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01(1/2)

力不足,要保市里的重点项目,也要保吃饭,各处都张着嘴要钱,令人焦头烂额。好在市长来了,我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下一步我一定努力配合好市长的工作,按市长的要求办。”

朱之林说完,看了一眼池晓军,池晓军会意。

朱之林汇报完了,按顺序应该是刘金平汇报。

“市长,我分管工业、交通、城建等部门。我市有二大支柱产业,一是卷烟,一是纺织。烟厂效益倒是不错,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现在是靠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过日子。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如果不想办法,下一步将面临大量人员的就业和吃饭问题。”

刘金平也是不停地道苦水。

轮到池晓军汇报了,他说:“市长,我分管农、林、水。您知道,现在中央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农业,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增加农民收入,可是咱们市的现状是,南部山区较多,土地面积少,北部盐碱地多,土地产出少。最主要的是前几年搞大垄套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几年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屡禁不止,原来的白条一直兑现不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农民对政府的号召不大响应,就算有什么好项目,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困难。但中央和省里的指示还不能不听,请问市长,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闻听此言,张文燕放下手里的笔,优雅地喝了一口水,微微一笑说道:“先听段市长讲讲吧。”

池晓军一愣,他直接将军,目的就是想看张文燕出个丑。张文燕早有准备,怎么会上他的当

听张文燕点到自己,段红娟说道:“市长,我分管文教卫生。教育和卫生存在的问题都是共性问题,比如一线教职员工待遇低啦,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缺医少药啦,看病贵、看病难啦,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没有钱,如果资金充足,我有信心改变这些痼疾。”

副市长们发言完毕,张文燕放下笔,说说道:“好。各位市长讲的我都记下来了,像朱市长讲的财力不足,刘市长讲的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段市长讲的三农,段市长讲的教育和卫生方面的痼疾,等等。都很好,很切中时弊。段市长刚才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三农存在的问题,要说具体的办法我没有,毕竟我刚到一周,很多情况根本不解。但要说解决刚才诸位提的所有问题,我倒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展。老人家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说法,它为我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一个万能钥匙。各位分管的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希望大家都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自己分管的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不成熟的,可以跟我商量,也可以拿到市长办公会上来讨论。”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准备带着这些问题用一个月的时间下去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解决各种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我调研期间,市政府的运转照旧,朱市长主持日常工作,其它市长各司其职。我下去调研,不搞提前通知,不打乱下边同志的正常工作秩序,马秘书长陪同我下去就行了,有重大事情,可以跟他联系。”

张文燕这番讲话,态度非常强硬,意思就是说,什么事都来找我这当市长的,要你们副市长何用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副手应该做的。光说问题,而没有解决办法,你不是失职吗我这市长是拍板的,不是为你们具体想办法的。

虽然有点勉强,但也算把池晓军扎出来的枪挡了回去。

说到最后,她征求了一下朱之林的意见:“朱市长,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市长讲的高屋建瓴,让我感到茅塞顿开,不愧是宣传部出来的,政治理论水平的确高明。我一定好好领会市长的指示,也希望市长通过调研能给我们的分管工作以具体的指导。别的没什么可讲的了。”朱之林一通赞扬,说白了其实就是说,你的理论水平是高,可是具体怎么做,看你有没有辙不能光说不练吧

张文燕微微一笑,没接他的茬,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人有没有可说的,其他人都说没事,张文燕就宣布散会。

第二十八章调研一

第一次市长办公会就这样结束了。

张文燕展现了自己强硬的一面,虽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但也摸清了各位副手的态度。

朱之林是明显的不配合,他的态度就是看不起张文燕,觉得她理论水平高,但不一定有干事能力。

池晓军明显是朱之林的死党,在会上直接将张文燕一军,要不是早有准备,还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刘金平和段红梅却是观望的意思多一些,虽然也只是谈了问题,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态度相对温和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张文燕必须拿出点真本事,让大家知道她不只懂理论,也有治事之才。

不用阴谋,而用阳谋,让大家真心拥戴。

当晚,张文燕和永梁在张文燕家里,确定了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池晓军所分管的农业。

前世的时候,永梁记得长辉县的蔬菜世界闻名。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长辉蔬菜驰名全国继而走向世界是在21世纪,在此之前,因为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管理,消息闭塞,往往种的时候是高价,卖的时候是低价,给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还因为卖菜难,曾经发生过大蒜积压,老百姓围堵县政府的事。

要是搞这个事情,必须把这些都考虑在内。

市长办公会第二天,张文燕的调研就开始了。

她没用自己的二号车,也不用马学祥的专车,而是用了永梁的私车,那台普桑,开车的当然是黎洪林。

马学祥没有带连学军出来,而是让他留在市里,以便于及时通报消息。

市长出行,但消息不能断,否则张文燕可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等张文燕和马学祥上车后,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永梁吩咐洪林:“去长辉县。”

黎洪林启动车子,往长辉县方向驰去。

车子进入长辉县境内,路边上可以看到有农户在卖大葱,那葱比平常见的大葱要大得多。

张文燕让洪林停车,走到摊子前,饶有兴趣地把一捆葱竖起来,一看能赶上她身高了。就问那个卖葱的妇女道:“大嫂,这是自家地里种的”

“是啊,同志,买点不”

“你这葱看着比咱平常吃的要大好多,不知道有平时吃的葱好吃不”

“当然比那个好吃。同志你看,这葱白多大啊,咱平时吃的葱有这么多白吗”那妇女看几个人穿着光鲜,像是有钱人,忙起劲地夸着自己的葱。

“你这葱一亩地能产多少啊”

“同志,你到底买不买啊怎么光问俺这些没用的”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你说的再好听也没用,他是不会听的。

“你回答几个问题就行,我买你三捆。”永梁自是知道这些,连忙说道。

“那好,先给你称好,你给了钱,俺陪你啦一晌都行。”这个妇女也是个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主。

永梁掏出一百块钱,递到她手里,说道:“先啦呱,这回放心了吧。”

“哎。还是这大兄弟敞亮。一会儿多退少补啊。”那妇女把钱放到腰里的包里,笑嘻嘻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