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2/2)

“噗”刘淑英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爸爸”

“笑什么人类难道不是动物,只不过人类高级一些而已。”刘姥爷一本正经地说道。

刘淑英认同地点点头,坐到炕沿上继续和面,问道,“爸爸,你真的要退休了。”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

“嗯再不退,迟则生变。年纪大了以后得专心照顾妮儿,还是退了好,有更多的私人时间。”刘姥爷起身拉开灯绳,晕黄的灯光让满屋子温暖了许多。

退休制度,是建国后逐步发展、形成和不断完善起来的。

建国后制定的第一个退休人员处理办法规定是:年龄50岁、工龄满10年均可退休,不分男女、不分干部和工作,没有身体状况方面的要求。

“爸爸,县畜牧局能放人。”刘淑英担心地问道。

“这几年我带了不少的徒弟,差不多能独当一面了,前些日子我跟领导说过了,领导基本同意了”刘姥爷笑了笑,胸有成竹道,“不过遇到疑难杂症,我还得随时响应号召。”

“爸爸,真是委屈你了。”刘淑英说着这眼泪吧嗒吧嗒的直掉。

老爷子什么时候过得这么苦哈哈的。

以老爷子的本事,单凭医术,现在那些国医圣手都得靠边站,现在只能窝在这里做兽医。

“说什么傻话,这样挺好的,跟动物打交道简单多了。”刘姥爷倒是看得开。

刘姥爷乐呵呵地说道,“说点儿高兴的,我退休时给予科级待遇,咱现在好赖算是个干部了,由于解放前参加的工作,退休后粮食也能长几斤,工资可是长到了80呢”

“爸爸”刘淑英尽管心里酸涩不已,老爷子什么时候缺过钱花,现在依然是富贵至极,只不过没办法用。

她还是陪着老爷子高兴起来。“这样咱家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了。”

“对哟”刘姥爷乐得如孩子似的。

“哼也不看看,畜牧局下属的兽医站的兽医,可都是您你手把手教出来的,这都是您老该得的。”刘淑英硬气道。

不过老爷子有硬气的本事,西平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几乎没有,养殖加上人力耕种的年代,这牲畜可都是宝贝疙瘩。

第24章父女闲话

更新时间20147217:09:22字数:3199

解放前老爷子落户在这里,凭着兽医技术可是大大减少了县里畜禽疫病和死亡率,也大大提高了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间接也提高了种植业的生产率。

开国之初,生机蓬勃,却百废待兴、技术性人才难得啊所以老爷子的退休年龄一推再推。

到了55年退休政策又有了变化: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工龄男满25年、女满20年;对失去工作能力工龄满10年准予退休。

“行了,别胡思乱想,年后我就去办手续。”刘姥爷不急不缓地说道,声音永远是那么温润如玉。

“淑英,别担心,妮儿有咱俩护着没事”刘姥爷近乎誓言似的的说道。

“嗯”刘淑英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头。

面和好后,刘淑英拿了块儿笼布打湿了,盖在面上,出去调馅儿。

五花肉已经剁好了,调馅儿要用熟油,一年就这一回,所以刘淑英也舍得放油。

大铁锅里放进植物油,猪肉里剔出来的丝丝缕缕的肥肉、油放进去,兹兹啦啦的声音,直到成了油渣子,放进去切的碎碎的葱姜蒜,哧啦一声,放入适量的盐,端下铁锅。

等油凉了,刘淑英端起剁好的肉,倒掉控出来的水,把肉直接倒进油里,顺时针搅拌。

然后她又拿着平常盛饭用的大打铁勺,扭了些花椒放进勺子里,然后勺子放在火上烘烤,不时的轻轻用筷子翻着,使之均匀受热,不至于烤糊了。

烤的差不多了,闻到浓浓的花椒香味儿,把花椒放在案板上,用擀饺子片的擀面杖,把花椒一下子就擀成粉末,放入肉馅儿里。

没有调味料、五香粉的年代,老百姓调馅儿都是这么干的。

饺子馅儿是猪肉白菜陷,两个人,只切了小半颗白菜,切的碎碎的,放些香油把白菜搅拌一下,这样馅儿才不会出水。

最后肉和菜搅拌在一起,放些盐,搅拌均匀,刘淑英仔细闻闻,“可以了。”

光是这样嗅嗅,她就能辨别出盐是否放的适量了。

这种情况,凡是常常做饭的人,凭经验都能闻出来,只不过她的精确度更高。

刘淑英端着馅儿进了老爷子的房间,“爸爸,你就别在动手了。就咱俩,我一个人包就成。”

“对了,爸爸,长海送了一小坛子包谷酒。”刘淑英把面搓成条,用刀切成丸子那么大的面剂子,摁平,擀片。

“亲家真是的,粮食不丰裕还送什么酒啊”刘姥爷无语地摇头道,不过还是起身去客厅把酒坛子抱了过来,一掌拍开上面的泥封,一股浓浓的酒香已经从酒坛中飘散开来。

这么难得的酒自然要好好利用了,亲家自家酿的酒超过50度,刘姥爷决定泡些蛇酒。

“比起川蜀高粱酒和岭南的米酒,包谷酒可以说名不见经传,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包谷就是玉米。可是一旦尝过包谷酒后就有些放不下的人,可以肯定地说,此乃真正喝酒之人。”刘姥爷想起往事,一时间感慨起来。

“想当年在西南,您老人家可没少喝人家酿制的包谷酒。”刘淑英想着也笑了起来道。

在华夏酒文化版图上,喝包谷酒的主要集中在西南版块。这些地方的主粮就是包谷,包谷酒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打酒品牌就不足为奇了。

“呵呵”刘姥爷也笑了起来,“喝不完的包谷酒,吃不完的陈腊肉。”

刘姥爷想起往事,这话也多了起来,整个院子就他们俩人,再不说说话,这大过年的,也就太冷清了。

刘姥爷打开老式样红木炕头柜,从里面拿出一个檀木匣子,“庄稼人都晓得,酒是粮食精。玉米籽是庄稼人一颗汗一颗汗换来的,自然不会随便糟蹋。逢年过节,或是细娃满月老人寿诞,寨子里一家要是不准备百十来斤包谷酒下不了场。酒席上,喝酒的器具,不是吃饭的土碗就是喝茶的杯子。喝酒的方式,不是一口闷就是几大海口,颇有上古遗风。一餐饭下来,少说也要两三个钟头。”

刘姥爷学着当地人的方言,那是惟妙惟肖地道,“冬天的时候,锅里的腊肉扑扑地煮着,桌上的菜凉了又热,扯酒皮的仍没结束。当家的只好在灶屋那头喊:酒还不喝完,冷了哩酒席上劝酒的人摇了摇所剩无几的酒瓶:这点不喝完,把瓶底烂掉了不好啊喝了个瓶底朝天,众人这才拉拉扯扯下了酒席。”

刘姥爷摩挲着酒坛子感慨道,“山里的好山好水酿造出了质地优良的包谷酒,淳朴的山里人却信奉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真理,所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亲家是个实在人啊这酿酒的手艺没得说,酒醇香味正,久饮不醉。”

“淑英啊知道什么是人生乐趣吗”刘姥爷这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

刘淑英从善如流地问道,“爸爸,什么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