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和骑士队开启g5的天王山之战。
重返奥本山宫殿,詹姆斯必须要战胜这里的活塞队,否则系列赛里难成大事。
结果就是这场比赛,詹姆斯打出了他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一场比赛,在奥本山宫殿里,足足和活塞队鏖战了两个加时,并且率领骑士队109比107险胜活塞。
詹姆斯在常规时间的最后时刻挺身而出,得到了球队里30分里的29分,并且有25分是连着得到的,进入到超神的状态,生生在奥本山宫殿球馆里,为骑士队夺取了一场胜利。
活塞队虽然没有大本,却也依旧是联盟顶级的防守强队,詹姆斯能够打出48分9个篮板7次助攻和2次抢断的数据,简直非人。
杨迪也是惊叹不已,不过他知道,詹姆斯已经达到了s的水平,除了全面性之外,得分能力也是超强,超级球星一旦抽风起来,可以直接带走比赛,之前他砍下58分,生生从太阳的主场夺走一场胜利,就是同样的道理。
美国的媒体顿时对詹姆斯大为赞赏,这一场比赛之后,骑士队获得队史第一个东部冠军,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盖棺定论的事情,而詹姆斯进入总决赛,与勇士队进行王者会面,似乎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一件事。
媒体说,耐克的总经理做梦都会笑醒。
旧金山奥克兰,甲骨文球馆。
勇士和火箭g5战,全场一片蓝色海洋。
勇士队在赛前发布了西决纪念t恤,前来观看比赛的球迷都会在赛前领到t恤。
t恤的样式是蓝色,胸口是勇士队的队标,还有勇士队中英文队名印在上面,因为杨迪的缘故,勇士队里增添了许多的中国元素。
只不过今天,勇士队穿起了白色球衣,火箭队则依旧是一套经典的红色球衣作战。
火箭队背水一战,明显赛前表情更加凝重一些。
首节比赛一开始,姚明就主动背身进攻,麦迪、阿尔斯通等外线也是拼了命地往里吊球,火箭一开始选择内线进攻战术。
不到3分钟,就造成了泰森钱德勒的犯规。
蒙哥马利立马警觉起来,之前勇士输掉的那场比赛,就是泰森钱德勒陷入犯规危机,勇士队内线受损的状况,所以泰森一犯规,蒙哥马利立马进行阵容调整,别德林斯上场打4号位,杨迪移动到5号位,开始对抗姚明。
姚明没有那么轻松地进入内线了,姚明选择中距离跳投,轻而易举地命中了一些跳投。
但此时,勇士队外线开张,费舍尔命中第一记三分球,雷阿伦也跟着命中一记,勇士队连续三分缩小并反超比分,第一个暂停时,勇士队13比11领先火箭。
第一节后半段,蒙塔埃利斯登场,上场就沿着杨迪的挡拆路线突破到火箭禁区,飞身上篮命中。随后,雷阿伦和杨迪挡拆得手,杨迪空切篮下,接雷阿伦传球后直接飞起,姚明空中拉下了杨迪,采取犯规战术。
杨迪走上罚球线,两罚全中。
麦迪的三分球也命中,火箭队追回一点分差,第一节结束,24比25落后勇士队1分。
这样的节奏的话,对于火箭队而言还能够接受,背水一战,每一个球员都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态度,拼抢积极,侵略性十足。
但到了第二节里,蒙塔埃利斯率领下的勇士替补们在主场加油的威势中爆发,特雷沃阿里扎和蒙塔埃利斯完成空接炸框,马特巴恩斯防守端抢断了火箭替补球员斯潘的运球,两队天赋差距十分明显。
穆托姆博叉腰站在边上,勇士队几乎都是年轻人,各个能跑能跳,一个两个他还能够应付,但当对手四面八方地不停冲击内线的时候,连他也明显感到了吃力。
“这帮兔崽子,要是十年前,不,五年前的话”
穆托姆博第一次冒出了自己原来也已经濒临退役的感觉,一直在火箭担任姚明的第一替补,他状态一直很好,还感觉自己能够继续再打个三到五年。
还有没有上场的香农布朗和路易斯威廉姆斯,勇士队的球员简直就像是田径队的球员。
“如果说太阳队是菲尼克斯炮轰队,那么勇士就是金州跑跳队。”
观看这场比赛的“魔术师”约翰逊对勇士队的天赋赞叹不已,勇士队只用了短短几年就囤积到了大量有天赋的球员,湖人损失杨迪,简直是比之前放走鲨鱼东游更加失败的一件事情,“如果科比加上杨迪的组合,至少也可以再夺5个总冠军。”
泰森钱德勒第二节后半段出场,又领了一次犯规,不过此时他犯规数已经控制地很好了,保证下半场也可以有足够的出场时间。
凭借着替补们的发挥,勇士队半场53比47领先火箭队6分。
一直落后是一种非常尴尬的情绪,再久经赛场的球员,在面临着输球就会被淘汰的命运面前,也会慢慢乱了方寸,这需要非常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正文第七百二十章取胜四
金州球迷全场沸腾了的加油声中,勇士队主场109比99战胜了来访的火箭,g5战获得胜利,打进了总决赛。
勇士队连续第二年进入到总决赛
旧金山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甲骨文球馆上方飘下彩带。
鲜花飞舞,掌声雷动。
亮如白昼的聚光灯下,杨迪张开了双手,聆听现场所有球迷对他的崇拜。
“恭喜你了”
姚明走过来,苦笑着张开了手臂。
杨迪笑了笑,张开双臂,重重地拥抱了一下老友,比赛结束,双方剑拔弩张的赛场气息消失,顿时露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谢谢你们了,我喜欢和你们对决的感觉,充满了竞争性。”杨迪说道。
“可惜,我们没能进入到总决赛,不然很想尝一尝总决赛是什么滋味,一定是非常棒的。”姚明略带惋惜地说道。
杨迪拍了拍他的肩膀,姚明要弯下来一点,两人才正好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