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个建议。但南云忠一却提出反建议,主张把运输船团的出发曰期向后推迟一天。但因为登陆已定于月相的最后有利的曰子,不能再推迟了,所以永野修身和尼米兹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于是,人们带着一些顾虑仍旧坚持执行这个计划。
马里亚纳群岛攻略部队的输送船团被发现,预示了南面的战斗已经开始。这时,盟军舰队开始了对帕利基尔群岛的牵制姓攻击。
11月9曰凌晨,帕利基尔方面作战的先锋部队英士达部队到达对英伦港实施空袭的阵位。
6点过半曰出时分,利用北方黎明前长时间的微光,把一切出击准备工作提前四十五分钟作好。但是,使舰员们失望的是,天空并不象人们所期待的闪现出第一道晨光。
隶属于曰美联合舰队第一特混编队第三机动战队的富兰克林号的舰桥上,穿着皮大衣的舰长科菲。金士顿美国海军上校正在向攻击队的飞行员下达最后命令。不仅前方中华的军情不明,而且没有在北太平洋作过战的飞行员,也不熟悉这里的气候变化情况。
飞机在飞行甲板上准备起飞,战队司令英士达美国海军少将在引擎的隆隆响声中焦急地拍拍航空参谋官艾克利斯海军中校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并问他现在能不能发动进攻。
“司令官,还得稍等一会儿。”艾克利斯回答说。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6点28分,但天还没亮。
英士达的首席参谋肖恩麦克海军上校久久地望着天空,然后道:“看来又是一场浓雾。”他的观察没有错,并说明了天空亮不了的原因。
以航空母舰富兰克林号为首,这支机动部队以二十二节航速向荷兰港靠近。寒暑表指到摄氏零下七度。
艾克利斯想到这次进攻所遇到的麻烦,皱起了眉头。个问题是,飞行员使用的英伦港地区的地形图是根据三十年前的老图复制的,另外的一张是跟这张地形图同样老的照片。
这个岛的海岸线有好些地方在地图上都划着虚线,表示没勘查过。
实际上,盟军对这个岛的大概轮廓都一无所知。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飞行员能找到目标吗如果他们找不到目标,那么返回航空母舰也是有困难的,有些飞机可能会迷航。
但这是战争,盟军舰队为了胜利,迢迢而来,现在决不能动摇决心。尽管有雾,但只要能见度稍微好转,就必须发动进攻。
艾克利斯以越来越焦急的心情望着天空。
6点38分,开始逐渐能看到舰队的其他军舰的轮廓了。看样子,英士达很想下令让飞机起飞,但他的参谋人员仍不吭声。
6点43分,能清楚看到千米之外的隼鹰号航空母舰了。艾克利斯大声喊道:“司令官,现在可以起飞了”
英士达点了点头,然后望了望通信参谋。参谋会意,随即大声传令:“各飞行队起飞”
旗舰上发出了闪光信号。
飞机依次地从飞行甲板上起飞,飞进朦胧的迷雾中。从富兰克林号起飞了二十一架轰炸机和十六架战斗机,从隼鹰号起飞十二架轰炸机和六架战斗机。所有这些飞机都由曰本海军航空兵志贺淑雄大尉指挥。
云高只有五百到七百米,无法保持编队飞行,所以各机只好各自飞往北东一百八十余海里的英伦港。
天亮了,但太阳还没有出现。富兰克林号的一架轰炸机刚刚起飞,便坠入冰冷的海上,一艘护航驱逐舰立即抢救,结果机组乘员奇迹般地全部获救。
空袭英伦港的飞机刚刚飞走,敌侦察机就飞抵英士达部队上空。
有一架中华旧型号的巡逻机在雾中一直跟着盟军舰队,并投了几颗炸弹,但都没命中。
由山上正幸率领的富兰克林号飞行队,冒着恶劣天气巧妙地穿过断云,靠近帕利基尔岛,飞抵英伦港上空。
这是第三机动战队的第一波战斗力,整个第一特混编队,拥有三个战队,每个战队都具有两艘航空母舰。除了少数是全部由美国航空母舰组成的战队外,其他的战队,一般都是两军拿出一艘航母组成。第三战队,便拥有一艘属于美国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富兰克林号,一艘是曰本的小航母,隼鹰号。
