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638(2/2)

其实,我知道的是这黑鹰直升机还不是美国佬最先进的直升机。要是把美国佬的眼镜蛇或是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数据一摆,只怕这郑良强都不敢相信了。注: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75年试飞,84年正式服役

“五连长”我给郑良强递上了一根烟,互相点上了后就说道:“知道当初鸦片战争咱们中国为什么失败而且败得这么惨么”

郑良强嘴解抽了抽:“不就是因为清政府么”

“清政府是一方面。”我说:“还有一点就是闭关锁国,许多人都不知道国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就不知道世界已经发展成什么样了,也就是处于一种落后还不知道的状态。我们之前的情况,跟这个就有点类似。”

“就像我。”郑良强深有同感的回答道:“现在才知道差距有多大,而不久前我们还在口口声声的喊着赶英超美”

“所以说这是好事。”我接着说道:“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好处之一吧,咱们怕的不是落后,落后了可以追、可以赶。怕的是落后了,还在梦里不知道,那就很有可能会重蹈鸦片战争的覆辙了。”

“营长说的对”想了想,郑良强就回答道:“现在连我这个小兵都知道跟美国佬的差距,那上级领导没道理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进步,否则等到打起仗的那一天才知道只怕已经太迟了。”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拍了拍郑良强的肩膀说道:“所以我才说这是好事,我们该庆幸现在就知道这个差距而且还有机会追赶才对。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的掌握黑鹰的飞行和训练,尽一切可能发掘黑鹰的潜力并与我们的直五对比,这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直升机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怎么改进或是往哪个方向改进”

“是”郑良强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相信上级之所以将这批黑鹰交到我们手里也有这方面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仿制黑鹰。

但我却知道不可能这是由我国目前弱后的工业基础决定的,有些东西比如黑鹰上输出功率高达151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就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仿制的范围。

接着就是紧张的飞行训练。

话说这对郑良强等飞行员来说并不轻松。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军一直使用的直升机比如直五都是苏式的,苏式装备与美式装备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直升机也同样是如此。于是习惯于操作苏式直升机的郑良强等人就得将以前的操作习惯全盘推翻重新来过。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直五与黑鹰存在代差,直五的座舱里还是各种仪表,而黑鹰基本已经实现数字化了,这对郑良强等人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不过有句话叫做一通百通,虽说黑鹰与直五在各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飞行原理都是一样的,而郑良强这些飞行员又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黑鹰的操作。

这些问题就不用我来操心了我对直升机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想管也管不了,于是就只能放手让郑良强自行组织学习。

我要管的,就是空地配合上以及编队上的问题。

我们以前的空地配合和编队是按照直五的载重和性能制定的,现在有了黑鹰之后如果还按照以前的协同方式,那无疑就是对黑鹰的浪费。

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很大黑鹰是美国佬的飞机嘛,美国佬既然这么先进的直升机都肯给我们了,那自然就不会吝啬到对黑鹰使用战术进行保密了。

这倒也不是说我们合成营不能通过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毕竟美国佬在使用直升机作战上丰富的经验,当年他们在美越战场上就投入大量的直升机。

当然,这些经验在我们还在使用直五的时候并不适合,毕竟直五的性能与美国佬的直升机相比差太多了,所以战术也无法移植。

但现在我们用的就是美国佬的黑鹰,所以这些战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或是适当的借鉴。

于是很快就有一份完整的资料由李丽送到我手中,由此我也知道了双机、三机、多机编队,进攻、防御、支援队形,还有密集队形、疏开队形等等。

这其中让我觉得感觉十分实用的,是一些格式化的东西规则。

就像之前所说的,战场虽然是瞬息多变的,但在战场作战往往就需要一些格式化的规则。

比如在被敌机追踪时应该怎么做,在遭受敌人地面防空火力时应该怎么做,甚至是弹药耗尽或是负伤时该怎么做。

这一方面是使每一名战士都很清楚自己在战场上碰到紧急情况时该做出什么反应,从而在很大程度减少因为紧张而手足无措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协同。因为每个飞行员或是步兵,在碰到紧急情况时都知道其它人会做什么,于是就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其动作。

当然,打仗不是纸上谈兵,有这些理论还是不够的,重要的就是把这些理论付之实践。而对我们来说,这个实践首先就是训练,一遍一遍的训练。

不过像这样的训练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我们之前用直五训练时的内容也相差不大,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黑鹰容许我们这些步兵携带更多的装备,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掩护并以更快的速度带着我们上战场。

但我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还不够,因为我很清楚一点:黑鹰的训练主要还是用来应对青藏高原中印边境上的危机,而高原的作战跟普通地形上的作战又有很大的区别。

也就是说,最好的训练应该是到高原或是相似地形的地方展开。

第十三章高原训练

我的建议很快就得到张司令的认可,毕竟打仗这东西只要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真要想能打一场漂亮仗的话,就非得在与战场相似的地形和水文上训练一段时间不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适应性训练,否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再加上青藏高原上无论气温还是地形都与平原地区相差很大,所以如果不到高原上练一段时间的话,想让战士们在战场上有出色的表现那基本是天方夜谈。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想法是十分正确的,而且我们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只是气温和地形这么简单。

做了几天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就出发了。

事实上,部队里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