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因为经过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的上映,徐乾在内地算是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了。
占据天时,地利,就差口碑了。
若是口碑不俗的话,未必不能再次创造票房神话
。。。。。。。。。。
“真是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葛树显得非常的气愤
他的电影江海将要在新年档上映,但无论是网友还是媒体都不看好他,说他完全就是选错了档期,说他不应该在新年档上映,因为新年档有徐乾这么一个大boss。
他的影片江海上映完全就是衬托徐乾的。
完全就是给徐乾送菜的。
说他的电影面对徐乾完全不堪一击。
虽然说的都是事实
毕竟江海只是一部文艺片,面对我的野蛮女友这样的商业制作肯定折戟沉沙。
但葛树不这么认为呀
他傲气的很尼,他认为自己拍摄的电影才是道尽人性的真谛,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他认为好电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再者说了,徐乾他算什么东西,我出道的时候他还穿开裆裤尼,他有何资格与我相提并论”
葛树对徐乾非常的不屑。
可以说国内影视届的导演又有谁能让他信服呢
毕竟他可是“斗士”呀
显然他已经忘记了他自己“斗士”称号是怎么来的。
当年因为拍摄了那部禁片,他可是吓尿了,既赔了投资人的钱,还要被封杀,他没有骨气的到处求人,最后影片却依旧被封杀。
没想道时来运转,影片被封杀之后反而被许多“公知”认为好,要不是好,国家怎么可能封杀了。
因此他的那部描写血腥,替日本人洗白的三流电影竟被各种解读有了各种寓意,最后竟然成了所谓的“名作”
而葛树本人也被各种赞美,“自由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新时代敢说真话的人”。。。。。。。。。
他被无数人吹捧,许多文青都吹捧他,以为这个人很有逼格
在这些人的吹捧之下,葛树自己都相信了自己是“真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
这些年他又拍摄了许多部所谓的抠歌人性真谛的电影。
表面上看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直扑在文艺片领域。
其实他也拍不了商业片,他也没有那个本事拍商业片。
并且拿着投资人的钱中饱私囊多好,没事还能潜规则两个小演员
甚至有时候根本不需要潜规则,有些不明真相的年轻女文青就把他当作偶像,然后自愿献身
在外界人看来他安贫乐道,固守文艺片领域,是一位巨匠级别的人物。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燕京拥有几套房,并且存折里存款不少
这样的日子过得太潇洒了,能够拥有极好的名声,还有花不完的钱,还有漂亮的妹子
谁有他潇洒
安贫乐道呵呵
特立独行呵呵
坚守原则呵呵
每次看到别人对他的评价,他就想笑,笑他们傻,但是他也享受别人对他的吹捧,自然是闷声发大财了。
。。。。。。。。。
但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
每个人都想成为大导演
你看陈玄礼不也从文艺转向商业了。
新势力以来,许许多多的文艺片导演或因为时代的变化,或想赚更多的钱,都纷纷从文艺转向商业。
不过很多文艺片导演都失败了,他们拍摄得了文艺片,却拍摄不了商业片。
而最近一年,葛树也终于想拍摄一部史诗巨著,他想将文艺与商业结合在一起,拍摄一部既深刻又很受欢迎的电影
他不想再局限于家长里短,以小见大,不想再拍那些所谓的“一代人的成长”
他是有野心的。
从他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江海
顾名思义,他的电影主题要像大江一样宽阔,像大海一样广博
当别人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他愤怒了,因为以前的人们都对他非常的尊敬,他已经习惯了别人的追捧,这一次的转变让他很不习惯他要做点什么而且他不得不做
第515章声讨
是的,葛树觉得自己不得不做一点什么,因为他要角逐今年的金马奖。
可是角逐明年的金马奖,可是金马奖和针对徐乾有什么关系
有,当然有
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时代的成功自然引起了各种奖项的关注,这些奖项自然都会给徐乾的两部青春片各种提名。
可是徐乾却都视而不见,一次都没有参加。
其中又以金马为最,因为在内地徐乾还是很受上方看中的,没有哪个奖项敢为难他,至于金像奖,不拍香港电影,人家根本不会鸟你,因此只有金马奖对徐乾非常的不爽。
我诚心诚意邀请你,你竟然不来你不是看不起我们吗
因此金马奖的评委们觉得徐乾这个人没有艺术细胞。
并且赚了那么多钱,得了那么高的票房也不知道分享一下。
总之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徐乾这个人非常的肤浅
这可非常冤枉徐乾了,他不参加这些奖项,是知道凭借这两部青春片是不会获得特别重要的奖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忙
总而言之,现在金马奖的那些评委们看徐乾非常的不顺眼,认为他不识抬举。
葛树正是要投其所好,他要针对徐乾,从而赢得这些评委们的好感
并且他也与许多评委教好,那些评审团的人就喜欢看他拍摄的电影
因此他觉得只要自己喷徐乾,表明自己的立场,那么今年的金马奖还是很有希望的
。。。。。。。。。。。。
一片文章很快就出炉
垃圾的电影,垃圾的人
“前言:我写这些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知道徐乾他粉丝很多,所有人都怕得罪他的粉丝,几乎不敢说真话,但别人不敢说,我敢说”
这些话是表达他的义薄云天,敢说真话,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子会让他非常的有逼格,还别说有许多人就吃这一套。
“他说这是他近期拍摄的最后一部青春片,好一个近期,这个词用的好,人们都只关注到这是他最后一部青春片,却没有注意到近期二字”
“也就是说,他只是想炒作一番,让人们以为这是他最后一部青春电影,然后过一段时间,他又拍摄青春片,这不就是和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挥泪大甩卖”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再说,此君对于拍电影这项神圣的事业一点都不尊重,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拍摄电影的,但对于我们这些老一辈电影人来说是把拍电影,拍好电影当作毕生的事业的,因此我们对待电影的态度是精雕细琢,决不糊弄观众”
“而此君呢完全把拍电影不当回事,听说他这次拍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