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场”的整个过程一扬一打,配合默契,挥洒自如,到了妙处,旁边就有人喝彩叫好,扬场者便越发的得意卖劲,空中的麦粒像天女散花般哗哗地落了下来。看起来这个过程简单,但是落到实处,还是比较困难的,林斌以现在的身体条件还是做不来的,只能在一旁干点零碎的活计。
趁天还没黑,大家争分夺秒的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夏天的雨水说来就来,所以干活要快,如果不小心麦子被雨水吹打了,那可是卖不上价格的。
孩子们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一股土腥味,随着大人装袋的过程中一掀xian农村土话。接着一掀扑面而来。但还是得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里灌。掀,农村土话,和城里的铁锹相似,农村人自己用木头做的。叫木锨。
新割的麦子全部碾完后,开始“腾拣麦”,就是把经过第一次碾压不彻底的麦秸,再次进行晾晒碾压。“腾拣麦”的工序与前次一样,只是麦子质量就差多了。腾拣后的麦秸比较柔软,垛成长方形“麦秸眥zi”,日后铡草喂牛或者喂羊,座位畜生草料来用。至此,割麦碾场的农活就算完结了。接下来就是要晾晒和售卖,或者入仓,留作自己家平常生活中所用。通过镇子上的机器打麦子,打出面粉。
这一系列生动的场面,都成为村里农民们夏忙辛勤劳作的见证。
林斌记得后世再回老家的时候,老家农村已经很难看见“割麦镰”、“拉拉”、“拣杈”、“碌碡”、“拨架”、“木掀”、“木杈”、“推扒”等传统的农具了。有的村子甚至连养牛的人也不多了,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农村进城的的人所生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碾场为何事。而重活一世的林斌对这些事深有感触,他清楚的知道随着国家的发展,不仅仅城市得到发展,农村的发展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再过几年这些都要被农业机械取代。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城市里的互联网,工业得到发展,使城市里的人享受到诸多发展的福利i,但是林斌清楚的知道即使农村农业发展了,但是农人还是处在社会的底层。
风很轻,阳光很淡,细细地从树叶的的缝隙里洒下来,留下一地斑驳。听着树叶哗啦啦的响动和知了的鸣叫,以及田间地头蛐蛐,蟋蟀和青蛙的吟唱。怀念这么多年走过的时光,在岁月深处绽放习惯在夜里点一盏灯等待那一生未能尽的缘份,纵然岁月无声轻轻溜走风筝已消失在遥远的天空,这纷乱的世界里总有一些难掩的苦痛悲伤的年代里总有一些坎苛的路要走
即使重活一世,林斌也有诸多情感难以抛弃,当往事一幕幕的在眼前脑海浮现的时候。当亲身又一次体会到小时候的一切,事物依旧,但心智已改。林斌明白,即使自己重生,前路也颇多坎坷,哪里来的因为自己先知,就可以神挡杀神,佛阻弑佛。但是明知前路险阻,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人,又有何俱。自己不仅仅要实现自我的功成名就。当看到农人的辛苦,想到他们的朴实,忆起后世有些人装逼的表现,那些人炫富,浪费,随意践踏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时候,林斌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终有一日,通过努力。林斌会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穷人亦不可欺。丝亦可逆袭。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小斌,吃饭“林斌的回忆和感悟被奶奶的叫声惊醒,惊醒以后,林斌笑了笑,握了握拳头。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屋内。如果这时候有人看到现在的林斌以后,一定大吃一惊。现在的林斌和刚才的林斌截然不同。
吃饭的时候,奶奶说:“小斌,多吃点,这两天看把你累的。”
“奶奶,咱们场也碾完了,接下来咱们怎么做呀”
第五十三章粮食收购站里的风波
奶奶听到林斌的问题以后说:“你不要管了,这两天看看把你累的,你还小。没事去找你以前的同学去玩吧。”听到奶奶的话以后,林斌嗯了一声,继续吃饭。心想到时候自己在家里呆着,一起跟着去就得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大早太阳就很毒了,奶奶在家门口的马路上铺了一层苫布,把麦子在上面晾晒,林斌一直在一旁帮忙。
粮食晒好了以后,没过多久奶奶就出来翻一番,就这样一直一会翻一番,时间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下午了。到了下午以后,日落西方,奶奶和林斌就把粮食装到了麻袋里。准备去粮食收购站去卖粮食。
翌日,吃了早饭以后,林斌看到奶奶把粮食一袋袋往车上装。赶忙上前帮忙。两个人一起把粮食装到三轮车上,装好了以后,奶奶就准备去粮站卖粮,看到这里,林斌林斌也非要叫嚷着跟奶奶一起,说是一起上街买点东西回来。
林斌开着电瓶三轮车,行走到水泥马路上,吹着夏风,别有一番滋味。每当碰到村里的人时,都和奶奶打招呼说,”你们家大孙子回来了呀,这刚回来就干活,真是好孩子呀“
每当这个时候奶奶逢人问的时候都会说:“谁说不是呢,不让他干,他非要干。拦都拦不住。”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那嘴角挂着的笑容,要多灿烂有多灿烂。心情自然可想而知了。
当开车来到村口上的时候,奶奶让林斌把车子停下以后。自己独自进到院子里喊道:“大山他妈,大山他妈,在家吗镇上你今天去吗我去卖粮食。你去的话,赶紧,开车带上你一起。”
“好的,等等我。马上就好,你等我把锅刷了,就跟你一起去。”
不一会,林斌就看到一个和奶奶年岁相仿的婆婆,急急忙忙的跑出家门,来到路边林斌和奶奶放车子的地方,等上了车以后,林斌就启动车子往镇上赶去。
一路上奶奶和大山他妈有说有笑,聊一些家常理短的事情,你问我收成怎么样,我问你孩子在外面还好吗。
等林斌从车上看去,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车子到街上以后,已经不好走动了。农村的集市非常有特点,你越往里走越堵,越堵人越多,人越多大家还紧赶慢赶的往里面涌。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声,声声入耳,好一番热闹景象。集市中心位置连人下脚的位置都没有,不仅如此,如果谁要是推个车子想从集市中心穿过去,那家伙比打仗还困难。
镇里的粮站距离集市中心没多远,林斌看到这番景象以后,回头问了问奶奶说道:“奶奶,咱们怎么走,这前面咱们也过不去呀。”说话的同是林斌用手指了指集市中心。
奶奶看到这个样子以后,对大山他妈说:“山他妈,你看要不你先下来,自己去街上转转,我和小斌我们两个去粮站把粮食卖了以后,再来街里买东西。”
“没事,咱们一起,我先陪你去粮站卖粮食以后,在到街上买东西也一样。”
奶奶听到大山他妈这样说以后,说:“走吧,小斌。你下来。我来骑车子。绕小路走,不然真过不去。”
听奶奶这样说以后,林斌从车子上下来,奶奶骑上车子,七拐八绕的没一会就到了粮站里来了。
车子开到粮站里以后,林斌就看到粮站里大车小车排了好长的一队。看到有粮站里的人,给每个人一个号,可是当号码发到林斌他们这里的时候,也真是巧了,号发完了。发完就发完吧,无所谓的事情。但是林斌他们等了好久也没看有人给他们继续发号。看到前面的人一个个验粮,卸货,上称,登记,算账,领钱。可是林斌他们怎么等也没人过来发号。没有号是卖不了麦子的。
就在这时,看到有人看了一辆货车,装了好多粮食,直接开到了粮站里,过称,卸货了。连验麦等环节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林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