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一说就更是让陈胜德等人惊得合不拢嘴了,身为中国空降部队的他们当然是清楚苏联空降兵的情况的他们可以说是对手嘛。甚至还可以说是中国空降兵的师傅
中国空降兵是在50年代组建起来的,那时中苏关系紧密。中国空降兵的组建自然少不了苏联顾问的指导。甚至我军现在用的运输机运5、运6都是由苏联的安2和伊尔14仿制成的。
所以这时陈胜德听说我们跟苏联伞兵交过手,这满脸的惊讶也就不意外了。
过了良久,张参谋才问了声:“咱们赢了吗”
“废话”陈胜德没好气的骂道:“如果没赢,人家杨营长会用这口气、这表情把这话说出来吗”
闻言我不由笑着点了点头,这陈胜德的观察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详细的细节”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就不方便多说了”
“明白”陈胜德朝我一个挺身,身为军人的他,而且还是空降兵这种精锐部队的他,当然是知道有些问题不能问得太多。
“是这样的”陈胜德这时眼里又多了几分尊敬,他向我解释道:“苏联鬼子的伞具比我们先进,他们的备用伞是跟主伞是一体的,都放在后面”
“哦”我说:“这个很重要,苏联鬼子这么一改我看他们就可以在空中端着步枪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而我们却只能把枪挂在肩上”
“对”陈胜德赞成道:“这使得我们伞兵在降落到地面前根本就没有半点防御能力,这使得伞兵相当被动,因为伞兵在着陆的过程中作战能力非常弱,我们在空中就像是一个缓缓下降的靶子,很容易遭到敌人地面炮火的袭击,或是敌人地面反空降部队的对攻射击。如果按苏联伞具的那种方法,我们至少还有一点还击或是压制的力量,这不说实质上能起到什么作用,至少在心理上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不像我们在降到地面的过程中只有把枪挂在肩上,敌人只要拿把手枪在地面等着我们就可以了”
“这个一定要让军工想办法改改”我说。
闻言陈胜德不由喜形于色,满脸感激的握着我的手说道:“杨营长,如果你能把这个问题向上级反应并且改进了伞具,那可就是咱们空降部队的大恩人哪”
“陈营长不必这么客气”我笑着回答:“难道你忘了吗我们合成营的任务就是用来试验并改进各种装备和战术的,现在我们也只是在执行任务而已”
“是是”陈胜德忙不迭的点着头,满脸羞惭的说道:“你看看我你们这都是我们空降部队的福星,咱们一开始还抱着那样的态度我们这真是”
看着陈胜德的样子我和赵敬平等人不由呵呵直笑。
第一百三十二章跳伞
s:这一次迟更是因为停电,十二点多才来电,俺连夜把两章赶出来了。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捧场。
另外还得感谢下“木鱼化石”书友。有些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的,比如省略号不知不觉的就用多了,多谢提醒
在空降部队战士们的指导下训练进行得十分顺利,再加上特工连的战士悟性比较高也有底子,所以才一个多星期就掌握了跳伞的各种细节和落地时的动作。
话说这时代的跳伞可没有现代跳伞运动那么轻松,在现代的话,就算是普通人练上一段时间也能参加跳伞运动,原因不用说了,伞具比较先进、安全性比较高。
而此时我军用的这些伞具吧,却还是属于第一代伞兵伞,就算有受过专业训练那在跳伞的过程中摔伤也是常用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以特工连的素质还是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练了再练,直到每一名战士都把这跳伞的过程给练熟了为止。
不过这不练熟也说不过去,这一个多星期来来去去的就是那几个动作,再加上每一名战士的身旁都有一名空降部队的战士在盯着,要是一有什么错误马上就会招来一顿臭骂,于是这战士们很快也就对这一套轻车熟路了。
练完了这些后刀疤他们才感叹:“原本还以为这跳伞不就是后面挂一个伞嘛,只要胆子大点往下一跳也就完事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名堂这还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对于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因为很快包括我在内的营部干部都参加了训练课程。
这是因为考虑到空降作战的时候常常需要深入到敌后作战。这么一来。如果我们营部没有跟着战士们一起跳伞远程指挥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指挥不够迅速,这一点在战场上是十分重要的,战斗打到白热化的时候,就算是慢了一秒都很有可能影响整个结果。远程指挥无疑在这点上有很大弊病,因为它必须要有一个战场通讯员将形势总结汇报到指挥部,之后再由指挥员下达命令的这么一个过程,而且这战场形势还不一定汇报得准确。所以往往会白白的让战机在鼻子下溜走。
再比如还很有可能因为失去指挥。
空降是直接跳到敌人后方作战的,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铺设电话线,也就是说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系只能由电台、步话机来完成。然而敌人也不是傻瓜,他们常常会在这时候干扰无线电信号,那时部队就很有可能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我们有必要将指挥部也一并空投到目标地点现场指挥。这可就让部份参谋有些为难了。
比如赵敬平,他都是个参加过抗日战争打过小日本的人,今年都五十好几了,这样的岁数让他去跳伞还真有些为难他,何况咱们这跳伞还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我就对赵敬平说:“老赵啊。跳伞这事你就别参加了吧,有其它参谋在呢”
“这可不行”赵敬平想也不想就回答道:“不跳伞就意味着我不能参加战斗。到时谁来领导参谋部”
赵敬平说的话还真对,要知道这赵敬平就像是我的左膀右臂,参谋部在他的管理下总是能把各种麻烦事处理得很好,于是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这也使我意识到一点,今后有必要减轻赵敬平的担子培养一个新的总参了。
后来我才知道,赵敬平腿上还带着伤那伤在跟小日本打时留下来的,只不过他一直没吭声,所以谁也不知道这一点。
其实为难的还不只是赵敬平等几个岁数比较大的干部,为难的还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