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的道理,说白了就是各种营销手段引发出来的灵感
王塾师还是半懂不懂的,又不肯承认,也不想继续谈论这个,便转移话题道:“前些日子,老夫请你帮忙,你死活不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我前日见了你被府城士子欺辱时,才临时冒出的主意,之前哪有这些心思。”方应物毫不在意道:“现在通过你暗递消息,大宗师已经知道我想拜见他,而他也用录取你为信号,做出了比较积极的回应。下面就等着机会出现罢。”
“什么机会听起来老夫还是被你利用了。”王塾师忍不住问道。
方应物大笑几声,“老泰山你就为秀才功名乐着去罢,下面不需要你做什么了。”
又过了几日,府城和淳安县这场终于放了榜,方应物一大早便陪着王塾师一起去看。
虽然早已知道了结果,但王塾师在榜文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后,仍旧激动不已,挤在人群里简直百看不厌。
方应物也看了几眼,赫然在榜文上看到了朱瑞强的大名,既意外又不意外,看起来这朱公子敢打赌也是有底气的。
他便在看榜现场转悠起来,寻找自己的目标。果然,在附近发现了朱公子的身影。他们这种人家,有仆役代替挤到人群里去看榜,自己只消在后面等结果就是。
方应物走上前去问道:“你还记得赌约否”朱公子很不自然的顾左右而言他,“记得。”
“王老先生上了榜,你可输了”方应物指着榜文道。
朱公子强自辩解道:“比的是院试成绩,我也上了榜,怎么就算输了只能算作平手。”
方应物冷笑连连:“好个无耻之徒当初的赌约是,只要王老先生这次能被录取,就算赢了你上不上榜,与赌约有何干系”
闻声而来的王塾师忍不住瞥了一眼方应物。貌似方应物也是计划万一赌约失败就赖掉跑路的
相比下这朱公子似乎还算实诚,居然来看榜现场。或许也可能是他身为府城人,无处可跑
朱公子无言以对,扭头就走。
方应物便高声道:“敢情府城士子,都是如此言而无信之徒我方应物今日真是长了见识”
这是府城和淳安县合场考试发榜,前来看榜的多是两县童生,那天闹纠纷时在场的现在也还在场。如今发了榜,落榜的自然比上榜的多,有怨气的也比比皆是。
于是乎,方应物振臂一呼,两县童生又凑起来互相叫骂,足足有几十人堵在试院门外。
但王塾师躲在角落里,瞧着自己便宜女婿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不明白他想干什么。那天是他受了欺辱,赌约也是他,怎么方应物表现得比他还激动
忽然试院大门开了,冲出几十名差役军士,团团围住了众童生。有头目高叫道:“何人大胆在试院门外喧哗大宗师有命,拿了领头之人进去问话”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王塾师终于懂了,原来是借花献佛真是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能见到大宗师还不会产生闲言碎语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真土豪
方应物见完大宗师,没有在府城继续逗留,与喜不自胜、对未来束脩充满期待的王塾师回到了花溪。这回怎么也能值个年薪二十两了罢
这次严州府院试没有什么太引人注意的消息,但院试结束之后,被录取的朱瑞强进了府学,却因为“狂悖无礼”直接从附学生员被降成了青衣,并发送到社学去读书。
这比“留校察看”还严重的处罚,再进一步就是彻底革除秀才功名了。一下子引得议论纷纷,不明所以。
朱家也是当地大户,四方打听之下,才知道隐隐约约与考前与淳安县童生的冲突有关。当中有个叫方应物的放过“夺你功名”的狠话,八成就是他下的手。
知道碰了硬茬子,朱家四处拜托门路人情,居然通过汪知县写信引荐,跑到花溪去找方应物了。
面对从邻县赶到的朱公子的父亲,方应物语重心长的敦敦教导道:“年轻气盛虽然也是常见,但不可骄狂轻浮、目中无人,亦不可目无尊长、欺辱前辈至于言而无信,更不当是君子所为”
“是,是。”朱老爹唯唯诺诺,认真聆听方相公的教诲。
朱公子吃了这一番教训,知道了天高地厚世道险恶,脾气倒是收敛许多,也算因祸得福了。
却说方应物继续闭门读书。山中无岁月,一晃又是两个月时间,已经到五月份了。
这日,方应物正在后山木亭中读书时,忽然看到有个乡亲带着位陌生人走进树林中。
“方相公。小的乃锦溪洪家人,奉我家松大爷之命前来传话。说是临近乡试。方相公可否准备妥当该要约定好时间,连同项家公子一起出发。”
方应物合起书本。感叹一声时间过得真是快,不知不觉距离乡试只有三个月了。
这种时候,有钱人家的士子便会纷纷出发提前去省城,提前半年去的都有。但家境贫寒的,只能晚一些再去,毕竟在杭州府多住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
而且每每临近乡试,省城便会物价腾涨,想在省城住上几个月,花销何止数十两。相当于普通人家数年收入,一般人又哪里承担得起
方应物拿定主意后,便对前来传话的洪家仆役道:“若是无碍,便洪兄约定三日后出发”
送走了洪家仆役,方应物便回到宅中,吩咐王兰开始准备自己的行李。
随后兰姐儿默不作声,方应物调笑道:“怎么没话说么上次去县城岁试时,你可是一定要跟着的。”
王兰很违心的说:“奴家岂能不明事理乡试何等重要,几十个里才取中一个。夫君去省城自当专心致志,不可为奴家分心。”
方应物又调戏道:“若为夫中了举,那是会直接去京城的,到时候又不知道要分别多久了。你不惦记么”
王兰神色一黯。“奴家就在这里守着。”方应物摸了一把兰姐儿,“不与你说笑,还是一起去省城罢。那边有地方住。”
到了次日,方应物又看到一张幽怨的脸。王兰的哥哥王英也寻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