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95(1/2)

朱谊防、高安王朱常淇等,之前他杀起来同样是毫不手软。

“喳”

这名信使刚退出去,又有一名信使冒雨冲进来:“报。洪大学士,七月初一,李成栋将军于嘉定砖桥大败十万叛军,七月初四夜。攻破暴民黄淳耀、侯峒曾控制的嘉定城,后后来”

“后来怎么样”洪承畴惊问道。

“攻下嘉定后,李成栋将军下令屠城”

“什么该杀”洪承畴惊怒而起,在堂中背手来回踱步,多铎屠扬州,经秦牧诏书揭露,惨绝人寰,已经让江南百姓愤慨万分,他接管江南军政之后,已经下令不经请示不得屠城,没想到李成栋死性不改,竟然又屠嘉定。

“赶紧传令,让李成栋立即停止屠城,快去”

李成栋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有些棘手;

因为满蒙旗军不适应江南炎热的天气,很多染病而死。多铎北上时于是把大部分满蒙旗军带走了,目前留在江南的满、蒙、汉旗军只有两万左右;

其余的二十万大军全是刘良佐、李成栋此类的新降绿营兵,江南的抗清形势愈演愈烈,此时若是处理李成栋,恐怕会引起诸如刘良佐等人的不满。

门外大雨滂沱,天色昏暗,一道道闪电划过,仿佛要把天地一片片的撕裂一般。

还没等洪承畴想到怎么处理李成栋,固山额真拜音图带着一队亲兵飞驰而来,铁蹄击在青砖路面上,水花四溅。

固山汉语译为旗,额真在满语中为一旗长官,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固山额真地位仅次于旗主。

拜音图进衙根本不会请示,直接就闯了进来,一边解身上的蓑衣一边嚷嚷道:“洪大学士,情况有些不妙,根据图赖从前方传回来的情报,秦牧已经在集结大军,估计要顺江而下攻打江宁。”

“秦牧共集结了多少人马”

“目前还不清楚,但想来不少于十万。”

洪承畴暗暗一蹙眉头,秦军有可能东下,这一点他早已经猜到了,只是没料到来得这么快。

要知道在洛阳方面,秦牧已经投入了近十万兵力,在武胜关又投入了五万,即便这两个数字有些出入,相差也不会很大。

而在徽州到建德一线,秦牧又投入了至少六万大军。

战争不是儿戏,是需要实打实的粮草武器的。

二十多万兵力投入战争,就是大明原来以一国之力,也要准备一两年,才有可能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秦牧以两省之地,难道投入二十万大军之后,还有能力立即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对这一点,洪承畴实在难以置信。

难道北线有诈,秦牧根本没有在北线投入那么多兵力

若真如此,那么秦牧瞒天过海为的是哪般一想到事情的严重性,洪承畴神色急变。

未完待续。。

第303章以史为鉴

九江湖口的江面上,千帆云集,墙橹如山;大江南岸,连营十里,旌旗漫漫,人马喧腾。

秦牧这次东征,文臣谋士方面,汇集了司马安、李源、何亮、喻大猷、顾君恩、吴晋锡、宋献策、邵华等二十多人。

武将方面,则有蒙轲、刘猛、苏谨、袁宗第、霍胜、崔锋、向连城、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韩秀、狄中行、郑四海、胡守亮、郭云龙、侯昌等一大批将领。

算上惠登相与金块桓刚刚来投的六万人马,此次动用的总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2万,对外号称50万。

目前整个江西湖广腹地留下驻守的兵力已不足5万,可以说此战几乎把兵力抽空了;

幸好此战的目标是江南,有长江便捷的水道,后勤保障非常便捷,无须再征调数十万民夫运送粮草。

而洪承畴的兵力大致相当,也在二十万以上,只多不少。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了元末陈友谅与朱元璋的大战,当时陈友谅也是自武昌东下,攻打朱元璋占领的金陵地区;

而计算兵力陈友谅也比朱元璋要多,战舰及武器装备,朱元璋更难及陈友谅,但陈友谅最后却败了。

前车可鉴,岸边的大帐里,数十位文武汇聚于帐中,首先总结的就是陈友谅失败的经验教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喻大猷侃侃而谈道:“陈友谅由上而下,占尽地利,兵力也是朱元璋两倍以上,究其失败的原因,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第一次东征,利用其强大的水师,直指金陵。战略上没有问题,只是太过轻率大意,朱元璋让陈友谅的旧友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陈友谅竟然轻信为真,以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舍长用短,乃至此战大败。”

秦牧听得很认真,暗暗记下几个关键词:轻率、诈降、舍长用短、伏击。

接着是何亮说道:“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小明王向朱元璋告急求援。安丰是金陵的屏障。救安丰即是保金陵,朱元璋于三月率兵渡江救援安丰。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主力救援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即今天的南昌府;

当时朱元璋在安丰,徐达在攻打庐州,金陵空虚,陈友谅的大军没有顺江而下攻打金陵。而是转入鄱阳湖围攻南昌府,这是战略上重大的失误。

若是陈友谅主力顺流东下直攻金陵,则朱元璋将处于陈、张夹攻、进退失据的不利处境。但陈友谅主力转攻坚固的南昌城,致使数十万大军局处于狭小地域。难以展开;

且又没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后路于不顾。屯兵坚城之下,苦战三月,师老兵疲。士气低落。同时让朱元璋有时间击退张士诚,从容将徐达从庐州调回,终至陈友谅大败。”

其实就是普通人。事后分析起来跟诸葛亮都差不多。但作为当事者,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往往一个很细小的因素,就会影响到主帅的决策;

比如事后你觉得陈友谅很蠢,为什么会转去攻打南昌,而不直下金陵,而在当时,可能陈友谅是因为某些因素影响,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比如事前谁也没料到南昌在几十万大军猛攻下,能支撑三个月之久,谁也没料到张志诚会败得那么快;

站在陈友谅的角度,自己先拿下战略要冲南昌,让张士诚先和朱元璋先拼个两败俱伤,再直下金陵不是很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