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当时混沌未开,如果不是陈大人寻找。都不知道世上有这个人。”程娇娘说道,“待得知的时候人已经故去,连姓名都不知道,只留下一句当头棒喝让民女警示。”
“留下什么话”皇帝好奇的问道。
外边的朝官们也很好奇。这一次对于那些又往扇门边挪了几步的朝官御史都没有呵斥,他们也侧耳静听。
“你是谁。”程娇娘说道。
那封差点让她陷入混沌再醒不过来的信此时此刻就在她的心口放着,虽然不知道是谁留给她的,但可以肯定是这世上唯一知晓她来处的人。
自从恢复记忆后,她狠狠的限制着自己的思绪,每每只认准一事而去做,比如寻找杨家,她就一心的寻找杨家,别的事以前的事所有的事她不去想,因为她怕想得太多自己就乱了。
想来也没有用了。知道自己是谁就足够了。
程娇娘垂在膝上的手动了动最终克制没有去按心口。
没错她知道自己是谁就足够了。
我是谁
当听到这个回答外边的官员有些怔怔。
“这是什么当头棒喝”大皇子再忍不住嘀咕一声。
“这当然是当头棒喝警示之言。”陈绍看着他神情肃正低声说道,“圣人夫子穷其一生,经义书卷泱泱无数,说到底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明智。知道我是谁记得我是谁,这句话说来简单答来不易做到更不易。”
大皇子心里要撇嘴,但陈绍曾经当过他的老师,对于老师是不能不敬,他躬身应声是。
这边大家继续听,却听那边室内沉默一刻。
“退下吧。”皇帝说道。
此言一出大皇子一愣。
“怎么不说了”他脱口问道。
还等着听那些传闻呢,这可比听朝官们吵架有趣的多。怎么才开始又不说了
这一次老师陈绍没有回答他。
“因为程氏女可恶。”高凌波低声说道,“叫她进来已经足够了。”
足够给看天下人看了,看一看,就足够了。
皇帝怎么可能对这个要挟民意要挟自己的女人废话。
“殿下,子曰人之五恶,胜于盗窃者。这个程氏,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这种人决不可用也不可纵容。”高凌波谆谆说道。
子曰
大皇子眼睛发亮终于找到他能说的话题了。
“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他说道。
高凌波含笑点点头。
“殿下经史子集记得详熟,出处释义信手拈来,真是聪慧。”他说道。
大皇子带着几分矜持又孤傲笑了。
“欲陷君于不义,这就是恶人。”高凌波接着说道。
大殿里已经没有人还像适才那样好奇的听了,对于这个结果大家心里都早猜到了,适才好奇的不过是仅仅对这个程娘子本人而已。
陈绍可以暂时不考虑,西北周凤祥滚蛋之后,要安排哪个人去呢因为王步堂案件牵连贬去的将官们也该往回调动一下了
高凌波的思绪已经飞到别处,他可不担心那女人在皇帝面前强行说话,或者说巴不得她这样说话,最好冲皇帝大喊大叫,平民白身此举是可以被殿外的班值们当场诛杀的。
要是真死了更好,到时候直接说她是被卢正陈绍鼓动欺骗,将民意转到他们身上,不用自己出手,陈绍都得请辞
他眼角的余光便看向陈绍,陈绍神情依旧,就在这时另一边一阵疾风,脚步声响。
高凌波下意识的转头见晋安郡王竟然迈步越过隔扇冲进了后殿。
这混账高凌波心中大怒。
“大胆无召而入”他喊道,带着难掩的愤怒。
殿中其他人还没反应过,耳边高凌波的声音未落,那边晋安郡王的声音响起来。
“程氏,既然你谨记此言,那又为什么做出这等荒唐事朝廷自有律条在,你有不平,你有怨愤,为何不依规矩而告,你自己尚且知道立下三个规矩,就连皇子也不肯救治,那又为什么要无视朝廷的规矩,无视天下的规矩”
注1:李商隐咸阳
、第一百三十二章能告
晋安郡王认识这个程氏,大家心里都知道。
当初带着庆王离宫外出寻医,第一个寻的就是这个神医程娘子,当然结果也看到了,庆王依旧痴傻。
据说这神医娘子用三个规矩拒诊了庆王。
到底是因为规矩而不治还是不能治,得知这个事之后官员们也都私下里想过,越想越觉得这个是说不清的答案,如果说她是因为规矩不治,这可是皇子啊,治好了一辈子富贵无忧,什么规矩能抵过这个诱惑,如果说治不了可信吗
到底如何,只怕只有这位娘子自己心里清楚了。
但现在看来,晋安郡王必然是不信的,站出来呵斥这个程娘子,是因为想到了求诊被拒绝而产生的怨气吧。
御史中丞自然也冲过去了。
“无召而入当知失仪之罪”高凌波已经站在晋安郡王面前大声喊道,气的面色涨红。
“君前何敢喧哗当治失仪之罪”御史中丞则冲着高凌波大喊一声。
高凌波面色更红,瞪眼看着李子文恨不得咬他一口。
“尔等要如何”李子文没看他而是看向身后喝道。
身后试探着想要趁乱也进来看热闹的官员只得缩了回去,老老实实的在隔扇门外站好。
李子文这才看向晋安郡王。
“晋安郡王君前失仪,臣请治大不敬之罪。”他肃容说道。
皇帝坐在龙榻上神情看不出喜怒。
晋安郡王似乎没看到殿中的其他人,只是看着已经起身要随内侍退出的程娇娘。
“你不是讲规矩吗你不是要守规矩吗你如今为什么不守规矩吾要治你的罪”他喝道,伸手指着程娇娘。
神情激动似乎不可抑制。
“民女没有不守规矩。”程娇娘说道,屈身施礼。
“你这是守规矩吗守规矩你为什么煽动民众而不是敲登闻鼓”晋安郡王冷笑道。
“住口”御史中丞喝道,“还不退下”
“吾”晋安郡王依旧看着程娇娘,伸出的手紧紧的攥起来,“吾不甘心”
御史中丞还要说什么,皇帝开口了。
“是啊,程氏。你这样怎么是守规矩”他问道。
“民女聚众安葬义兄们,就是为了引起民众注意,以求不平上达天听,而果然有位官员看到了民女的诉求。为民言事,乃是官员该做的,这不是依着规矩吗”程娇娘说道。
看,看,什么叫言伪而辩,今日可是清清楚楚的看到了。
高凌波冷笑。
而晋安郡王则笑出声。
“那你不平的规矩呢每战必有伤亡,兵伤不可避免,那些战死的战伤的无数,怎么就你们偏偏不平不服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要去当兵”他问道。
“是啊。我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