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4(2/2)

“我和宗泽老大人只见过一面,只是在应天府那一段时间,后来再也没有见过。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如今宗泽老大人死了,可是还活在我们心中,在冥冥的三天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收复山河,光复大宋,兴盛华夏。”

“为文臣者,要学习宗泽老大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为武将者,要学习宗泽老将军,不避生死,毅然抗金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抗金之心,就是一个伟大的人。”

到了最后,气氛达到了高超,赵朴不由举手欢呼道:“兴宋灭金,万岁”

“兴宋灭金,万岁”

“兴宋灭金,万岁”

顿时间,四周响动着剧烈的欢呼声,整个追掉会没有一丝的悲伤,有的只是激情,有的只是对金军的仇恨。

而在台下,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看着,心中暗自感叹:“厉害,真是厉害”

此人正是秦桧。

金兀术认为,诱以和议,以松懈宋军防备之心,使宋朝内乱不休,才能致南宋于亡国之境。这个“内”,只有秦桧可用。只是秦桧猜测,金军放回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有一些人也是返回之列。

金军很是狡诈,自然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叛臣上,他只是返回去的一个人而已。

而在放回之前,都是让他们写下了效忠书,算是离去的凭证,免得失控,不听话。

秦桧南归后,自称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夺船而来的,只是这个理由连他自己也不相信,更不用其他人了。只是不相信又如何有些问题,真假是其次,主要看上位者的态度,上位者说是真的就是真的,上位者说是假的,就是假的。

至于那些御史的置疑,秦桧不屑一顾。

而此时,需要的是时机,只有时机得当了,才能更好的出头。

至于所谓的议和,扰乱宋军,秦桧不屑一顾。回到了宋朝,他就好似鸟儿脱笼而出,金军想要控制他,做梦吧至于所谓的“效忠书”,秦桧也是不屑一顾,想要依靠效忠书威胁他,金兀术还是嫩了些

还是那句话,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位者的态度。

只要是皇上信任,即便是朝中大臣弹劾他是金军奸细,即便是拿着他亲手写的效忠书,皇上也会说,那是假的。

真假,全在皇上一句话。

所谓的人证、物证之类的,对于皇上而言可有可无。

皇上重在利,只要是对皇帝有利,便可受重用。那时所谓的不利证据,都是虚假的,对他一丝威胁也没有。若是对皇帝无利,甚至是遭到皇帝厌恶,那时不必有那些证据,他也会死的凄然,文人整人,凶残无比,可不见血而杀人。

他不会当金人的探子,祸害宋朝,也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抗金之志,而血战。他只爱自己,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只是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只有机会适合了,才能进入朝堂,进入皇帝陛下的视野中,才能再度崛起。

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朝廷重臣引荐,虽说他曾经是御史中丞,是朝廷重臣,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他的地位可能还不如一个七品小官。唯有重臣引荐,才能进入皇帝陛下视野,才有崛起的机会。不然,只能是被闲置不用,或是任命为一个闲散职务;

二是,了解皇帝陛下的性格、秉性等,熟悉的好似衣服一般,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投其所好,得到皇帝的重视,从而得到任用。

只是此刻,秦桧觉得时机到了,两个条件都具备了。

第274章张浚西北行

“各位卿家,宗泽老大人病逝,不知何人可以统帅西军,对抗完颜娄室”

在朝堂上,赵朴问道。

扫了扫,朝堂的各个大臣,最后赵朴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人适合。没有适合,只能是凑合用了,正所谓明知不行,事急凑合着用。于是赵朴将决定权,抛给了在场的大臣,让他们共同商量。

“微臣愿意亲自前往”张俊率先开口道。

“张侍郎最合适不过”

“唯有他”

出乎赵朴的意料,这次竟然没有人反对,齐刷刷的同意了。

赵朴不觉得纳闷,平时间,哪怕是一只蚊子落在菜盘子里,众多大臣都要争吵几句,似乎不争吵几句,就会嘴巴不舒服,于是争吵变为了主流。很少出现一致同意的局面,这回竟然出现了。

只是一仔细想,赵朴总算是明白了,此次到西北,除了张俊之外,真的再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了。

赵鼎,是当御史的料,可是去带兵,统帅西军那些骄兵悍将,绝对是找死的料;

范忠尹,也不行,朝内的一些杂物还需要他处理。

汪伯彦也不行,他才能一般,当一州之长,已经是极限了,而当丞相有些勉强。在当丞相的这段日子里,陆陆续续出了一些漏子,所幸的是有其他人帮衬着,赵朴又时刻睁大眼睛盯着,于是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若是带兵,统帅西军二十多万人,一旦出现了漏子,那可就是致命了。

政事上,出了问题,还可能弥补;军队上出了问题。想要弥补也不可能。

总之在朝堂上,赵朴仔细的寻找了一圈,不是嘴炮当道,就是书生将兵,没有一个达到合格分数。只有一个张俊面前处在五十分上,虽然处在不及格状态,可是却是朝堂中分数最高的一个。

而去西北,又是一个苦差事。带兵打仗,若是打败了,不是沦为俘虏。就是流放的料,李纲就栽倒在兵败上,他们岂会再度跳到这个大坑中;若是侥幸打胜了,倒是可以得到功勋。只是自从宋金激战以来,败多胜少。想要打胜仗很难。

至少绝大多数大臣,回避这个苦差事。

“罢了。明知不行。也只能凑合着用了”赵朴心中悲哀无比,还是人才匮缺呀。

最后,任命张俊出任川陕路镇守使,算是西北军的军区司令了。

只是,赵朴还是不放心,也不由得他不放心。临别前。赵朴问道:“卿家,在西北可有对敌之法”

“一切以稳重为主,以守代攻为主,先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