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无法嫁给他为妻子时,你会像奴家一样,有意求死吗”
这句话像是将军,直接把汪芷问住了。她扪心自问,如果能嫁给方应物为妻,那当然是美上天了,但如果不成,好像也犯不上去死罢
自己的心里自己明白。但问题是该怎么回答刘三小姐如果说谎,声称自己不嫁就死,那骗不了人,肯定会被方应物看穿,再说她汪芷也不习惯谎言欺人。
但若如实回答,说自己不会因此去死,那岂不比刘三小姐差了一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强势位置,一下子就要变成弱势了,还怎么有底气与刘三小姐为了正室位置较劲
刘三小姐等了片刻,不见对面人答话。便自问自答道:“你不愿意回答,那就说明,你不会因为不能做他妻子而去死。但是奴家能。这就是奴家与你的不同之处。
你前面说的那些,奴家都不懂。奴家也许没有你风情,也许没有你知心,也许不能像你一样心心相映,但奴家能为了他去死。”
耳闻刘三娘子轻描淡写的把死字挂在嘴边,方应物与汪芷两人隔着纱巾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他们根本没底气玩这个游戏啊。半晌过后,汪芷声音有点发颤的问道:“你何至于此。”
“因为奴家是他的妻子夫妻本为一体。宛如天地乾坤,没有天哪来的地只要奴家还活着。就不会让别人抢走他,除非奴家”
听到这里。越发焦躁的汪芷猛然一甩手,叫道:“我怕了你了”随即她扭身就向外面走去,走到一半,忽然又回头说:“我还会回来的”
孙小娘子和何娘子忙不迭的跟随上,过了门槛后,何娘子忍不住低声问道:“莫非就这样一走了之太可惜了,如今可是难得的机会,错过就再难找了。”
汪芷怨气冲天的说:“算我倒霉,这样根本没法子赢,不走还能怎么办你们仔细想想,那刘三娘子已经落下了话,若我发起狠,真把她逼得去死,哪怕是假装去死,那方应物又将会如何看待我
肯定要对我大生恶感,说不定要与我分开,我还是没任何好处但我又不能去服气认输,我也没那个脸,所以想来想去只有走人了”
方应物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方才汪芷咄咄逼人,就快把刘三娘子虐哭了,转眼之间,刘三娘子竟然逆转了
汪芷这个超越时代的奇女子,面对最纯粹最保守的传统女子,本该是压倒性的优势,事实上也一度如此,可最终结果竟然是惨败
说起刘三小姐的表现,就好像是向所有人宣告,虽然她普普通通,虽然她不那么活跃,虽然她连丈夫的面都没见过几次,但她才是事实上的女主角,独一无二的女主角
等方应物回过神来,望着汪芷的背影,又体会到汪芷心里那求亲不成的悲怆。这终究是自己最亲密的情人啊,方应物要追上去安慰几句。
不过走了几步后想起什么,他却转头看向刘三娘子。刘三小姐先是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夫君要去尽可去。”
方应物松了口气,点头示意:“我去去就回,小娘子等我。”
院中只剩下了父女二人,已经半天没有存在感的刘棉花慢慢走到女儿身边,伸手抚摸着女儿的头,万般感慨道:“你长大了,不再是惹了祸后只会躲在为父怀里的小娘子了,遇到事情也能独自应对了。”
“爹爹”没了外人,刘三娘子突然放松下来,双泪直流,哽咽着说:“你说过,人总是要成长的。可是女儿不想长大,宁愿永远当爹爹怀里的小娘子。”
刘棉花叹口气道:“以后不要随便说傻话,尤其是死啊活啊这些傻话,当然糊弄别人也就罢了。宁可丢人,也不要丢命。”
刘三娘子仰起头来,“女儿没有说傻话,也没有骗人,除了方应物,不想嫁给别人。”刘棉花愣住了,“也好,方应物终归不是绝情之人。”未完待续
s:你没看错,第二更
大明官第七百七十二章公案三生白骨禅
方应物回到殿前院落的时候,又只剩刘棉花一个人了。走到刘棉花面前,方应物先开口道:“这下,老泰山你总该放心了罢”
事情演变到如此程度,刘棉花的焦虑感化解的七七八八。再回想起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表现有点不堪回首,不原再提。只问道:“这次婚事只怕又要耽误了,今后该如何是好”
这句话也许问的是婚事,也许问的是其他事,也许兼有之。方应物琢磨了一下,答道:“别无他法,为了万全,小婿也只能在这里耗着了。”
刘棉花追问道:“你看要多久”
方应物心里当然知道最准确的时间,如果历史大势没有改变的话。不过不能说的太细。只含糊道:“说不准,也许十天半月,也许一年两年,老泰山不必心急。”
“你要记住,我女儿一直在等着你。”刘棉花临走前说。
方应物忽然想起什么,又嘱咐道:“还有件事,老泰山可以办了。尽早上疏,奏请为皇太子选妃,这也是个不捡白不捡的人情。”
此后万家的监控一直没有撤除,似乎做好了长期布控的准备,因而方应物也就只能一直在慈仁寺里住着,寸步难离。
他这一住,日子就渐渐的数不清了开始方应物还有闲心记一记,但到后来,方应物就懒得算日子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花开又花落,一年又一年。庙堂上宛如一潭死水,好人继续潜伏,烂人继续烂着。
一开始,朝臣对这种安静的状态有些不习惯。没有方应物的朝廷似乎死气沉沉,毫无活力。但时间长了,朝臣也就再次习惯了。方应物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慈仁寺占地不小,但在方应物眼里无异于方寸之地。憋屈得很。但他明白,自己必须忍着,外面已经不适合自己生存了,唯有慈仁寺方寸之间才有自己容身之处,可以慢慢等待着转机出现。
双方都有点赌气,这是一场长期的心理战争。两个万家也没想到方应物如此硬气,说不出来就不出来,方应物也没想到两个万家发了如此狠心。竟然真就不走了。
被困居寺内的日子很枯燥,尤其是总有一个打不得骂不得的高僧孜孜不倦的在耳边啰嗦,企图发展他方应物当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