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45(2/2)

腊月二十八,永梁开车到各个厂子转了一圈,面粉厂和建材厂都正常运转,并不希奇,高兴的是食品厂运转也是非常正常,赵兰表现出了超强的领导能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让王祥文准备了很多年货,无非就肉、油、面之类,一来给职工发点福利,二来也不忘打点公社里的头头脑脑,永梁一见也是心服,比自己想得周到多了。随即放下心来,再也不操心这边的事了。

姜庆岱那里虽还没有回信,但想来以他的威信和德高面粉厂的前例所在,在村委通过不成问题。腊月二十二已经立春,现在虽还有些冷,但已经露出暖意,等过了元宵节,地气上升,天气回暖,包括面粉新厂、食品厂的浴室、餐厅,就可以开工建设了,好在有闫振五和赵兰操心,自己只要安排下去就没问题了。

这样想来,现在还真没自己什么事了。他想了想,该去看看赵春花了。

按本地风俗,成年人过世,一般尸骨要放五天发丧,但因为年关的缘故,只放了三天,已于昨日发丧安葬。

赵春花虽恨王永水,但毕竟是结发夫妻,有多少恨在看到王永水尸骨那一刻也已烟消云散。昨日王永水的棺材安葬那一刻,她也是痛哭失声。王永梁见到她时,她还没有从悲伤中缓过来,只是搂着燕儿发呆。

见到永梁进来,赵春花一下子放开燕儿,扑到王永梁怀里又哭了起来:“永梁,你说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按说我应该恨他,怎么现在一点恨也没有了呢现在想起来全是他的好处,心里全是痛啊”

燕儿九岁了,已懂生死,知道她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此时见娘又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永梁知道赵春花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肩膀,好好地哭一哭,诉说诉说,并不十分需要言语安慰,于是轻轻地拍着赵春花的肩膀,并没说话。果然,哭了一阵,她情绪安静下来,擦了一把眼泪,又给燕儿把眼泪擦干,让永梁坐下。

“永梁,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女人啊,没了男人,这个家就算散了,以后我也不要那么强了,一个女人有什么好强的。有燕儿陪着,我也不想再嫁。再说有你给我的股份,足够我把燕儿养大。这么着,暂时我还在厂里干着,等你去高平念高中,我就跟你去,给你做做饭,洗洗衣服,等你和彩云结了婚,有了孩子,我帮你带。我就一个愿望,把燕儿培养成材。行吗”赵春花说道。

“行,姐,燕儿的事你交给我就是了,等她大了,就让她考大学,考不上也没关系,咱拿钱让她去外国上,怎么也能把她培养成材。你以后就好好生活,怎么快乐怎么来,怎么漂亮怎么来你现在还年轻,不要考虑独身的事,再嫁又不丢人。至于看孩子,那更没问题了,我会生好多孩子,可够你累的了”永梁笑着说。

“行,有本事你就生,生多少我也给你带。你别撂下姐,姐就你一个依靠了。”

“行,别说了。姐,眼看快过年了,你家里什么也没有,我让萍儿给你送点年货。”王永梁道。按风俗,有丧事的一家,过年的时候不能去别人家串门,自己家也大门紧闭,谢绝访客。

“好吧。你事情那么多,不要管我们了,我过两天就没事了。”赵春花说道。

永梁从赵春花家出来,回家嘱咐娘想着给赵春花送点年货吃食,就又回到食品厂。

刚走到食品厂大门口,就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大提包,在厂门口徘徊,还不时地向厂子里张望。

王永梁停下车,问道:“大爷,你有什么事吗”

老头见是一个开车的年轻人和自己搭话,忙说到:“是有点事,想求厂长帮忙,但又怕人家不帮,这不是犹豫哩吗”

“那你跟我进来吧,我领你去见厂长。”永梁说完,跟门卫室的老爷爷王传道说了一声,开车进了厂。

永梁进了办公室,就见赵兰手托香腮在发呆,永梁进来也没什么反应。

永梁在她眼前晃晃手,问道:“怎么了想家了”

“别闹,人家在想厂里的事。”赵兰白了永梁一眼,继续说道:“你不是前几天刚给家里又打了二千块钱我爹也能生活处理了,还有什么可挂念的”

“厂里的事过了年再想,我刚从家出来,娘可说了,年三十中午饭可全指望你了,你可别想偷懒。”

“当然是我的事了。要不,萍儿那个小馋猫还不得找到厂里来”赵兰心中一片温馨。

“有个老头说找厂长有事,又怕不帮忙,在厂门口犹豫好久,我让他进来了。你看着处理一下,能帮就帮吧。”永梁说完,坐到沙发上喝功夫茶。

不一会儿,那个老头迟迟疑疑地走进了办公室,见赵兰坐在办公室桌后面,知道这是厂长,连忙上前说道:“你是厂长吧”

“我是厂长,老人家,有事吗”赵兰忙站起来,把老人让到永梁对面的沙发上,然后又倒了一杯水,放到他面前。

“厂长,麻烦你看看这个。”老人把手里的提包递给赵兰。

赵兰打开提包一看,愣住了,原来里面全是荣誉证书和奖状赵兰翻了翻,伤残军人证书、五好社员奖状、优秀党员证书、学习著作先进分子、大炼钢铁积极分子等等,几乎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他都有荣誉证书,看来这是一个紧跟党走的老模范、老党员,不知道他拿这些出来是什么意思

“张大爷,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赵兰疑惑地问。老人叫张大河。

“厂长,我拿这些来就是想证明我不是坏人,我一直听党的话,一直跟党走,可刚刚改革开放几年啊,人心怎么就变了呢我生活很困难,想起人家说厂长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我就来看看,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张大河虽然有求于人,但他并没有看低自己的意思,目光非常坚定。

“怎么人心就变了为什么生活困难家里没地吗”赵兰问道。

“唉,一言难尽啊,全是我教育孩子之过,真叫人难以启齿。”张大河一脸羞惭地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原来,张大河是南寺村人,四七年大参军时参加了解放军,随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打残了左臂,无奈只好复员回家,那时候人们都有英雄情结,他虽然左臂伤残,但不缺乏爱慕者,在组织介绍下,他娶了妻子,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他生性倔强,并不服输,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过活,儿子长大成人,他东拼西凑盖了四间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