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文凭,那是给女儿涨底气用的。
可生意,说句实在话,杨芸还真不太看得上眼。
女儿要是真和李东成了,还用得着在乎这点生意
就算不成,秦海那边的工资分红也能养得起全家人一辈子,哪怕日后秦海离职,这两年拿的钱也不在少数。
可惜啊,自己这傻女儿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想在生意上追上李东的脚步,痴人说梦差不多,如今遍布全国的远方企业,岂是那么容易被追赶的。
12点整,李东抵达平川。
出了机场,周海东开着李东的车在外面等着。
李东和谭勇上了车,一上车,李东就问道:“之前跟你说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周海东点头道:“人手已经准备好了。”
“那回头你安排一下,成立监察分部暂时先成立华北、华南、西南三大分部,华东和华中由监察总部负责。
另外总部要不定期巡视,各地负责人要实行轮班制。”
说完李东又道:“目前的远方,因为制度还不够完善,各地负责人权利很大。绝对的权利很容易滋生各种问题,袁成道的改制暂时我还没看到太大的成果,所以监察部是我的最后一道防线。
老周,多重视”
周海东面色严肃,重重点头。
见他重视,李东微微放心,接着又道:“监管部门,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必不可少。能做大的企业,不管哪家都有自己的监管体系。
越是大集团,内部监管就越严厉。
不要怕得罪人,你不得罪人,那就是得罪我,这点你要清楚。
企业做大了,其实管理企业和管理一个小国家没太大的区别,一旦从根子上出现问题,那企业也就垮了。
以后监察部要不定期对各地进行巡视,不要和稀泥,只要抓住一个就处理一个,这是你的权利,也是我赋予你的权利,明白吗”
“明白”
李东简单说了几句,想了想问道:“王杰最近怎么样”
一听李东问起王杰,周海东脸上微微露出笑容道:“还不错。”
没有过分的夸赞,一句不错说明周海东还是比较满意的。
如果不是王杰真做的不错,周海东不敢在李东面前说这句话,因为他知道李东准备让王杰干什么。
接管监察部
要是他现在因为王杰是李东的同学违心地夸赞,日后一旦王杰出了问题,那他也别想继续干下去了。
老板的同学,不代表真就比他这个心腹强多少。
周海东也用不着违心夸赞,王杰的确做的不错,有李东这个大靠山在背后撑腰,王杰没有想象中的嚣张跋扈。
在监察部,王杰为人很低调。
几个月下来,除了周海东之外,没有任何王杰和大老板有关系的风声传出来。
谨守本分是一点,另外就是王杰比较内敛,对周海东也颇为尊重。
就算两人都知道,未来王杰会接替周海东的职务,王杰也从不在周海东面前拿大。
除了这些,最后一点就是不拉帮结派。
在监察部工作,其实不需要拉帮结派,这本来就是个得罪人的活,不拉帮结派才是正理。
王杰这么年轻,骤登高位,远方集团的高管也不是傻子,难道真一点不知道王杰的底细
也不是没人和王杰套近乎,结果王杰对谁都是一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态度,时间一久,周海东对他更为看好起来。
见周海东这么说,李东沉吟片刻道:“那这样,近期监察部对华东地区做一次全面巡视工作。你安排一下,让王杰带队下去实践一段时间。”
“好。”
周海东应了一声,又道:“那让他去哪”
华东可不小,加上近期远方集团在华东地区多有布局,业务遍布数省之地,王杰一个人也不可能全部掌管。
“苏南”
“苏南”
周海东瞳孔一缩,却是没敢多问,点头道:“那我回去就安排。”
“嗯,时间要尽快,其他的你看着安排。”
远方成立三年时间以来,以前因为规模小,也不用什么大范围的巡视工作。
后来规模大了,前期李东怕耽误大家的事,也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巡视督导工作。
不过这次在京津遇到西单购物中心的事,让李东明白,是时候进行一次大规模清查工作了。
三年时间,以往都围着江北这一地做检查工作。
如今江北的投资,占据集团总投资的不到一半,剩下的投资都集中在外埠。
这时候要是还这么放任,上百亿的投资在外面,再不管,李东就真成了傻子了。
相比较别人,李东其实算是宽泛的了。
像恒大那边,刚成立公司就建立了监管部门,这些年下来,每年都要进行几次大规模的巡视督导,监管部门人数更是数百。
每年处理的人数更是一大批,前段时间袁成道做内部考核开除了一批管理层,就这样还饱受诟病,实际上和其他企业相比,还真算不上什么。
交代完监管的事,李东闭眼开始休息。
半小时后。
李东的车在远方大厦楼下停下。
陈珂在门外等着,见李东归来,连忙迎上前道:“李总,辛苦了。”
李东摆了摆手,问道:“北湾物流园的事进展如何”
“已经和政府达成大致意向,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商讨工作,意向书我给您放办公室了,您可以看看。”
“好,我知道了。”
李东边说边走,进了电梯,陈珂继续汇报道:“另外还有件事需要李总尽快决定,就是关于川航董事的事,川蜀那边已经开始催促了。”
“我知道了,袁总那边有意向人选吗”
“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