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环约有巴掌大小,造型古朴,上有铜锈,可见其年代甚是久远。
古云朗看到这铜环就喊道:“这是挂在青铜器上的事物,怎么只有这一件”
“村民送来的时候,就只有这个东西,他们觉得这像是寺庙山门的门环。”文正和尚言道。
古云朗将铜环接在手中,细细观看一番,然后递给程东:“小东,你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时间紧迫,程东也来不及细查,直接用右手接过,而铜环的信息瞬间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古老,这是春秋时期的东西啊。”程东惊异道:“这是挂在酒樽右侧的事物,单单一个环居然如此精致,由此推测,那酒樽该更加精美绝伦。”
“是啊。”古老道:“可这里怎么会有春秋时期的东西”
按照古云朗之前所说,如今的拐子张村是明初才出现的,即便算是之前的刘家村,它也不可能有几千年的历史。
所以直接出土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近乎不可能。
但这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今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又该做何种解释
“会不会这里有一个春秋时期的大墓”华国强揣测道。
“不可能。”了通和尚忽然插嘴道。
众人纷纷看向他,了通道:“当年我师祖在世的时候,重建盘王庙,也就是如今的盘王古寺。那时地质队来过,经过一番勘测,得到的结论是盘山内部全是石块和黄土,不存在任何地下建筑。”
“地质队”程东喃喃自语。
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是重修山寺,而且出钱的还是林江的集团,和政府没有丝毫关系,怎么会出现一支地质队。
不过显然此时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程东道:“既然不存在有古墓的可能,那这个铜环的出现,就是一个谜题了。”
古云朗喃喃道:“寺志要看,不过当地的县志,恐怕也不能遗漏,里面肯定也有重要的信息。”
林江更是苦笑道:“不曾想一本古册,牵扯出这么多事情,我的头是越来越大了。”
古云朗忽然笑道:“我倒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程东也是笑而不语,想来他和古云朗的想法一致。
“咦,你们看,阿城回来了”林玲紫忽然指着后院的大门道。
193三代礼器
阿城胜利完成了林江交给他的任务,不但找到了三年前负责修建后山道路和凉亭的责任人,并且还从他的家中找到一件当时挖出来的古物。
“这就是一个石臼,放在家里用来捣蒜什么的。”
跟着阿城一起来的村民叫做徐广,今年四十有二,因外出打工赚了些钱,所以三年前回乡发展,为了便利村民,出资修建了后山的山道。
程东笑道:“徐大哥,除了这个石臼,当年你们还挖出了些什么。”
徐广一指桌上的铜环:“呶,还有这个。”
“除此以外呢”古云朗问道,他已经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还有一个这么大的铜碗。”徐广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在程东看来,他所说的那个碗,直径约有五公分,深度约有十五公分。
“该是件青铜礼器。”古云朗喃喃道。
“还有几个石头像,和小孩子一样大,其他的像是铜镜、酒壶倒是也不少。”
徐广一连说了几样东西,古云朗等人越听越震惊。
“那这些东西都在哪里呢”
“大家都分了。”徐广道:“后来村里来了个走乡的商人,出钱把这些东西收走了。”
程东愕然:“全收走了”
“差不多。”徐广喃喃道:“不过俺这个石臼还有点用处,所以没舍得卖,而且当时他们开的价实在太低了,俺这虽然是石头的,可个头大啊。”
程东注意到古云朗此时看了林江一眼,后者道:“这位徐先生,您开个价,这石臼我们买了如何”
“徐施主,这几位不是一般的客商,而是一群科学人士,他们要这个石臼,是有重大作用的。”了通师傅笑着对徐广说道。
果然强龙不压地头蛇,了通和尚一番话,徐广直接道:“什么钱不钱的,既然了通大师都开口了,你们拿着用就是。”
“呵呵,这个便宜,我们可不能占”林江一挥手,道:“阿城,你拿钱给徐先生。”
“是。”
甚至林江都没开口说数目,阿城直接从怀中掏出三千块递给徐广道:“这是三千块,您收好。”
徐广虽然也是商人,可毕竟不是古董贩子,他哪里知道这一个石臼居然值这么多钱。
不过方才他的话也放出来了,不要钱,所以面对阿城递过来的三千块,他有些尴尬。
“这我这”
“收下吧。”古云朗笑道:“我们既然要了你家中的家伙什,肯定要给你补偿的。”
“阿弥陀佛。”了通和尚道:“遇到各位施主,真是徐施主的福气。”
又是了通和尚一句话,徐广接过钱,笑道:“那俺就收下,嘿嘿。”
“钱收了,不过我们还有一件事情麻烦徐先生。”林江道:“要是有人家里还有当年从后山挖出的东西,或者是知道那些被卖了的物什下落的,希望你帮忙传个话,让他们到山上来一趟,您看如何”
看着手里红彤彤的票子,徐广笑道:“一定,一定。”
临走前,徐广还不让给自己打个广告。
“俺领着村里的哥们弟兄在城里包工程干,看你们几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是有活儿的话,记得找干,绝对不会给你们偷工减料的。”
程东心中好笑,这徐广还真是碰到贵人了,要说工程项目,那林江开始祖宗。
试想他的华威地产,每年要有多少工程做
不得不说傻人有傻福,机缘巧合这种事情,还真是不好说。
林江微微一笑:“阿城,记着这件事情。”
“是。”
徐广离开,一行人捧着石臼回到茶室。
细观这石臼,高有三十公分,上端开口处直径十五公分,下端底座直径十公分左右。
而且这也不是一个石臼,甚至其材质都不一定是石头的。
古云朗道:“你们都看看吧。”
林玲紫甫一上前,急忙捂着鼻子站回来,并嘀咕道:“好重的大蒜味啊。”
“方才徐广已经说了,这东西,他在家里一直当捣蒜的石臼使,当然有一股大蒜味。”程东笑道。
“你还笑我”林玲紫不依不饶。
“好了。”林江打断林玲紫,道:“还有正事儿说,别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