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者指的是粉侯,大宋习惯把驸马都尉称为粉侯;昆者就是哥的意思粉昆合起来意思就是驸马都尉的哥哥。
很好,韩忠彦的二弟韩嘉彦娶的就是英宗第三女淑寿公主。
结合文及甫信中今朝堂之上的字眼,能满足既在朝堂之上,又是粉昆这两个条件的,非你韩忠彦莫属啊
真的很好,一个司马昭,加上一个粉昆,要废宋明帝,这样的重料足够做一桌大菜了。
而且此事可不是新党捏造,是你们旧党自己捅出来的,文大衙内根正苗红,旧得不能再旧了,还有比这更具有说服力的吗
难为刑恕了,这么多年还留着这封信。章惇拿着这封信,再对照杨逸所提到的陈衍、张士良之事,一个更为完善的计划很快就在心中形成。
有了这封信,章惇再无迟疑,立即派人去请文大衙内进京,一万年太久,咱们只争朝夕。
杨逸回到藕丝淀的行宫后,只是表示了一下抗议,并没有在萧特末一事上多作计较,顺利将宋辽两国和约签下来后,第二天立即启程反宋。
宋辽之间互派使者时,从递上国书之日算起,一般允许逗留期限为十天,杨逸到藕丝淀不过五天,走得这么急他确实是担心迟而生变。以萧特末为首的辽国主战派,并不希望看到这个和约落实,千方百计想挑起两国纷争。
而大宋其实并未做好和辽国大战的准备。
辽国现在不好过,大宋同样不好过;内政方面,大宋各项改革刚刚铺开,还未见成效,不但未能给国库增收,反而还要大把的花钱;
军事方面,经旧党九年的废驰,禁军糜烂,军械老旧,急需重新整训筹备;
朝局也并未稳定,赵煦的身体随时会垮掉,在这种情形下与辽大战,十分不明智。
杨逸这次以打促和,可以说就是一场豪赌,现在赌赢了自然是尽量避免再横生枝节为妙。
之前杨逸曾让马汉卿他们多斥探西夏使团的消息,有关西夏的事没探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却意外地从西夏使团那边得到一个消息:辽国上京道、西京道皆有部族叛乱。
杨逸于是提出走西线大同府回国,当时耶律洪基以为他是怕经过萧特末管辖的南京道,并没多想,便答应了
就这样,杨逸带着九十八骑,还有莫桑为首的五百辽国骑兵,过上京、走饶乐,然后进入西面的茫茫大草原。
过了饶乐之后,千里之内就基本没有城镇了,茫茫草原之中散布着室韦、阻卜、虎骨等诸多游牧部族,这些部族逐水而居,随季节迁徙,很难确定在什么地方能遇上。
杨逸心中虽然另有打算,但能否达成也只能看运气了他这一行走得比较慢,一是随着进入隆冬,风雪越来越大,二是他有意为之。
车厢里,杨逸捧着一块雕刻双雁的玉配,有些出神
清娘被杨逸包得象只小熊猫似的,辽国啥没有,上等毛皮最不缺,他除了给家中的母亲杨氏、苏晴等人置办一些外,清娘更不待言,现在的她全身只露一双明亮的眸子在外,正骨碌碌地转着;
“杨大哥,这是越国公主送给你的”
“嘘别乱说话,这是我在藕丝淀的地摊掏来的小玩意。”
“好可爱,杨大哥能不能把它送给我”清娘连嘴巴也被包着,说话嗡声嗡气的,全然没有往日的清脆悦耳。
“呃这个嘛清娘乖,这玉佩不太适合你戴,下次我一定给你买块更好的,你看行吗”
对于清娘,杨逸向来是有求必应,宠得没边儿,如今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嘻嘻呵呵哈哈”
“清娘你傻了吗笑什么”
“嘻嘻”
“我看你是欠打了”杨逸说完,把她一下子掀过来,却有些无从下手,这丫头包得太严实,连屁股在哪都找不到,根本不怕打
清娘真的很象只小熊猫,在他脚边滚个不停,好不容易等她止住笑了,臃肿的身子困难的跪起来,然后趴下毛茸茸的围脖,露出那娇俏的粉面,凑到杨逸耳边说道:“谢谢你,杨大哥”
杨逸有些愣头愣脑地问道:“为什么干嘛谢我”
“因为清娘发现,杨大哥只有在清娘面前说谎的时候,才会这么不自然,这说明杨大哥心里最疼清娘,这些,清娘心里都知道的”
杨逸狠狠地瞪着她道:“嗯谁说谎了胡说什么呢你”
“人家才没有胡说哩嘻嘻”清娘又开始在他脚边自由自在的滚起来,嘴里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就你胡说了,快把胡说拿来,哈哈哈”
“什么把胡说拿来”
“是这样,来,清娘,杨大哥给你说个小笑话。”
“好呀,快说”
“乖乖坐好有一天晚上啊,两个盗贼翻窗进了一户人家偷东西,他们翻箱找东西时,惊醒了正在睡觉的一对夫妻,夫妻两透过朦胧的夜色,看清盗贼有两个人,也不敢大喊,生怕这两个贼人情急之下行凶伤人。
那丈夫急中生智,对自己的娘子说道:快,把咱们家的弓箭拿来。
外面的两个贼人一听主人竟有弓箭,顿时害怕了,正打算逃走,谁知紧接着就听那娘子答道:咱们家哪有弓箭
那丈夫见自己娘子没反应过来,急忙接口道:弓箭不就挂在墙上嘛
墙上哪有弓箭净胡说
对对对,胡说比弓箭利害,快把胡说拿来那丈夫一嚷完这句,立即捂住自己娘子的嘴巴,不让她再说话。
外间的两个贼人本来听说主人有弓箭,已经很害怕,这时再听胡说比弓箭更利害,顿时翻窗而逃,边逃还边互相嘱咐:快跑啊被胡说射到就没命了”
清娘听到这里,咯咯笑个不停,眼泪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