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张献忠而言,只要拿下袁州,哪怕这二十万人伤亡大半他也不怕,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在湖广的兵力已经发展到了五十万,而且只要想,拉起百万大军也不难。
因此,即便强攻老虎口伤亡惨重,他也在所不惜,他如今的几十万大军基本都没经过训练,用残酷的战场来代替训练,让良莠不齐的几十万大军在战争中去劣存优,这对他而言有利无害;
张献忠好歹已经起兵十多年了,这个道理他清楚得很。
老虎口血流漂橹,玉春山上惠风和畅。
吕大器要秦牧主动出击,寻机击敌,秦牧让他先认李香君为义女,也不知道有没有把他气昏。对此秦牧自己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只不过找个由头为难一下吕大器,好坐山观虎斗而已。
大营的瞭望塔上,秦牧与刘猛、霍胜、苏谨几人正各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向山下瞭望,刘猛几人不时发出一惊一咋的叫声。
他们就象几个小屁孩得到了新奇的玩具,爱不释手,由其是霍胜,嘴里不断惊叹道:“好大,真的变大了,好大”
秦牧实在忍不住了,脱口说道:“大你妹的,有木瓜那么大吗”
“木瓜”
霍胜还有点发懵,刘猛等人已经暴笑如雷。秦牧在袁州时,因看不清胡雁三和王允成两军大战的场面,突然想起制作望远镜,望远镜这东西制作门槛不高,只要知道原理找个好点的工匠就能制作出来。
目前制作出来的这几个望远镜,放大效果大概也就是十五倍左右,这已经让霍胜等人惊叹不已了,真不知道如果给他们一个后世的军用望远镜,他们会惊叹成什么样子。
“咦”苏谨突然惊咦了一声。
“苏谨,怎么了”
“大人快到对面的山腰,那个,就那个山腰,我刚才好象看到有人马在林中走动。”
秦牧几人立即举起望远镜,向对面的山腰瞭望。
袁州北域是九岭山脉,重峦叠嶂,巍峨高峻。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东北延至九江庐山,西南插入湖南境内。秦牧驻兵的玉春山就是九岭山脉的一部分,这附近山多林密,孤峰、残山、溶斗、溶沟众多,还有形状奇特、大小不一的暗河和溶洞,开阔的平地比较少。
这样的地形不利于大军行动,但却给小股人马提供了最好的掩藏,等秦牧几人再看时,数里外的山腰却再不见有任何动静,山林寂寂。
“苏谨,你是不是看错了”秦牧问道。
“应该不会,大人,刚才我看得很清楚,确实看到对面的山腰有人,而且还止一个。”
“快派人过去查看一下,他娘的,可别让敌人摸到眼皮底下了还不知道。”
秦牧发令,苏谨亲自带一队人马,立即向对面的山腰赶去,还没等苏谨回报,山下相继有数骑狂奔而回。
秦牧在玉春山作壁上观,自然要时刻了解整个战局变化,才谈得上作壁上观,每天派出大量侦骑是免不了的。
匆匆赶回的几骑向秦牧汇报的都是同一个信息,发现不少小股的叛军出现在袁州周边。
几个侦察员侦察的地域各不相同,却都发现了叛军小股人马渗透过来,秦牧立即意识到此事不同寻常。袁州附近多山,但小股人马不受山势阻挡,容易渗透,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破坏力却不容忽视。
半个时辰之后,苏谨回来了,还逮到了十来个叛军,秦牧迎出来问道:“苏谨,怎么样”
“大人,这伙叛军共有五十人,带头的叫王二麻,被他和几人跑掉了,末将讯问过,张献忠派遣了为数众多的小股人马向袁州渗透过来,总数有多少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这一伙是昨天夜里从老虎口西面出发,在山中迷了路,无意中闯到玉春山附近来的。”
“蚂蚁搬家。”秦牧喃喃地吐出四个字,看来张献忠是打算发挥人多的优势,玩蚂蚁搬家的把戏了。
凌战接口道:“大人,我看不光如此,这为数众多的小股人马一但成功聚拢起来,哪怕就是形成千把人一股的力量,对袁州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对咱们也有造成不小的麻烦。”
秦牧点点头,横扫众人一眼问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s:这几年埋头写书,很少有朋友聚会,酒量小了,昨天和几个朋友喝了一小瓶劲酒,早上仍有宿酒未醒的感觉。
这两天好安静,书评区连骂的人都没有了,月票、推荐票少,连点击量都少得很可怜。不由想起小时候课本上读过的从百草堂到,小时候很喜欢鲁迅的文章,还记得书中写到学堂上都没人了,先生在书房里大喊:“人都到那里去了”
昊远这一刻不但想问,人都到那里去了;
还想问,时光都到那里去了
未完待续。。
第127章瞬息万变
战争向来都是瞬息万变的。玉春山上,秦牧正与刘猛等将领商议如何应对张献忠的“蚂蚁搬家”战术;
从侦骑不断回报的信息来看,张献忠渗透过来的小股人马多得令人发皮发麻,这些小股人马通常只带几日干粮,过来之后是生是死,张献忠似乎并不太介意,只要其中有三分之一发挥作用,就会给袁州造成难以估量的困扰,甚至能决定袁州战役的胜负。
因为按秦牧等人初步分析,张献忠派过来的小股人马,合计绝不少于三万人,如今袁州周围几乎都是这些小股叛军在作乱。
偏偏在这个时候,袁州城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由于吴学礼的士兵在袁州城内淫掠过甚,吕大器不得不出面,斩杀了两个十恶不赦的士兵,以平民怨。
结果却因此引起了兵变,上千名兵痞围住袁州府衙,要找吕大器讨说法,同时对城内的百姓大肆报复,吕大器身边也只有一千江西兵,又不敢真与左军起冲突,被围在府衙里弹动不得。
袁州城内的百姓一再被欺凌杀掠,忍无可忍,有一个名叫黄连山的人登高一呼,数千民众竟然轰然响应,使得袁州城内先遭兵变,又起民乱,百姓趁乱烧了兵营,抢夺武器,大火很快在城内蔓延开,一时浓烟滚滚,这乱象一起,左军是见人就杀,逼得起来反抗的百姓越来越多,半日之间黄连山就聚起上万人,扬言要打出城来,投奔秦牧;
因为只有秦牧入驻袁州期间善待城中百姓,禁止士兵淫掠,严格执行“三大纪律三项注意”,还放粮赈济百姓。袁州城内的百姓记得的只有秦牧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