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47(1/2)

然有令,允许用纸币来纳税,但若有农村的百姓突然听说,朝廷的税赋不收纸钞了,他们会怎么办

他们去向谁求证,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乡里,对这样的百姓来说,那肯定是贱价兑换掉,以免纸钞留在手上变成废纸。

这样的事情,在明代可是一再上演过的。

明太祖那个满脑子小农意识的皇帝,在位三十年,钞法一变再变,结果把好好的宝钞弄得跟废纸一样,无数百姓哭都没地方去哭。

有这样的先例在,百姓还心有余悸,一有什么谣言,肯定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里,尽快把手上的大秦宝钞兑换掉,这就给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

他们会更积极地制造谣言,造成更大的恐慌,以使普通的乡民更急于兑换纸钞,这跟直接从老百姓手上抢钱差不多。

秦牧突然想到,宋代的交子是规定流通领域的,比如京畿发行的交子,只能在京畿流通,出了这个地区就不能用,这莫非也是为了防止谣言引发的失控

打个比方,如果大秦发行一种纸币,规定在只在南京城流通,奸商位制造什么谣言都没用,因为百姓可以直接拿纸币到银行兑换,花不了多少时间。

如此一来,纸币就不容易贬值了。

以这种办法,等纸币信誉慢慢建立起来之后,再把流通的地域慢慢扩大,从京畿到附近各州,由点到面,最终达到在全国流通的目标。

想到此,秦牧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与刘伯全、许英杰、杨超三人反复榷商其可行性。

第718章眼界决定一切

感谢马甲的亲戚朋的打赏,再拜

后世的老美,通过控制金融来控制全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而要完成工业革命,除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外,更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撑才行。

如果象朱洪武那样,抄法一变再变,每一次改变,都弄得无数百姓倾家荡产,别说工业革命了,国家不崩溃已经是大幸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很繁杂,有明代的铜钱,有各种成色的银子,有大秦的铜钱、纸币,支票,还有私人钱庄发行的银票等等,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颇大。

还没登基之前,秦牧就尝试着发行了一百万贯纸币,希望把大秦的货币统一起来,尽快完善大秦的金融体系。

但现在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完善金融体系没有那么简单。

户部左侍郎许英杰说道:“陛下,已经发行的一百万贯纸币,无论如何不能废除,明洪武发行宝钞的覆辙我朝万不可重蹈。”

刘伯全也点头道:“信誉要建立起来,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毁掉却非常容易,臣也认为,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更多的盘削,原来发行的纸币回流到朝廷手中后,以后重新投放出去时,只要有意识地投放在京城周边即可。

目前南京周边银行网点基本覆盖到了州县,百姓可以较方便的到银行兑换,贬值的幅度比较小,监管起来也容易。”

杨超说道:“至于另外发行一些限制流通地域的纸币,臣觉得是可行的,但数量不宜多。还是本着缓行的原则,等一点一点把纸币的信誉建立起来再说。”

许英杰补充道:“朝廷可以把纸币与盐引挂钩起来,规定盐商在向官盐场支付盐款时,必须全部支付纸币或部分支付纸币,这样他们在贩卖食盐时,就必须多收纸钞,大盐商向小盐商索要,小盐商向也就会主动向百姓索要。”

刘伯全说道:“这个主意不错,食盐是家家户户都必须的物品,只要盐商主动向百姓索要纸币。百姓就不愁纸币无用了。”

秦牧表示认可,但具体施行起来,肯定还有问题。毕竟现在实行的不是计划经济,过多地以强迫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并不见得有效,所谓的信用货币,关键在信用二字,而信用往往不是造强迫能得到的。

秦牧保守地估计,没有十年八年的坚持。纸币的信誉很难完全建立起来。也就是说,这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大量发行纸币的。

秦牧暗吁了一口气说道:“随着杭州、泉州、广州等市舶司相继建立,我大秦商品经济流通量也越来越大。然如今货币不统一,私钱横行。银钱兑换繁琐,普通老百姓对银子和铜钱的成色判断,总是不如商家,吃亏的总是普通老百姓。

整个金融货币体系可谓是弊病重重。如今看来,要在短期内用纸币来统一货币不现实,朕日夜忧思。决定铸银币以过度,先行以银币统一市场上的货币,消除货币繁杂带来的弊端。”

许英杰立即说道:“臣以为可行,铸银币的好处在于,它不象纸币只能在国内流通,还能用于对外贸易。”

这一点秦牧也想到了,不过银币仍算是硬通币,即便流通各国了,要以此控制各国的金融经济也是不能的。

这一点只有信用货币才能办到,就象后世的美元,可以利用美元的升值和贬值,从各国变相的掠夺财富,硬通币则难以做到这一点。

所以,银元只是要解决货币统一的问题,要想控制全世界的金融,最终还是行向信用货币过度才行;

秦牧需要对金融的动作也不是十分老辣,但这是上天赐给大秦的机会,只要现在慢慢去摸索,总能在全世界保持绝对的先进性,最终要达到控制全世界的金融是可以预期的。

秦牧和刘伯全几人,又就发行银币、以及银币法作了反复商讨。然后又让许英杰回去草拟实施细则,两日之后再举行常朝时,提交朝堂讨论。

第二天一早,大秦各部衙门前,赫然多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地球仪,文武百官上衙时,都不免驻足观看。

御街千步廊东则的六部官员看了,心中莫名有些憋屈。我堂堂天朝上国,怎么就这么点大,这是不是弄错了

什么这就是葡萄牙,就这么大就这么大还敢跑这远来到我天朝上国眼皮底下撒野

文官们看着地球仪,心情是复杂的。

西侧的五军都督府前,刘猛等一众武将看了地球仪,心情就简单多了;

啊还有这么大片的地儿啊好,太好了陛下说了,南洋这片只是陛下御花园里的浴池,那那那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还多着呢

也有人骂了,顾容那厮,他娘的赶上了好时光了,他谁啊,一个海盗头子,如今可好,眨个眼儿给陛下拿回了一个省,咱们怎么就没摊上这样的好事

别急,别急,你们看,洞吾国在这,还真不小呢,他娘的,这么一大片地儿,总得咱们陆军上阵才行

在各个衙门前立个地球仪,只是秦牧一时心血来潮冒出的想法,但这么做带来的效果,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大秦的官员从此每天上衙是看一眼整个世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那种天朝上国,夜郎自大的心态淡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很容易深入人心,让大家对大秦以外的世界,多了一份向往和好奇。

南京城里的读书人和普通百姓,这两天也无不在谈论吕宋的事,街头巷尾随处可听到这样的话:“哎,你知道吗大秦又多一个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