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址的事,我们大致有了方案,你给最终确定一下。
另外就是”
蓝兴国说着顿了顿,犹豫了一下才道:“民航总局那边已经批准了顺丰成立航空公司的申请。
现在,顺丰已经在筹备航空公司成立事宜”
李东微微愣了一下,过了一会才道:“之前不是说审批不顺利,顺丰硬件未达标,起码明年才能获得批准吗
怎么现在就审批通过了”
蓝兴国摇头道:“之前他们不急,毕竟有些事还没准备好,仓促上马也不是好事。
可咱们这边弄的沸沸扬扬的,你还扬言要拿下国内首家民营快递航空的名头。
顺丰毕竟筹备了多年,这要是就这么轻易被我们拿下了,他们也不甘心。
之前他们和多家机场洽谈合作事宜,一直都不太顺利。
前些天,顺丰和深市宝安国际机场达成了协议,租用他们一部分场地,当做顺丰航空的主运营基地。
之前王威还准备购买货运机,正在筹集资金。
可现在,对方已经取消了购置计划,租用了一批即将退役的货运机,先把架子拉起来再说。
比准备,我们没他们充分,他们放弃了自建计划,自然比我们要快的多。”
李东听着微微点头,过了一会才道:“没事,第一第二无所谓,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扬名。
航空公司的成立,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扩大我们物流的覆盖范围,填充我们的空白领域。
这东西是在天上飞的,马虎不得。
既然第一被对方拿下了,那咱们基础就做的再牢固一点。
而且对方也只是获得了审批,什么时候第一架飞机上天还不好说,说不定等咱们的飞机在天空翱翔的时候,他们的小破飞机还飞不起来呢。
快退役的飞机,光是改造维修,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咱们采购的话,买的稍微新一点,维护改造时间比他们短。
反正咱们不差钱,他顺丰能跟咱们比”
蓝兴国失笑,不过还好,李东没在这事上发火。
上次因为百联的事,李东大发雷霆,狠狠训斥了陈浪几人一顿,他可都是知道的。
之前李东一直扬言要拿第一,现在第一没了,蓝兴国其实也怕他大发雷霆。
结果比他预料的好的多,李东爱面子是不假。
可他更切实一点,百联拿下永辉,那不单单是面子问题,关系到整个零售集团的战略和未来,他发火是正常的。
而航空公司的成立早晚,也就名义上好听点,具体的利益没有出现损失。
这时候,李东自然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火。
人家好歹比他早准备了几年时间,顺理成章拿个第一是理所当然的,真要被远方拿了第一,顺丰恐怕会怄死才对。
没再纠结第一的事,李东一边往大厦走去,一边问道:“选址方面,你们的意见如何”
“我们前期主要分歧在两边,第一,江城,第二,明湖。
不过最近这些天,江北省政府和明湖市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诚意很足,希望能把我们留在江北。
我和袁总、秦总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都决定,还是继续留在江北。
毕竟我们在江北扎根到现在,产业已经集群化,华东第一大物流园,也在平川,通过水路,很快就能抵达明湖机场。
明湖各方面条件不比江城差多少,还有当地政府鼎力支持,机场用地也价值不高。
所以,我们目前的决议是定在明湖。
不过最终决议还是得你拿主意才行。”
“我没什么意见,我对这个又不太懂,老哥你才是行家。
既然江北也合适,那也没有去别的地方的道理。
我们和江北政府合作多年,能留在家乡,那就留在家乡吧。”
李东很多时候显得刚愎自用,可一般他有了解的东西才说。
像航空公司的事,他就一个门外汉,没道理不听专业人士的,蓝兴国在航空领域,是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
耗费大代价请他来,可不是装门面用的,李东自然听的进他的意见。
正文第1201章家电下乡的契机
两人边走边聊,刚进办公室,孙涛就赶了过来。
见到蓝兴国在,孙涛也不意外,打了声招呼,接着便道:“李总,早上政府出台的计划您看了吗”
“嗯,了解了一下。”
李东说着笑道:“吴胜男这下应该可以松口气了,免得老是埋怨我,光知道给她下艰难任务。”
地产的事,不归孙涛管,他只负责零售集团和物流集团。
这是王悦的事,孙涛稍微含糊了几句就一笔带过,接着就直奔主题道:“除了早上的计划,我听说,政府马上会出台另一项政策。”
李东随口道:“什么政策”
“家电下乡,具体的内容我也不是太了解”
得了,不用孙涛再说了,他不了解,李东可是门清。
前世有段时间,家电下乡闹的沸沸扬扬,有人说买了实惠,有人说家电下乡的电器都是次品,也就是个噱头。
可不管怎么说,这个政策对家电产业的推动不是一般的大。
政策倒是不难理解,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市场,进行补贴而已。
其实补贴政策一直都有,不过以前没这么大,这么直接。
直接补贴家电销售额的13固定比例,可谓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光是这个政策推行下去,政府一年就得补贴数百亿。
前世,因为这个政策,才让各大家电生产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起死回生,逆势上扬。
对家电生产商,家电经销商,家电购买者,这个政策其实都有好处。
正因为借助这个政策,才让各大生产商、经销商扩大了销售网络,将网点布局到了农村地区。
可那是相对别人而言,对李东只能说利弊参半。
好处当然有,他刚想打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