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极其明确的认识。
以凤凰科委为例,本身就有相当的人才储备,可在它大发展时,又招进了不少人,像杨帆、张爱国之流,进了科委不到一年,就刷刷地蹿了起来,市里又塞来了孙小金、戏曼丽等人,再加上疾风自行车厂还进来不少职工,才堪堪地满足了科委的发展需求。
这仅仅是个科委而已,能做的项目有限,而北崇现在的摊子,铺得比科委要大得多,而且是各个方向的,缺的人手也多。
这个趋势目前已经很明显了,而这个缺口在不久的将来,会呈几何级数形式地放大,此刻要是再不考虑,将来难免要手忙脚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但是增加的这么多人全部纳入编制,陈太忠自己都觉得吃力,“这种规模的扩编,我是不赞成的,起码不能一次到位,要边走边看效果好的话可以考虑。”
“这个我赞成,”隋书记毫不犹豫地点点头,“但是同时我要强调一点,一定要积极考虑扩编,有这个消息,大家才能踏实下来工作。”
“呵呵,这个我支持,”陈太忠微微一笑,风声是必须放的,要不然大家就干得没动力,起码得先把人抻住,“可以有效地防止短期行为发生。”
有了转正的机会,大家才可能克制心中的贪欲,也会更加地努力对待工作。
至于说在这个逐渐扩编的过程中,隋彪可能利用区党委书记的权力,重新变得强势,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陈太忠还真的不是很在乎,党委管人事嘛等冒出他欣赏的人,陈某人也不介意帮忙争取几个指标。
“那就先安排报名吧,”隋彪点点头做出了决定,“十六个乡镇,一个乡镇十来个,一共就是两百协防员,我认为有必要安排他们在党校做个短期培训。”
“嗯,分批次来吧,”陈太忠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这两百人一人就算两百的工资,一个月区政府也要多出四万块的费用,老隋这主意打得不错,钱不出,还想抓住这一块。
不过换个角度看来,这并不完全是坏事,协防员原本是连联防队都算不上的,去党校培训一下,多少也就有点端公家饭碗的意思了这两百人肯定是良莠不齐,有这么个笼头套着,不怕他们惹出太大的事情来。
于是陈区长微微一笑,扫视一眼吃饭的包间,“干部培训中心这终于是派上大用场了,其他的往届毕业生,也不能说咱只照顾应届生了。”
“应届生的优势,还是在那里摆着的,”隋彪笑着摇摇头,应届生返乡创业的门槛看起来高,事实上一旦应聘成功,就是半只脚迈进了体制的大门。
中午这顿饭吃得时间不长,聊的内容却是不少,区长和书记各有所得,至于说谁得到的更多,那就是见仁见智了,下午的时候,陈区长安排计委副主任王媛媛,出一个区政府招聘协防员的稿子,晚上拿到北崇台去播报。
当然,仅仅电视播报是不够的,第二天一大早,关于区里要招聘协防员的公告,就贴到了公示亭,区里如此大规模地招人,登时吸引了大部分北崇人的关注。
第3781章跌跌撞撞上
最先对招人表示出关注的,是党群书记赵根正,第二天区政府才贴出来公告,赵书记就找到了陈区长办公室。
“太忠区长,这个招工的具体事宜,是否应该上一下书记会”赵根正才坐下来,就直截了当地摆出了态度,“我知道这个消息,还是通过电视,知道细节是通过公告事先没有听到任何的吹风,这似乎不太合适。”
你这自我感觉也太好了吧陈区长听得有点恼火,是隋彪没有跟你通气,你算到我身上,这算怎么档子事儿
不过赵书记能直接找上门询问,肯定也是有点底气的,起码陈太忠觉得,这并不算无礼,很多事情敞开了说,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赵书记和隋书记弄不到一起,这几乎是人所共知,陈区长虽然不喜欢办公室政治,但是有个人能帮忙牵制一下隋彪,也不是坏事。
于是他走到沙发边坐下,递给老赵一根烟,笑眯眯地回答,“这个协防员的费用,是走政府这边的,我跟班长打了个招呼,他表示说区委党校要有个短暂培训。”
区委党校的校长,就是赵根正兼任的,陈区长这算是婉转地回答了对方党校培训,总是绕不过你的吧
光有培训的权力,这个校长我干不干都无所谓赵根正听得心里暗哼,他负责的是党群建设,可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他要追求影响力和话语权,“培训好说,但是对人员的来源和甄别我们也希望能提前得到消息,以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你无非是想在招聘一事上,争取点话语权罢了,陈太忠听得很明白老赵的怨气其实都未必是冲着他来的,估计对隋彪的仇恨值更高一点。
一般来说,区里的重大决策,都是要通过常委会的,而现在的北崇,别说常委会了,就连书记会都快成了摆设,陈区长和隋书记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只要两人能达成共识,一般就不会再考虑其他区领导的想法。
按理说,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虽然到处是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但是赵书记这北崇第三号人物,就忍不住要站出来抗议。
“协防员目前没有纳入编制的计划,”陈区长不动声色地表示,他是真有点恼火了,老赵你这适可而止,别给脸不要,“党群口直接出面,会不会给大家造成误解”
“对表现好的同志来说,这未必是误解,”赵根正很明确地表态,“北崇下一步需要的人才很多,协防员怎么说也是本地人,优先解决编制是应该的。”
嗯有情况陈区长斜睥他一眼,“赵书记你希望我怎么做请直说。”
“我希望下次有类似事情的话,区里能比较早地通知我一下,”赵根正的要求还真的不算过分,“很多人找我了解情况,我压根儿不知情这个总不是太好。”
原来是这样,陈太忠默默地点头,这么大的招聘,党群书记不知情,也确实有点不合适事实上严格来说,这种大事应该过常委会,陈隋二人简化了手续,这个变通可以理解,但并不代表程序正确。
不过这个话,也不是这么听的,“有人了解情况”这一句,就具备了多重含义,陈区长沉吟一下发话,“那这样,我给你三个推荐指标,不受乡镇限制的你也好交代了。”
公告上写的是每个乡镇招收十人,但是陈区长和隋书记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两人手里各十五个机动指标这是党政一把手的特权,别人没这个权力。
陈区长肯从他的指标里划出三个给赵根正,也是不小的面子了。
“那谢谢陈区长,”赵书记笑一笑,他来区政府,主要还是想强调一下,自己党群书记的责权,凸显一下存在感,指标什么的不是很重要,他身为区里三把手,真想要两个指标,随便发句话,哪个乡镇还不卖点面子
不过区长真给几个指标,他也愿意拿过来,自己手上有指标,省下跟别人口角了,送人什么的也便利虽然一个月没几个钱,但好歹证明,赵书记还在区上官场的主流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