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47(2/2)

开封府状载: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统计竟有11635人。

这样再一次证明。宋朝是商品经济社会,没有谈不妥的买卖,只有价码不够;只要是价码足够,皇后也可以卖钱;只要代价足够,帝姬公主也可以换钱;而这一刻,金国要卖了这两个皇帝挣钱。

这大概,就是宋朝两个皇帝存在的唯一价值

至于那些贰臣们说得,用这两个皇帝扰乱宋朝,让宋朝再度掀起皇位争夺,从而使宋朝内乱,金国乘虚而入。

这在金国贵族眼中,全是文人的白日梦,全是文人的意淫。

放回着这两个废物,就能扰乱了宋朝,那宋朝也太弱了。想要掀起皇位争夺战,这两个废物有资格吗要兵没有兵,要将没有将,要钱没有钱,名声又烂大街了,这样的货色有什么资格扰乱宋朝

若是这两个废物,乖乖听话,可能活得滋润;可若是着两个废物胡乱动作,赵朴挥挥手就灭了这两个废物。

想要靠这两个废物,再玩起复位,根本是白日做梦。

即便是,赵朴驾崩了,皇位空缺了,这两个废物也没有资格当皇帝。

在宋朝,姓赵的太多了,谁当皇帝,都比这两位强。只要是不想再次上演靖康之耻,没有人愿意这两个废物当皇帝。

当然了,这两个废物除了可以卖掉,换钱之外,还可以恶心人。

毕竟,看着这两个废物,会想到靖康之耻,想到了耻辱的过去,也算是为了恶心赵朴,给赵朴添堵

很快金国上下拍板了,把这两个废物卖出去,挣一些钱,顺便搭上宋朝的线,走议和的模式,若是能麻痹宋朝最好了,若是麻痹不了宋朝,也可以拖延时间。

当然了,即便是拖延不了时间,也可以搭上线。

没办法

至今,在宋朝都没有金国的使者。

本来,哪怕是敌国,哪怕是相互拼杀,也会互派使者,沟通联系。当年宋朝与辽国拼杀,宋朝与西夏拼杀,前线拼的热火朝天,尸体满地;可是在后方使者之间,却是谈的不亦乐乎。

做事要留下底线,说不准今天拼杀,明天就和平了。

时战时和,最为争吵不过。

只不过,自从靖康之变之后,宋金之间,关系彻底恶化,也断绝了使者。

在赵朴最为困难,直属部队不过几千,处处是金军,差些死了的时刻,也没有向金国派遣过使者求和。用赵朴原话说,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宁可被砍了,也不愿意议和。

而金国,倒是派遣了几次使者,屡次想要议和。只是这些使者,多数被赵朴砍杀了。这位宋朝皇帝眼中,可没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只有“斩使以立威,斩使以坚决心”

那时,宋朝投降主义盛行。为了打击使者,干脆金国使者来一个砍杀一个,使者都砍了,两地不通国使,想要议和,想要玩投降主义,也没有资格。除非弑君,出卖了赵朴的脑袋,送给金国。

只可惜,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士大夫弑君,一辈子不成。

士大夫们阴谋算计,斗口争辩,可是想要化心动为行动,转化为行动力,却有些逊色了。

因为国使不通,想要卖国,想要投降,也没有门路。

没有门路,投降也难

很多投降者,就是因为没有门路,投降时,被砍了脑袋当战功

门路很重要。

这时,主张议和的宗磐将目标盯紧到宋朝的右丞相秦桧。

很快的,一封书信送到了秦桧手中。

看着书信,秦桧沉默了,情绪有些复杂,又无奈,有后悔,还有一丝丝狠辣。

“看来,只能是这样了”

次日,又是早朝

宋朝的早朝不是天天开,多是三天一次早朝。

元丰改制后,本来是天天上早朝,从早上五点钟,到九点下朝,一些年老的臣子会赐坐,中间会有休息时间,吃一些粥米补充食物。

可是到了赵朴当皇帝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

早朝时间变为三天一次,早朝时间改为七点到九点,若是情况紧急,可以延长。

皇上的懒惰,引起一些臣子们的气氛。

一些臣子纷纷上书,说皇上要勤政。可是赵朴却说道,抓紧时间读书,不如抓紧读书时间,读书时间越长,浪费时间越长。与其执着于紧抠时间读书,不如提升读书效率。上朝也应当如此,上朝时间越早,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多,不要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

而真实的理由是,赵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在朝堂上斗嘴,没有时间跟文臣们耍心机。

赵朴的时间很珍贵,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锻炼一个小时身体;还要到军营视察,时刻掌控近卫军;还要视察军器司,火药改进,钢铁改进,火器改进;还要看军情司和内卫送来的情报;还要批阅奏章,了解大宋整体情况。

时间有限,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耗在早朝上。

早朝,看似很重要,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万历,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照样是万历中兴;很多皇帝不上早朝,照样是国泰民安。反倒是明朝的皇崇祯,天天上早朝,结果明朝亡了。很多人说,崇祯若是没有那样勤勉,明朝可能多支持几年,只因为他的过多干预,明朝提前几年灭亡了。

早朝,更多是各个派系争斗的舞台,是党争的擂台。

赵朴上早朝,很是懒惰,可是宋朝却是蒸蒸日上。即便是在挑剔的文臣,也觉得百姓安乐,军队胜利,有中兴的势头。

这一天,赵朴刚刚上朝。

就听到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大宋以孝治天下,如今金国势弱,我朝可迎回二帝,以全陛下孝道”

第415章迎回二帝,孝道

赵朴感觉到一丝阴谋的气息。

这时,另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我朝自建国以来,最大耻辱莫过于靖康之耻。二帝被金人擒拿,无数臣子金国受辱,百姓离难。臣闻两位先帝,在金国吃不饱,睡不暖,多方受金人虐待。请陛下迎回两位先帝”

“二帝受苦,陛下身为人子,岂能不尽孝,请迎回二帝,权孝义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