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09(2/2)

从辽东到西域,何其漫长,如果处处设防,先不说防不防得住,光是本身巨大的消耗,就能让大秦不堪重负。

而现在,秦军还不适应草原上的寒冷,在这样冬季什么也做不了,刚刚完成北伐的大秦,也没有余力大举扫荡草原。

司马安对蒙古也是非常警惕,他与随行大臣再次捉请秦牧,赶紧回南京登基称帝。现在万众期盼,若再拖下去,反而会让天下人失望,尤其是官员和三军将士。

先登基称帝,把名份坐定,集正统大义于一身,才能名正言顺,才能集起军心民意,到时有什么变数,也好集举国之力应付。

秦牧也觉得他们说的有理,于是决定第二天便返回南京。

临回南京前这天晚上,天又下起了雪来,西京再次变得白茫茫一片。

西京的宫殿还没开始兴建,秦牧暂时驻驾于原来的秦王府里。

黄昏时回到王府后院,大玉儿等在大红的宫灯下,连忙上来帮他解下厚重的外套。

花厅门垂着帷幕,隔住了外面的寒潮,地砖下通有供暖的管道,让整个厅内温暖如春。

替秦牧解下外套后,大玉儿走到她面前跪下,脸带喜色地叩首道:“奴婢谢过秦王不杀之恩,此大恩大德,奴婢今生来世做牛做马”

“行了。”秦牧心中有事,不愿提这个。

这次他虽然把福临也押去陵前“献祭”了,但最后却没有杀这个小屁孩,只是贬为庶民,南京安置。

大玉儿自道这些日子以来,一番心思没有白费,得尝所愿的她“做牛做马”自然是心甘情愿。

秦牧往宝蓝色云龙捧寿坐褥的禅椅一坐,向大玉儿招招手,随口问道:“青藏的固始汗虽然承认了漠西准噶尔汗巴图尔的盟长地位,但巴图尔要指挥他恐怕还是不容易吧”

“是是的。”

大玉儿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起此事,有些愕然。

秦牧喃喃道:“在什么情况下,固始汗会听从巴图尔的号令呢。”

“秦王奴婢不知道不不不,奴婢料想,巴图尔想让固始汗完全听令于他可能性不大,但是”

“说吧。”

“但是固始汗如果觉得自己无法独自面对大秦的威胁的话,就有可能与巴图尔真正结成同盟。毕竟当初攻打青海地区的却图汗时,巴图尔是一起出兵,帮助过固始汗的,正因为如此,俩人的关系才没有破裂,得到青海地区的固始汗,随后也主动返回漠西参加了巴图尔召开的各部首领大会。”

秦牧轻蹙了一下眉头,固始汗现在基本控制了整个西藏,被他高高架起,世俗大权皆掌握在他手中,手下兵马保守估计已经多达五万。

而准噶尔部的巴图尔汗则控制了整个漠西蒙古,如果聚集起整个漠西的兵力,更是多达七万。

在原来的历史上,正是准噶尔一举灭亡了西域的叶尔羌汗国,后果还与康熙大战了几场。当时似乎只有准噶尔一部在与康熙作战,如果加上一个固始汗的话,只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照眼前的形势,大秦最好是先离间固始汗与巴图尔汗,防止两部结成真正的同盟。

可之前为了争夺西宁这个战略要冲,秦军已经与青藏的固始汗干了几仗,可以说这梁子已经结下了。

以大玉儿心智,自然能猜到秦牧在担心什么,但她却不会胡乱表达意见,让秦牧觉得自己太聪明不是什么好事。

秦牧也不用她提醒,因为秦军不适应高原的寒冬,反正暂时不可能大举攻打西宁了,他决定明天派个使者,先去与固始汗和谈,能化干戈为玉帛,暂时稳住青藏最好。

如果不能,至少也要先打探清楚西藏的情况,以后好作应对。

第658章返南京求推荐票

秦牧离开西京长安,返回南京的时候,天空又飘起来纷纷的雪花。

据当地的老农说,这样的大雪对田里的麦苗生长是有利的,这就是所谓的瑞雪兆丰年。

但对驱驰万里,一路返回南京的秦牧一行来说,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将士铁衣冷难着,玄色旌旗冻不卷。战马啸西风,口中吐白雾;稍远处的山野,因飘落的雪花让视线变得很模糊。

秦牧掀起半边车帘,望着苍茫的山岭,揉了揉发僵的脸颊,心里颇为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自己这般辛苦驱驰万里,北上西来,顶风冒雪是为了哪一般

其实,秦牧也知道自己完全可以窝在南京,坐镇后方,得闲时还可以与妻儿共享一下天伦之乐。

只是,秦牧还是选择了万里驱驰。除了想亲自了解一下北方的情况,或许他更怕自己会象历代的帝皇那样,糜烂在深宫之中吧。

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中,象辽、金等朝,皇帝实行的多为“行国统治”,皇帝在于春夏秋冬四季,在各个京城来回轮驻、狩猎,国家的最高机构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

中原王朝实行的是“城国统治”,虽然也常设数京,但皇帝一但窝进深宫之后,就长年不出宫门。

这两种统治方式,无疑各有优劣,“行国统治”对加强各个京城所辐射的地区的统治,有着深远的意义,还能让皇帝“行万里路”。

“城国统治”的其他好处且不说,它有利于确保皇帝本身的安全是最明显的,而皇帝的安危,往往就是整个国家的安危。

但“城国统治”不利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皇帝终年窝在深宫里。不但易于腐朽,而且容易被大臣糊弄;

一个长年不出深宫的人,对天下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一切全凭臣子上报。

秦牧不想这样,所以他选择了行万里路,只是这样真的很累,甚至还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会拿“秦王安危为重”的理由来反对,也有的说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免不了在些官员是觉得这样一来“秦王不好糊弄了”,只是这样的理由说不出口而已。

他靠在车窗上,望着原野上的风雪,心中莫名有些感慨,幽幽一叹:“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行到洛阳时,燕高飞来禀报了一个喜讯,半个月前卞玉京顺利产下一女。

这或许让很多人有些失望。特别是卞玉京自己,估计是最失望的一个。这个时代的人重男轻女,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是母凭子贵。

秦牧倒是挺高兴。他虽然也希望多有几个儿子,但自觉还年轻,以后多生一点就是了。所以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不是很在意。

一路上,他就开始琢磨给女儿起个什么名字,这和当初长子秦业一岁多了,他还没给起名字相比,待遇还真是不一样。

可琢磨来琢磨去,想得多了,反而这也不是那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