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陈某人打算将此事推到什么样的高度,作为宣教部长,何立刚非常明白此事的恶劣程度。
说白了,这跟青旺官场的关系不大,可一旦推向全国性的媒体,那绝对是爆炸性的社会新闻这个新闻太震撼,太有代表性了。
相对而言,此事是策划好的,那都无所谓了,无非是戳穿一个鲜廉寡耻的黑色“产业”,媒体派出卧底钓鱼,那也是能理解的想说人家钓鱼采访的,你可以不上钩不是
而且,陈太忠不但亲身遇到了此事,今天稍稍一策划,那边就相当配合了,说明此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了。
总之,何立刚必须打探出省文明办的底线,没错,这跟青旺官场真的无关,但是一旦上了中视之类的频道、全国性的报纸,或者说上了内参,青旺官场绝对不可能置身事外了。
“我们市委也高度重视此事,愿意做出必要的配合。”
“配合不配合的,那都是小事了,”陈太忠知道,对方这是要他开条件呢,下面地级市太擅长捂盖子了,但是他不打算轻易开这个口子。
“上次救人的时候,我拖着人游了那么远,筋疲力尽,想先爬到船上喘口气,”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眼中是感慨和悲哀,“可是你猜怎么着那小船划开了,差一点把我淹死这得需要多么无耻,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真是一群混蛋”何部长听到这里,狠狠地一拍面前的茶几,这份愤慨,他是发自内心的,麻痹的这真是缺德带冒烟儿的事情,你们差点淹死了一个省委的处长啊
那么,陈主任因此而震怒,就很好理解了人家要出气嘛,然而市委这边的工作,却是难做了,陈太忠肯定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啊。
他俩说了没几句,马三高就走过来旁听,接着段天涯也坐了过来,一个坐在何部长一侧,一个坐在陈主任一侧,两人都是静静地在听。
可是何部长一拍桌子,段天涯倒是接话了,“这个我们可以作证,今天找的替身,假装游累了,想攀着船休息一下,那小船马上划开了我们都拍下来了。”
“陈主任的话,我肯定是相信的,”何部长沉着脸点点头,他相信那种鲜廉寡耻的人,真能做出这种事来,所以他就更震怒了,麻痹的,这下工作还怎么做
公家的事情,一般都可以商量着来,但是涉及了私人恩怨,那麻烦就大了。
第2545章青旺震动下
何立刚并不是第一次听说陈太忠的名字,最近天南文明办在省里的风头,实在是太劲爆了,尤其是天南日报上居然公然登出了完善干部家属档案的意义所在
内部下文件和报纸上刊登,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就这么小小的一篇文章,引爆了整个天南官场,就连最不重视文明办的干部,也被这些传言带动得重视了起来。
何立刚自己就是宣教部长,对这些风吹草动尤为上心,随随便便地一打听,就知道现在文明办是潘剑屏亲自主抓,而在里面兴风作浪的,就是从凤凰市挂职上去的文明办副主任陈太忠。
知道此人是凤凰过去的,他再一打听,青旺原本就紧邻着凤凰,他还有什么打听不到的事儿合着就是把凤凰科委折腾起来的陈太忠啊。
面对陈主任的怨念,何部长还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于是一咬牙,“如果陈主任你能提供相关人员的名单,我会亲自向市委汇报,并且连夜安排抓捕这样的话,你们的工作就会好做很多。”
“抓捕用什么名义”陈太忠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心里却是禁不住生出点淡淡的鄙视,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想接管哥们儿的信息,哪里有那么容易“这是道德范畴的事件,想抓捕,师出无名啊。”
“上升到法律范畴,也很简单,”何立刚假装听不出他的意思,规规矩矩地就事论事,“欺行霸市,带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只凭这一点,就可以抓来调查了。”
“等我们做完这个节目再说吧,”陈太忠见他装糊涂,索性就直接拒绝了,“等节目播出之后,你们可以按图索骥,这样下来,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程序的正确。”
“一定要播出吗”何立刚顾不得段天涯在一边旁听了,他来是想捂盖子的,“我们保证,一定严厉打击相关的犯罪分子。”
“省台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入选一等奖的新闻了,”陈太忠叹口气,这可是实话,段天涯来的路上就感慨过,广电系统每年都有那么一次新闻评选,一等奖、二等奖直到优秀新闻,分了档次的。
老段在台里吃得开,固然跟他会做人有关,根基却是在于四年前省台的一则新闻,那则新闻最终入选一等奖。
那个片子就是段天涯拍的,这倒是在其次,关键是在带子上送之前的样片审核会上,段摄影师发现了一处重大问题片子是他拍的,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后期的裁剪制作,就不是他一个小年轻能拿得下来的了。
按说他能看出来的问题,别人更能看出来,但是这年头没有这么绝对的事情,段天涯发现,由于剪掉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镜头,有个细节缺少必要的铺垫,从某个角度看起来,这新闻有点造假的嫌疑。
而这个新闻评选,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真实”,有造假嫌疑的,一等奖就不要指望了这不是说一等奖里就绝对没造假的,但是戏法人人会变,人家能把假的做得跟真的一样,那也是本事不是
新闻是段天涯拍的,他确定是真的,领导们也知道是真的,然而,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是真的,就没在真实性上多下功夫,反倒忽视了这个小镜头这个问题提出来,该新闻后来又入选一等奖,从而奠定了段天涯在台里的地位。
“一等奖的新闻”何立刚听得真的有点傻眼了,“这种社会新闻,不合适送审的吧”
这话不假,舆论批评不是不可以,一等奖里也不是不可以有曝光负面现象的新闻,但是一般来说,入围新闻评选的,都是以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新闻居多。
那些曝光负面现象的新闻,就算能拿到一等奖,审核的尺度,也要远远高于主旋律新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镜头,都要被人抠得不能再抠,实在找不出毛病,又有相当的代表性,才可能入选其实,一旦入选,更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工作的需要。
而陈太忠张罗的这件事,本身就是“钓鱼”性质的拍摄,用于揭露某些现象是极好的,但是主观因素太强,为揭露而揭露,为批判而批判,缺少了公正性,想入选一等奖,那就是四个字白日做梦。
“是不合适送审,但是,新闻的奖项是很多的,”关键时刻,还得是段天涯这种专业人士出面,他最清楚何部长在置疑什么,“主要是连续三年无缘一等奖,台里压力也很大,这个报道出来,不管什么奖,总能捞那么一两个我们的压力多少就减轻一点。”
何立刚嘿然不语,他对宣教口的事也是门儿清,知道人家说的不是假话,而让他更无语的是,对方似乎不打算买他的账,一定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