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连声道:“你这孩子,平时怪精明,怎么现在犯蠢了?还不快回去?家宴何时开不行?我还等着明年家宴再多口人呢!”
太子这才嘿嘿笑了,他扶着吴氏回东宫,尽管中秋宴没吃好,但重景帝和太皇太后都很高兴。
荣华公主也表示要回去给没出生的小侄子抄两卷经书,希望他能平安降生。
宫中终于有怀孕的人了,这意味着将有新生命降生。
吴氏回东宫后才回神,她和太子温存了一会,然后就被当头一棒了。
她有孕了,自然不能和太子同房。
正好时候也差不多了,御史中丞杨家的女儿也可以进宫了。
看着伺候的宫人将太子的日用品全都搬出去,吴氏心中五味杂陈,之前的狂喜消失的一干二净。
太子妃怀孕两个月,杨良娣入宫和张良媛入宫,再过半个月,之前定好的三个侍妾也全都被抬入了东宫。
看着东宫后院瞬间被塞满了好几个院子,吴氏再也忍不住了,顿时吐的昏天黑地。
☆、第61章有点过了
中秋过后,荣华公主早早搬出了皇宫。
楚朝再度迎来大捷,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
荣华公主也接了谢宁的来信,说她和云澜都全须全尾地从吐蕃回来了,虽然打的很艰苦,但总算没亏本。
看着亏本那俩字,荣华公主哭笑不得,一场让朝中上下重臣提心吊胆的大战,在谢宁看来只是没亏本吗?
不过既然小伙伴没事,荣华公主就打算下一步了。
之前云郡王大婚,将京城内关于和亲的喧嚣都压下去了,如今是时候在炒一炒了。
想到这里,荣华公主派何道给林晞送信。
林晞早就从国子监搬了出来,他本来就是勋贵子弟,在国子监还占着名额,如今他以闭关读书以准备来年考试为由搬回府,倒也没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
林晞一边做着长孙荣给他出的各种试题,一边要应付太子和公主这对兄妹布置的任务,顿时有些手忙脚乱。
林晞很想撂挑子不干。
但理智告诉他,定国公府还需要他撑起门户。
而且他孤家寡人一个,不管是太子和公主,看重的恐怕也是这一点。
他虽然身为勋贵,却从未带过兵。
定国公府在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这影响力并不强。
他是定国公世子,却又和镇国公府藕断丝连。
他还没什么宗族兄弟拖累,更没必要为家族以权谋私。
定国公府沉寂了十多年,已经渐渐淡出了朝臣视野,也方便他帮太子和公主搜集情报。
林晞自己都能想出好处一二三四,更别说宫里那两个使唤人的家伙了。
最重要的是,对于这样的任务,他不能推脱。
只有成为太子的心腹,他才能在朝堂拥有立足之地。
毕竟……他那位父亲在文臣中可没什么力量。
林晞只能靠自己。
林晞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琢磨着,是不是找几个帮手?
找谁呢?林晞很自然地将目光落在了自己的同窗身上。
秦深?不行,这厮的姑父是当朝宰相。
李静仁?不行,这家伙被明远伯盯上了。
优秀的人才到哪里都抢手,而且还要考虑忠心度的问题,实在是……
就在林晞一边头疼一边疯狂加班时,老家来人了。
是的,别看定国公府要落魄下去了,可终究还是有一些老人的。
早年伺候林晞的王姑姑说林家老家远方一位堂亲的小子来京城历练了,希望林晞给点指导。
林晞狐疑地看着手上这封信,信的落款的确是他们老林家的印章,还是自家祖父早年留在代州的人手,但是这个林霄……比他年纪还小哎!才12岁!!
“王姑姑,我这位堂弟年纪也太小了吧?”
林晞问王姑姑:“他是来读书的?”
王姑姑笑着说:“世子,这位霄少爷也是习武出身,不过据说性格有些大咧,偶尔还有点傻气,小……老家那边希望他能来京城增长些见识。”
“毕竟在老家那边霄少爷就是捅翻了天,现在的代王爷看在当年老公爷和镇国公爷的份上,也不会说什么。”
林晞纠结了一会,他问道:“还有多久会到京城?”
“大约三天。”王姑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