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了”
陈家俊瞥了一眼刘佳,淡淡道:“不用录了”说完,又对林若枫说道:“林先生,你可以走了”
“啊”
不仅刘佳,就连林若枫都有些讶异,要知道,他打金镇南的时候,可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结果才来这里不到十分钟,陈家俊便是说可以走了
“对呀,林先生,现在没事了”陈家俊点头,心道你要是再不出去,公安局门口就没办法过人了,十分钟的时间便是站满了人,而且赶过来的人络绎不绝,再待在这里,估计整个公安局都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当林若枫带着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走出公安局之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住了。
“林先生,他们都是来给你求情的”陈家俊轻声说道。
林若枫还未缓过神来,便是见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指着自己喜悦的尖叫起来:“啊啊是林若枫林若枫出来了”
“什么”
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大门,只见陈家俊带着林若枫走了出来。
“哈哈哈,果然,我就说林先生这样的人不应该被关的”
“就是林先生你的诗歌写得太好了”
“你作的诗词我特别喜欢”
“哈哈哈,我粗人一个,那些看不懂,但是我特喜欢林先生你那一凳子和那三脚干得漂亮”
群众们一涌而来,全部堵在公安局门口,七嘴八舌的喊起来。
见状,林若枫心里一阵感动,毕竟从来没有人为他这样做过,要知道,这可是十一月中旬的晚上,即便是江南之地,气温也是降低了很多,可是依旧有这么多人为自己站在这里等待,希望自己被放出来。
此时,林若枫眼角湿润起来,原本以为打了金镇南,自己肯定是逃不了罪责,但是市长居然亲自打电话要求放了自己,并且为此顶住压力。而现在又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儿,怎教林若枫不感动
虽然前世林若枫也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换来都是一阵批评和责骂,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能为了他做到如此地步。
“谢谢谢谢大家”
望着人群中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林若枫忍住鼻酸,不让眼泪掉下来。“我林若枫何德何能让大家为我这样做”
“哈哈哈,林先生,这都是我自愿的”一位壮汉回道。
“林先生,您做得对,所以我们都支持你”一位年轻男子喊道。
“林先生,虽然没有你那样的才华和勇气,但是我愿意向你学习”一位冻的瑟瑟发抖的女孩说道。
“只要林先生没事就好了”
“对,只要林先生没事就好了”
“林先生,林先生你的诗歌写得太好了能不能写一首送给我”这时,第一个见着林若枫的十四五岁小女孩冲上来,她温润如玉的大眼睛中带着一丝期盼。
“对呀,林先生,不如再写一首吧”
“哈哈哈,必须的再写一首”
所有人都起哄起来,毕竟林若枫临场创作能力在竹庐文会上可是展露无遗。
望着起哄的群众,林若枫一下子笑起来,道:“感谢大家的关爱,说真的,我林若枫从来没有被人这样重视过,也没有人为我这样做过,不管如何,我也要感谢大家在这寒冷中等林若枫,林若枫感激流涕”
顿了顿,林若枫笑道:“既然大家要我写诗,那好,我就送大家一首小诗,对我来说,这也是我的心里话”
闻言,所有人屏住呼吸,连陈家俊也忍不住竖耳聆听。
只见林若枫缓缓开口,对着众人说道:“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首小诗听完,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后所有人几乎眼角都湿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先生出来却没有担心自己,而是担心自己等人等太冷,希望所有人都安好。短短十六个字,却是林若枫的心里话,更是感染了所有来公安局的民众,他们在心里都很庆幸自己来了,并且为此感到,值得
陈家俊心里再一次对林若枫敬佩起来,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他学习。
这时,那十四岁女孩喊道:“林先生,如果有人欺负我们同胞,侮辱华国怎么办”
所有人望去,只见林若枫大笑,挥着拳头道:“哈哈哈,揍他丫的”
顿时,陈家俊泪流满面,林先生,你这样教小孩真的好吗这一点,自己还是学不得啊
s:林若枫的话,也是作者菌想要对各位书友说的,感谢在试水推期间大家的支持虽然作者菌是个小扑街,但是有你们支持,真的感觉很开心很开心谢谢大家
第八十七章:文会余波求推荐求收藏
试水推了,望大家支持一下如闻,感激不尽
林若枫在竹庐文会上的事迹,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不管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是在虚拟网络之中,有无数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其中最大争议的便是爱国究竟以那种方法体现。
许多人认为林若枫的行为太过于冲动,不理智,这样做的后果会很严重,不单单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更有可能牵连到整个国家。所以,爱国要理智,不要冲动。
然而,更多人则对事情本身做出了赞同的观点,一来金镇南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已经触碰了底线;二来,不可能因为对方身份的缘故而放弃追究责任;三来,从个人方面,面对那占着自己身份,嚣张无极限的金镇南侮辱华国,有血气的人,都想着狠狠的揍他一顿,而林若枫恰好满足了所有人的个人心思。
瞬间,支持声盖过了反对声,但也有人提出,爱国要理智,林若枫这种情况属于特殊情况,但大多数之下,还是要理智。
这场争论,就好像辩论赛一般,你来我往,双方都不退让。
而对于这场“辩论赛”来说,更受关注的则是林若枫在竹庐文会上大展才华。
其中的三首忆江南已经传为了经典,被无数的旅游景点作为宣传宝典。
特别是望江楼,三首忆江南早已经刻在了楼上,被无数游客观望。
林若枫“三遇江南”的巧合,也被人编成了故事,广为人传,特别是江南一带。
而之后的经典文章陋室铭更是被称为咏竹庐之绝唱
文中的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了这一代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至于林若枫在文会上说出的两句绝对,更是成为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闲谈。
有人将其发到网上,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议论,很多人想要对出下联,然而发现,这两个上联实在是太难对了。
当然,也不乏有能人之辈,勉强对出了“烟沿艳檐烟燕眼”的下联,但也被人指出下联不工整啊,以及平厌不齐、意境不佳等缺点。
但是对于那句“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却是无人能够对出下联。
于是乎,三首词,一篇文章以及两句对联成为无数文人一起讨论的话题,全国不少文会上都会拿出来讨论,希望有人能够对出下联。
相对于诗词、文章和楹联来说,林若枫这个名字更加响亮了,不单单江南一带,全国其他省市不少人知晓林若枫。甚至,韩国方面都有不少人知道林若枫的名字和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