大家快把钱收回去,收回去,朕乃一国之主,有敌来犯,朕自能应对,大家不必如此。”
秦牧大声喊着,然而在那位老大爷带头下,人们纷纷把钱放到大秦门前,有一个龙币,有一个铜钱,有的多,有的少,但不管多少,大家都是放下了,再向秦牧拜上一拜就走。
这一幕是秦牧万万没想到的。更让他没想到是,此事很快就传开,轰动整个南京城。
市井间纷纷在传说,陛下为了筹措军费抵抗外敌,宁愿典当宫中典藏,也不愿向百姓派饷。皇后娘娘身怀龙子,还节衣缩食。皇家做到这份上,过上了好日子的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好说的呢。
前来大秦门捐钱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是把钱放下便离开。一个个龙币,一个个铜钱,家里宽裕的捐多一点,家里不宽裕的捐少一点,或者不捐,没有谁勉强;
或许只是少吃一餐肉,少用点零花钱。但抵不过南京城两百多万人口,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捐出点零花钱,也十分可观。
大秦门前,一天下来,就堆出了一个高高的银山,几乎将整个大秦门堵住。
此事秦牧没想到,所有朝中大臣也没想到。恐怕就是那些捐出银子百姓,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主动拿着银子到大秦门前,不计名利的捐献出去,其中不乏一些人是受从众心里影响,但不管如何,总是他们一份心意捐出来了。
此事一出,本来雪片般进谏的奏章,在这一天就开始少了。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若不信,可以去大秦门外看看。
有这样的民望,皇帝想做什么事做不成
所有的进谏,在大秦门前那小山似的银子面,是那么苍白。百姓什么也没说,但却以无言的行动在支持皇帝。
有官员怀疑,这是皇帝与皇后、还有那李大娘演的一出戏。但不管如何,百姓总是被感动了,是自愿拿钱来大秦门捐的,民心已经向着皇帝,向着皇家。
那一双高举着的手,岂只是捧着几个铜钱那是在捧起大秦的天啊
进谏的言官少了,有些甚至也想不周青以死进谏的人,幽幽一叹,放弃了。
有人传说,户部尚书刘伯全在自己的签押房里,关起门来嚎淘大哭了一顿,没有人知道他哭些什么,只知道刘尚书拿了百姓捐出的钱,对户部官员大吼了一声,整个户部便没日没夜地忙碌了起来。
朝堂上这两天出奇的安静,皇帝也没有什么表示,只知道他招集了海陆两军都督府的武将,以及兵部的大臣,在华盖殿榷商着些什么。
朝堂上,有一种奇异的气氛在暗暗流动,便表面上又平静得出奇,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四面八方的战报仍是如雪片般飞来,没有捷报,形势反而越来越逼人,海军为了捍卫东南沿海,又与多国联合舰队在广东沿海血战了一场,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未分胜负。
很快又传来消息,澳门的葡萄人也反水了,一起加入了对抗大秦的行列,使得东南沿海的局势更加危急。
青藏的和硕特部两万大军,兵围兰州城,大掠兰州周边,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兵,大有一举攻取兰州,截断河西走廊东端的架势。
如果兰州失守,整个河西走廊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南京听不知那金戈铁马的轰鸣,却感受到了阵阵凛冽的朔风寒意。
这天,大秦宫里终于有动静了,第道圣旨下达:调马六两、崔锋、艾能奇三部兵马,全力围剿思恩府叛乱。
风起青萍之末,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来下恐怕将是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的情景了。
s:上个月的月票奖没了,正伤心,早上起来一看,这个月连分类月票榜都没上,心碎一地。
兄弟姐妹们,风云际会,战云即起,请大家支持,求保底月票
未完待续。。
第762章龙吟
龙武二年七月初八,红日初升,霞光万道,洒在大秦宫上。
三通鼓一过,文武百官,在引班御史的带领下,执笏而行,走上那高高的盘着五爪金龙的金阶,鱼贯进入紫宸大殿。
在阵阵跌宕起伏的洪钟大吕声中,虎豹齐啸,狼象低吼,皇帝摆出全副仪仗,身着黑色龙袍,头戴十毓冕冠,腰配龙泉宝剑,御紫宸殿。
韩赞周站在丹墀一侧,手上拂尘一拂,仰首高声喊道:“陛下升殿,百官跪迎”
秦牧手按着剑柄,从后殿走出,两名宫女,持雉羽宫扇随行,立于御座之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行三拜九叩大礼,拜倒满殿。
秦牧站在盘着金龙的御座前,目光透过遮面的垂珠扫了整个大殿一眼,比往时慢了须臾,才展开大袖,徐徐坐下。
“众卿平身”
“谢万岁”
文武大臣起身,退回班列,大伙心里明白,皇帝突然召开大朝会,还故意迟缓片刻才让大臣起身,这是在立威
所有大臣都微垂着头,没人敢正视丹墀上的龙椅。一种凝重的气氛弥漫着,让站在班末的那些官职低下,平日连参加常朝的资格都没有的官员心中大感忐忑,额头隐隐见汗。
今日,皇帝佩剑上殿,或许不只是要向外敌发出反击的怒吼。
攘外必须安内,今日,谁敢反对他,指不定会被先“攘”掉。
刚刚坐下的皇帝,再次站了起来,殿外的微风吹入,丹墀上那黑色的龙袍轻轻拂动,两边的镀金仙鹤中喷出的轻烟。让丹墀上那个高大的身影变得有些缥缈。
“朕,自御极以来,夙兴夜寐,励精图治。然今四境不靖,内乱又起。有人说,这是朕有失仁德所至,弹劾之声不绝,似乎朕不下罪己诏,便不肯罢休。”
丹墀上传来的声音,平静。但有力。
此刻,整个金銮大殿除了秦牧的声音,甚至听不到一丝呼吸声。
皇帝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如此之重,让殿中大臣本就忐忑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这些日子,批评的声浪确定是此起彼伏,虽然很少有人敢直接把矛头指向皇帝本人,但遭到攻击最多的,无不是那些坚持执行皇帝意志的人。这其实就是在间接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