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73(1/2)

外,陆军方面的军备计划一点都没有通过。

英国的绥靖政策,并不是为德国,也不是为了法国,而是因为东方的中华帝国。在英国看来,现在的欧洲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华。在英国看来,种族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白人已经统治了世界几百年了,绝不能让黄种人和白人平起平坐。

英国方面隐约也明白德国和中华之间的关系,但这就是英国为什么要和德国妥协的原因。他不想把德国推到中华那里去,一旦德中结盟,那就是世界白人的灾难。所以在暗中,英国人一直在拉拢德国人。不过效果如何,英国人自己都清楚,面对态度模糊的希特勒,英国方面也十分无奈。不到最后一刻,英国不会放弃对德国的拉拢,也不会站到德国的对面。

就是轴心国的成立,英国也忍了下来,全因为中华没有在里面。在英国看来,只要中华加入了轴心国,那就不用考虑,因为这已经是英国的底线了。

所以面对法国的多次要求,英国人也只能安抚为主。不过英国没有想过,欧洲各国间有沾亲带故的,也有杀戮与仇恨。根本不是一个白人利益可以说服的,在者说,白人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野心对面,根本不值一提。

而美国就干脆很多,修养生息的时间都还不够,哪里会走进国际漩涡中。经济危机对世界的资本主义的杀伤力,比后世的那场还要巨大,而且恢复速度也比后世慢了很多。因为比起后世,这里少了一个几亿人口的市场,中华。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华大量限制了进口数量。面对已经回收所有海关,并且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已经完全废除的中华。没有那些所谓的通商口岸,并且在打击走私方面极为严厉的中华。许多国家想要依靠剩余产能出口中华,换取经济恢复的指望全部落空。就是那些正当路径进入中华的商品,不但要支付一笔不绯的关税,而且销路也十分的困难。

中华百姓如今的消费观念,就是支持国产。面对同样的产品,而且在质量和价格上更是优于国外产品,一句买国货的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百姓们习惯的走进华人商店,根本没有去理会那些刻着外国文字的商店和商品。

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把大量的商品往日本倾销,大量的货物堆积在中华,没有多少销路。很多在华商店都差点运营不下去,要不是有了那些华人商品的维持,或许连店租都交不起。

美国也不是不清楚,这样的倾销会引起日本民众和政府的不满。可国内抗议声不断,让美国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东西。此时执政党想到的只有尽可能挽回百姓的支持率,还有那些大财团的支持。

各国的殖民地是这次经济危机最大的受害国,许多国家只能用殖民地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美国也不列外,大量的商品被倾销到菲律宾等地,又在当地加大对各种资产的掠夺。

德意轴心国的成立,美国并没有太在意。就算现在世界再次打起来,最高兴的莫过于美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战争的便利,大力发展经济。能更快速的回复国内低迷的经济。

然而当日本加入了轴心国后,美国渐渐的有些不高兴了。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美国并没有说什么。其一是没有精力去管,其二是这件事在美国看来,并没有对美国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只是不高兴日本的举动,在美国看来,日本很多资源都是在美国的进口的,这种事情最少要知会美国一声。如此一声不响的加入轴心国阵营,美国当然会不高兴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苏联

世界风云变换,日本如此快的速度加入了轴心国,陈绍并没有太在意。他的目光一直集中在自己的老邻居苏联身上。

苏联在中华购买了大量的军事装备,陈绍很早就支付给了苏联。陈绍并不担心苏联在这些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属于自己的高科技武器装备。有些东西的条件达不到,根本不是依葫芦画瓢能模仿得出的。

特别是在战列舰身上,陈绍更不担心苏联人现在能搞出多好的战列舰。战列舰这东西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欧洲盛行一句话,战列舰代表一个国家最高科技的结晶。这句话在陈绍看来,并不适用于苏联,因为苏联在战列舰方面,实在是很不如意。就说沙皇时期的俄罗斯海军,除了整体吨位还过得去外,其他方面都不如人意。

并不是陈绍在贬低苏联,而是事实在一次的摆在那里。一艘五万吨排水量的战列舰,苏联并没有拉回北海。而是就近停靠在海参崴,还想组建所谓的太平洋舰队。海参崴这里并没有大型的造船厂,除了能日常补给维修外,根本无法建造军舰。

而想要依葫芦画瓢,那总要有葫芦吧葫芦有了,你把它放在千里之外,怎么画所以对于苏联这种做法,陈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还真有丝丝的失望。

陈绍一直都希望,苏联把这艘战列舰拉回去,并且多建造几艘。把苏联的经济发展拖一拖,现在看来,陈绍的算盘是打空了。人家苏联直接把战列舰摆在远东,一副要拿日本人开刀的样子。

库页岛的争端还未结束,原本在这几年,已经有所平缓了。不过当日本加入了轴心国后,有了德意的支持,开始又强硬起来了。多次宣布对库页岛拥有主权,苏联也不甘示弱,同样宣誓了对库页岛的主权,拟定的太平洋舰队,多次在库页岛周围游弋。

其实陈绍每次看到两国的口水仗,心中就很不爽。他很想狠狠的踹两个国家几脚,直接告诉他们,不单单库页岛是中华的,就连北方那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中华的。不过理智让他并没有这样做,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通道,现在还不是动刀兵的时候。同样在陈绍看来,这些土地都只是借给他们托管的,以后会连本带利拿回来。陈绍看上的不单单是那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对于日本,陈绍还有一个想念,始终不会忘记那个肆虐东京的梦想。

至于现在,争吧,使劲争,最好争个头破血流的。

陈绍对苏联的海军失望,却很注意对方的坦克发展。有了中华卖给他们的上百辆坦克,虽说都是削弱型的,但也给苏联人不少的启发。还不至于搞出t34的程度,可苏联的装甲部队快速发展速度并不慢。注意是注意,但陈绍并不是很在意。

你苏联的坦克有发展,我中华也不可能还是老式装备。虽然现在还没有新型坦克装备部队,但科学技术底蕴一直都在增加。只要到了需要新型坦克的时候,就能马上拿出更加强大的坦克。并且快速的形成批量生产,科技和工业的底蕴才是决定未来战争的成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