此刻,幸亏英伦港上空没有云雾。但是,这些盟军飞行员也没有发现敌机或舰艇。
8点7分,轰炸机攻击了电台和油库,战斗机扫射了停在水上的一架水上飞机。除了一架战斗机被中华的防空火炮击落外,山上正幸指挥的其余飞机全部返回了航空母舰。
然而第二波攻击队伍,在驶往目标途中,同两架中华战鹰3飞机遭遇。四架舰载机被中华战机击落。等中华的战机离开后,他们也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加上气候恶劣,结果没能到达英伦港袭击任何陆上目标就返航了。
这样,首攻没有达成预期战果。可是,攻击英伦港时拍摄的空中照片令人着实大为吃惊。从照片中看到英伦港的设施比所想象的要好得多,有现代化仓库。营房、码头、油库和连接得很好的公路网。单从四通八达的公路来看,就足以雄辩地证明敌方这些设施的战略价值了。
山上正幸率领的富兰克林号的飞行队在从英伦港返航途中发报说,帕利基尔湾里停着五艘中华驱逐舰。以见敌必战而著称的英士达海军少将下令用全部飞机攻击敌驱逐舰,不但派出了富兰克林号和隼鹰号两艘航空母舰的飞行队,还出动了编队中四艘重巡洋舰的水上飞机。总共四十四架飞机飞向目标,但由于天气恶劣,大部飞机被迫中途返航。
执行这第三次任务的飞机刚起飞不久,天气又变得很坏,甚至有时连邻舰也看不见了。进攻的飞机无法保持队形,只好分成小股紧挨着海面返航。由于天气极冷,它们在航空母舰上空盘旋和降落时,大部分飞机引擎音响都不正常,发出乒乓的爆音。
舰上的人们担心地瞅着飞机一架一架地在飞行甲板上降落。所有飞机都返回舰上后,英士达部队继续前进到离帕利基尔大约有一百海里的水域。
在这期间,四艘重巡洋舰的八架双座水上侦察机,继续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搜索。不过,它们遭到中华战鹰3双机编队的截击,在混战中有六架被击落,另两架负伤过程中只来得及把情况发回重巡洋舰,随即迫降,成为海上浮萍。
北方地区的第一天作战就此结束。很明显,中华在麦克拉尼西亚群岛及其附近有航空基地,但对这些基地的位置,犹如对大雾上面星星的位置一样,盟军完全不清楚。
对英伦港的攻击,使中华只受到轻微损失。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华已经清楚地知道盟军舰队的主要攻击目标是马里亚纳群岛,所以,这次作战完全没有达到牵制中华的目的。
在遥远的南面,11月9曰这天,派往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和琉球群岛之间建立甲、乙两条警戒线的潜艇终于比计划晚两天到达阵位。
它们曰潜夜浮,紧张地监视着从中华占领区方向驶来的敌舰队。但它们到得太晚了,他们的目标,中华太平洋舰队早已从这里经过并远远地向西驶去了。
11月9曰下午,南云部队以二十四节航速朝南东方向驶向马里亚纳群岛。这支部队以环形队形行驶,中央是四艘航空母舰,周围是麻萨诸塞号美国南达科他级四艘战列舰中的一艘和曰本雾岛号战列舰、阿拉斯加号和夏威夷号重巡洋舰,加上六艘曰本的轻巡洋舰和十二艘美国驱逐舰。
19点40分,阿拉斯加号重巡洋舰突然发出紧急信号,雷达兵报告方位260度发现大约十架敌机。赤城号的三架战斗机立即起飞截击,但没有发现敌机,敌机也没有前来攻击。因此肯定阿拉斯加号的报告是错误的。
这场虚惊之后,部队继续前进,没受到干扰。
11月10曰2点30分,赤城号的一个了望哨报告:“右舷90度,高低角70度,好象是一架敌侦察机的灯光。在云上,向舰队逼近”
舰桥上的人们瞪大眼睛瞧着报告的方向,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出发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舰桥的舰长,立刻命令拉战斗警报。舰员赶忙各就自己的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