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芷才知道秦牧为何会留意李紫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夫君。你真要封她为御医吗”
“你夫君我倒是有这个意思,只是你也看到了,似乎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
“夫君你就没个正形的时候,这样的话说出来,别人听了会怎么想嘛。”
“呵呵,首先呢,此女医术确实不错,有她在,方便许多,我可不想以后你们万一有所不适,让别人来悬丝诊脉,那样若真能诊断病情,本王在这发一掌,也能隔空把多尔衮拍死了。”
杨芷白了他一眼说道:“夫君,你要召李紫萱进太医院,大臣们或许不会说什么,可你要让她教一百名女童,只怕会有不少人反对呢。”
“哦娘子说说因何如此。”
“这不是明摆着嘛,招李紫萱进太医院是个例,大臣们或许能容忍,如果让她教一百女童,这性质就不一样了。常言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夫君,此事你还要三思而行呢。”
秦牧半闭着眼想了想,说道:“嗯,多谢娘子提醒,为夫想问问,娘子自己反对为夫这么做吗”
杨芷蹲在他膝前,将头靠着他的腿,带着几分依恋说道:“夫唱妇随,不管夫君要做什么,妾身总是要坚定站在夫君后面的再说了,夫君做这件事,妾身觉得对我们妇道人家来说是好事。另外,这也算是积一些功德吧,天下战乱连年,很多女子无依无靠,与其让她们被卖入青楼为伎,倒不如教她们一技之长,让她们能自食其力生存下去。”
杨芷的话,让秦牧又有了新的触动,是啊,几十年来战乱不休,死亡了几千万人口。同时也产生了无数的孤儿寡妇,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这个群体的数量绝对是惊人的。
在战争中,男人的伤亡率肯定高很多,女人的命运虽然也很凄惨,甚至遭受非人的蹂躏,但事实是,女人活下来的机率要比男人大不少;
现在随便找一个县的户册来看,都能看出,女人的数量远远大于男人。
在这时代,女人基本上是依附男人而生存的,现在,她们虽然活下来了,但活得怎么样,这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据粗略估算,明末人口在一亿左右,从崇祯元年开始这二十年来的战争和灾荒,至少导致了四千万以上的人口死亡,而且这其中青壮男子占的比例最大。
湖广和江南因为遭受的战乱和灾荒比较轻,加上北方大量难民涌入,劳动力还不算缺乏;
但长江以北,现在很多地方都是赤地千里,人烟极为稀少,大秦一但统一了北方,立即就会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而且由于女多男少的现象非常严重,而女人作为依附男人生存的弱势群体,她们不但难以成为主要的劳动力,甚至还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沉重包袱。
如何把女人的能力释放出来,让她们从包袱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一股力量,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啊。
那么,光是招一百女子习医,很显然无法解决这个艰巨而急迫的问题。
秦牧一边轻抚着杨芷的脸颊,一边沉思着。
以前他还想等傅青主、顾炎武等人推动的思想浪潮再延续一两年,等人们逐渐适应了新的思想,再下令禁止女人裹脚;
但现在看来,等不得了,有不少小脚女人走路都需要人扶,能指望她们成为劳动力、能自食其力吗
但在朱程理学的束缚下,要把女人的作用释放出来,这毫无疑问,会遭到巨大的阻力,操作不好的话甚至可能动摇大秦的统治。
“娘子,来,让为夫抱抱,为夫需要一些勇气。”
杨芷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但她能看出自家夫君不是在胡说,于是温顺地依进他怀里,用她女性的柔情,如水一般包容着他。
“夫君,只要不操之过急,万事总能想出解决的办法的,妾身读书不多,但也知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理,望夫君治世如水,顺势而为,包容万物。”
秦牧将她抱紧一些,心中微微有些感动,其实一直以来,杨芷对他的“纵容”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知冷知热,无所埋怨。
秦牧感叹地说道:“其实娘子,才更符合“上善若水”的特性,我高,你便退去,决不淹没我的优点;我低,你便涌来,决不暴露我的缺陷;我动,你便随行,决不撇下我的孤单;我静,你便长守,决不打扰我的安宁;我热,你便沸腾,决不妨碍我的热情;我冷,你便凝固,决不漠视我的寒冷;娘子,这辈子能和你结成夫妻,是为夫的荣幸。”
杨芷眼中涌上一股热雾来,螓首靠在他怀里轻轻厮磨着答道:“夫君,妾身可没你说的那么好。”
“好的,你一直都是最好的。”秦牧搂着她温存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娘子,走,咱们去看看含烟,为夫有些事要跟她商量一下。”
“既然是有事,那夫君就去吧,妾身先去看看卞妹妹,紫萱刚刚开了方子,妾身去看药熬好了没有。”
s:月票榜上,名次还在不断的坠落,又被捅菊花了,照这情形,用不了两天,俺就被踢下榜了。几个月来天天两更,俺也算是比较勤快的了,临近月底,月票之战如此激烈,兄弟们支撑一下,让我挺过去吧。
求月票
急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484章工业革命之野望
按历朝历代的惯例,年假要到元霄后才结束,这段时间大臣们不用上朝,除了重大的战报和政务,秦牧要处理的事务也少,相对清闲了许多。
来到顾含烟的小楼,楼中一如往常的清静。
一帘春风,轻拂墙上的书画,檀桌茵榻上琴棋自闲,房中淡香细细,纤尘不染。
顾含烟穿着一袭绣淡紫色蝴蝶月牙色荷叶裙,如同一个水边采莲的江南女子,手上戴着赤金环珠九转玲珑镯,衫得她皓腕如霜似雪,那细长如玉的手指,正细细地摊开一幅山水轴卷。
旁边站着董小宛和柳如是,俩人一个高挑绰约,一个成熟妩媚,正在一同观赏顾含烟打开的画卷。
柳如是作为侍女,身份不同,一见秦牧进来,她连忙退到一边。顾含烟、董小婉惊醒回头,连忙敛衽作礼。
秦牧摆摆手,往桌边东坡椅一坐问道:“你们在看什么”
顾含烟柔声答道:“董姐姐刚刚拿来一幅唐伯虎的杏花茅屋图,奴看着喜欢,秦王您看看,若是也喜欢,奴就照着绣出来送给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