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骂,可恶的王八蛋,混蛋的王八蛋,可是骨子里面还是证据。鲁迅缺乏这方面的东西。”
徐乾虽然觉得李狂说的有些道理,却不认同
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只要你想找,你就能鸡蛋里挑骨头,哪怕是绝世名著也一样
徐乾认为鲁迅最大的缺点还是缺乏长篇,没有足够的长篇才是他最大的弱点
徐乾对于鲁迅先生还是很钦佩的
其实现在许多人对鲁迅先生都有误解,因为我们从小就读鲁迅,都看的烦了,看的厌了,逆反心理作祟,觉得鲁迅也就那样
而且现在有许多人要打倒鲁迅
他们面向的对象通常不是学术界,而是大众;他们所翻的案,或曰要打倒的对象是鲁迅
他们的卖点,通常是“来来来我告诉你,鲁迅是被神话的,鲁迅就是一个渣渣
为了贬低鲁迅,自然要把其他一些作家给捧上天
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从鲁迅的文章里找一些文字漏洞,证明鲁迅不过如此
这些人不是没读过书,而是故意读歪了
其实都是利用人的逆反心里,对一切已有知识质疑的态度,恨不得把一切形象推到,来证明自己多么牛逼,只有老夫我洞察一切,而你们只是被现有知识蒙蔽
这些人的存在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
徐乾想道了另一个世界的余华
余华就是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那个余华
他年轻时候最讨厌鲁迅
余华成长在动乱年代时,当时能读到的文学作品很少,而鲁迅的作品是畅通无阻的。余华小学就开始读狂人日记,初中、高中读的还是狂人日记,都快读吐了,而且完全不能够理解
余华开始写小说后,收获杂志的编辑说他的小说风格有点像鲁迅,当时余华还觉得是在侮辱他。
余华自己的回忆:
时光来到了一九九六年,一个机会让我重读了鲁迅的作品,一位导演打算将鲁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请我为他策划一下如何改编,他会付给我一笔数目不错的策划费,当时我刚好缺钱,就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我发现自己的书架上没有一册鲁迅的著作,只好去书店买来鲁迅小说集。当天晚上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我曾经谱写成歌曲的狂人日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
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
另外一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读到的第三篇小说,这篇小说在我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重复出现过,可是我真正阅读它的时候已经三十六岁了。
读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给那位导演打电话,希望他不要改编鲁迅的小说,我在电话里说:「不要糟蹋鲁迅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余华后来说过他为什么讨厌鲁迅:
动乱年代结束以后,我阅读过很多其他作家的作品,有伟大的作品,也有平庸的作品,当我阅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时,一旦感到无聊,我就会立刻放下这位作家的作品,让我没有机会去讨厌这位作家。
可是动乱年代期间我无法放下鲁迅的作品,我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因此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我告诉挪威的听众:当一个作家成为了一个词汇以后,其实是对这个作家的伤害。
我的演讲结束后,奥斯陆大学历史系的haradbeckan教授走过来说:「你小时候对鲁迅的讨厌,和我小时候对易卜生的讨厌一模一样。」
其实这些年把鲁迅先生拉下神坛也是好事,让人们更加客观的看待他,从多重角度看待他,既不神话,也不妖魔化,他就是他,一位伟大的作家
是的,鲁迅先生在徐乾心里就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绝不浪得虚名
李狂问徐乾道:“在你心里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狂的问题问出来,其他人都好奇的看向徐乾
因为鲁迅这个人实在是太特别了
简直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爱他的人认为他非常了不起,而瞧不起他的人也非常的瞧不起
“那么徐乾是如何看待鲁迅这个人呢”
这是很多人所好奇的
第801章有的人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斗士,是一个以笔为剑的男人”
徐乾这样评价道
鲁迅先生一生从不弱于人,战天斗地,从未怂过
在另一个世界徐乾曾经把喷子化过等级,最低级的就是键盘侠,然后高级一点是韩寒,再高级一点就是北岛,再高级一点就是李敖,而最高级的无疑是鲁迅先生
其实在另一个世界徐乾也对鲁迅先生并不感冒,偶然一次对他产生好感还是因为他的遗书
鲁迅先生的遗嘱是这样写道:
他的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看到这份遗嘱的时候心里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前觉得背这混蛋的文章是一种煎熬,后来我知道,这混蛋的文字是一种灵魂的力量,便也不再讨厌,可惜,他走的太早。”
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随处可见着人生的感悟,不太适合当作中小学教材,很多文字,长大了才能理解欣赏。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神奇的一个人
众人听到徐乾这样的评价都不由的心神一凛:“以笔为剑的男人,好高的评价”
但从侧面一想,未尝不是如此,鲁迅先生一生就是以一支笔在战斗,用他的文章来警醒这个世界
徐乾又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我非常的喜欢,他的许多话语都能一针见血”
“比如从来如此,便对么
狂人日记”
“比如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比如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
“比如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且介亭杂文附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