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工艺是在原始的块炼铁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可以说是心灵手巧的中国匠人的技术结晶。
这是无数匠人们,从最基础的冶炼技术中反复尝试所得出来的创新的技术。
这种先用块炼铁技术制造出基础铁锭,然后在进行反复的锻打,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往融软的铁锭之中吹入一定比例的木炭,在充分的捶打融合之中,让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的流程,能够让出品的铁锭有质一般的飞跃。
所制造出来的铁锭,就被称为块炼渗碳钢。
而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
只不过,这其中工艺的繁复,以及需要的气力,却是着实不易的。
若是以前的顾峥,下手五组,怕是要炼废两组,加上重新回炉制造的功夫,十组铁锭需要他不间断的锤上七日的工夫。
只不过现在交由到顾峥的手中,咱们再来检验一下他这睡觉都要学习后的结果吧。
将风箱踩得呼呼作响的顾峥,就将纯度比率相对高一些的粗坯扔进了熔炉之中。
根据师父教授的火焰颜色相对应的温度的刻度表,仔细的观测了起来。
待到火焰都几近纯白的时候,顾峥就将熔炉的出料口轻轻的提起,一股熔岩一般通红的铁水,就从其中流淌了出来。
顺着料口边上衔接着的接引槽,缓缓的就滚入到了固定的磨具凹槽处。
在那里温度较高的半液态的铁,需要进行常温的沉淀,淬炼等多道工序,待到铁锭被模具固定成型的时候,就着凝固的绵软形态,就可以进行二次锤炼和渗碳的步骤了。
这时候就是见识铁匠真本事的时候了,那破风乱锤一百零八打,什么疯魔锤法之类的胡编乱造的招式,在锤炼钢铁的铁匠面前,那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只有自己亲自上手了之后,才能真正的惊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以及被标榜为三苦职业的铁匠的不易。
因为纯手工淬炼的铁锭,需要的就是一个淬。
如何将杂质从铁锭中给排除出去,依靠的仍然是一个锤。
这种全凭手感的工作,其中的经验是无法用口中的语言去描述的。
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必须让一个铁匠他自己亲自上手才能够感觉。
就算是顾峥没白天没黑夜的学,但是第一次上手的他,看着冷水降温后的铁锭终是叹了一口气。
失败了。
这个光从外观和颜色上观察,与样本铁锭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成品,在他举起一块样本铁与其剧烈的碰撞之后,那个顾峥后锤炼出来的铁锭上,就磕碰出来了一个细小的凹陷口。
就像是转头被磕了一块一般的碎裂形态,这是太脆了的表象。
这也是铁锭之中不明的杂质物质太多的原因。
看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真真是没有说错。
那么咱们就从头来过吧。
依照着师父曾经教授过的细节,一步不拉的再来一遍吧。
更加仔细的顾峥,在大秋天里把用来御寒的外衣都给脱了。
他穿着没有袖子的对襟马甲,赤裸着结实的膀子,坦诚着他壮硕的肌肉,旁若无人的就在这个铺子中埋头猛干了起来。
待到这天色西沉,第一颗明星瞧瞧的崭露头角的时候,铁匠铺中那叮叮当当响了许久的击打声才算是沉寂了下来。
炉火映照下的顾峥有些激动。
他面前是入手还微微发烫的第一块他亲手锤炼出来的标准铁锭。
而从他开始炼制到最后成型成功,整整用了三个钟。
这种效率若是被熟练的老匠人知道了,都免不了赞上一句了得。
但是对于精益求精的顾峥来说,这种效率实在是太过于低下了。
这种一月一次的十组锭归结到全国的范围内的官办工坊之中,与庞大的朝廷军队所需相比,也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因为就顾峥的记忆来看,官办工坊的驻扎地,多在城郡以上的单位。
能够分支到乡县级别的工坊那是寥寥无几。
依照一宫官署下设35家的民办铁匠铺的标准搭配来看,这个时候的官勇武器制造,着实是一个硬伤。
供需不等的状态,让朝廷的边军在面对武器并不落后的匈奴的时候,底气就有些不足。
也难怪这些年朝廷一直以怀柔的政策面对匈奴的紧逼,一看情况不妙的时候,就积极主动的奉献出自己的公主,以和亲来缓和逐渐恶化的局势了。
唉,大势如此,咱们慢慢来吧。
叹了一口气的顾峥,揉了揉发酸的臂膀,就将今日新鲜出炉的成果用麻布仔细的包裹好,锁在了工坊侧边的工具箱中,再次检查了一下早早落板的铺面门窗之后,就封火收工了。
怀揣着今日入手的三十多个大钱,就算是再次披上的衣衫之中,因为汗渍渍的早已经没有了热乎气,都无法阻挡此时顾峥那颗充满了希望的砰砰直跳的心。
这样的情况有多久没有发生了。
第806交货2650
这种需要自己反复的尝试,全凭自己琢磨的成就感又有多久未曾感受到了
顾峥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现在的他莫名的满足,那种满足感喷涌而出,满满当当的填充了他那颗寂寥的心,温暖了他整个人的躯体,以及激励着他不停的向前再向前。
好日子就在前方,第一天的他,赚得是三十个钱。
而总有一天,他会用自己的这双手,赚的三十,三百,甚至千百个钱儿。
不够啊,他还能凭着这双手赚的更多,他会为他和陈三宝赚出一个咸鱼翻身之后的未来的。
充满了希冀的顾峥,感染了病榻之上的陈三宝。
而日子,就在这一大一小相互扶持的过程中一晃而过。
当这个懂事的娃子,摇摇晃晃的从床榻上下了地,已经能够搬着一个小木头几子坐在铺面前一边玩耍一边帮过于忙碌的顾峥招呼客人的时候,就到了到官署工坊中交货品的时日了。
这一天的顾峥,起了一个大早,还特意的为陈三宝和自己都换上了他们最齐整的衣衫,外边的铁匠铺未曾开板儿营业,自家的炊火更是没开,两个人什么都没做,只是背着一个看起来分量不轻的包袱,早早的就等在了县郡属衙的正西头,朝廷官署作坊的大门口处。
原以为他们两个人这么积极,应该是挺早赶到这里交活的人吧
不,等到顾峥抱着三宝抵达的时候,这工坊的门边上早已经三三两两的围上了人了。
这群人光从体貌特征上就能看出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