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12(1/2)

子到了刑部后,疏通成本也很高,案犯打点的积极性就下降了。

打个比方,贵州案件到了刑部,那案犯亲属想打点疏通,就要花两个月时间,穿越三千里去人生地不熟的京师。对于一般人而言,遇到这种情况岂止是望而生畏,只怕当即就放弃疏通打点并听天由命了,于是刑部主管官吏所能落下的好处就少了。

相反,京师人犯了官司,与刑部近在咫尺,打点疏通便利许多,积极性也高,同时京城人相对比较富裕,拿得出银子。

所以说京城案件烦不胜烦归烦不胜烦,但仍是刑部官吏最主要的灰色收入来源。作为高高在上的刑部尚书,荀飞谦大人可能不在意这点事,但是不能不考虑到属下十三清吏司大小官吏的情绪,部中具体事务都还要依靠他们去做。

李佑纵然有从朝廷到百姓的万般理由,但在涉及到需要挑战官场潜规则时,他就无法去游说荀尚书什么了。明规则可以因为人的主观想法而改变,潜规则却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见李佑沉默不语,荀尚书淡定的笑了笑,“若本官还是刑部尚书,就不好开此先例,不然部里要乱。什么时候不当这个刑部尚书了,便无所顾忌,临走前倒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见天色渐晚,李佑便告辞。坐在轿中,想起荀尚书最后那句话,忽然有所悟。

荀大司寇什么时候才能不当刑部尚书他才五十来岁,远不到致仕时候。那么他不当刑部尚书还能干什么天下还有多少比刑部尚书更好的位置

不过想起来,这眼下还真有一个,比如正空缺的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在六部中是中上地位,刑部是中下地位,刑部迁兵部就等于是升官。

李佑顿时懂了,荀尚书明着婉拒,其实是暗暗提了条件,他若能当上兵部尚书,自然临走前可以帮他在刑部吃里扒外。

这也太看得起他了李佑很无语,估计荀尚书是看上了他对卢阁老的影响力罢。有卢阁老这个前任兵部尚书和杨阁老一起用力,再搭配上吏部天官赵良仁,胜算还是很大的。

可是他现在不想再参与这些事情,就算成功,也如同甜美的毒药,饮鸩止渴而已。

既然刑部这边暂且说不通,李大人决定执行第二套方案,那就是模仿上辈子某个特殊阶段的特殊政策,奏请进行“严打”。

第六集名震京师第498章拜访程家

在路上,李佑又仔细想了想,进行阶段性的“严打”固然有许多好处,既刷政绩刷声望,又可以借着“严打”来扩张部分权力。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当前迅速开始“严打”是正确的选择。

有几个因素不得不考虑,一是当前并非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时期,因为季节渐渐要进入冬季。年终岁尾正是京师官场上的轻闲时候,逆潮流而动开展“严打”,似乎很不合时宜。

二是从他本人角度,这段时间也不适合做出轰动朝廷的事情。

三是他自己对五城兵马司和巡城御史的掌控还处于空白,贸然开展大动作,弄不好便要适得其反。

想来想去,李佑最后决定,严打的构思可以放到明年开春再办,他并不是等不起。不过在此之前,可以先向天子吹风,先让天子对此事产生印象。

回到家中时,崔、周两个师爷都已经从衙署中回来了。李佑便询问道:“今日五城兵马司中,可有忍耐不住的”

崔师爷答道:“据报,中城苟指挥先走了,其后有南城姚指挥离开。其余三人则一直候到衙署关闭时为止。”

李佑便心里有数了。就通过这么简单一件小事,手底下五个兵马指挥里,谁还算服气,谁心里不服,基本上一清二楚。

又在书房里简单写了几句话,作为提纲交与崔监生,让他润色润色,代笔写一篇密疏。

崔监生在灯下看去,上面写道:“陛下亲政,万象更新,京师地方多有不靖,卧榻之侧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如治乱当须重典,臣愿为前驱,为陛下澄清京城。待来年春季,愿请临机专断之权,以三月为期,专以严刑峻法对奸徒,可从严、可从重、可从快,足以震慑宵小,廓清地方”

今夜轮到宿在四房,李老爷回屋时,程姨娘将老爷迎入并指使婢女速速烧水去。

李佑便坐在卧房等待热水,与程姨娘顺口说着闲话,关怀道:“住在京城,可还习惯”

程娘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奴家随了老爷之前,本就是住在京师的,有什么不习惯”

李老爷十分尴尬,家中妻妾大都是南人,顺嘴说这些习惯了,一时却忽略了唯独程姨娘是北人。幸亏程娘子没甚心机,也不是心思重的女人,不然指不定会犯了什么小心眼。

他便又嘱咐道:“其余各房初次在京城过冬,有什么不适的你多注意些。衣物用具,该添置就添置,不要亏待了自己。”

“知道了,奴家尽快去问过诸位姐姐,不过明日奴家想要回父亲那里看看。”

李佑忽的想起什么,“这段时间,你可曾去见过你父亲”

程姨娘老实答道:“这半月没去过,明天是我家嫂嫂寿辰,奴家想回去祝寿。”

什么嫂子生日不生日的,李佑没放在心上,不过若有所思道:“想我到京城以来,事务繁忙,尚未拜访过你父亲,明日正该登门去见见老丈。”

程姨娘心里一喜,夫君还是能给她很长脸的。她满怀期待的问道:“一同去么”

“自然是同去。你可以直接过去,老爷我要先去衙署办了公事,随后再去。”

及到次日,程姨娘急不可耐的先出发了,李佑则去衙门视事。

其实也没什么公事,李佑在公署内稍稍坐了一会儿,换了便装,上轿去程家拜访。他这是私事,穿公服太招摇,所以就低调了。

程家宅子在东城,李佑到达时已经将近午时。今天程家有女人庆生,并没有张扬,只是在后院入口处能看出些端倪,宾客也大都是亲眷。

程老丈在前堂接见了李佑,作陪的还有程小娘子的同胞兄长程钰。李佑倒是第一次见到此人,上次他在京时,程钰还正在宁夏充军,这个妾兄似乎身体不错,居然熬到了赦免还活着。

如今程老丈的脸色可不像李佑上次离京之前那般满面风霜,看在李大人眼中富态了许多。

李佑暗道,想必他被发回了家产,同时身为京师盐业公会总管,又有归德长公主庇护,这一年来日子过得不错。

说实话,程老丈好歹也是落第读书人出身,对女儿给别人当小妾很有意见,但他明白木已成舟,没什么办法可以挽回,只能认了。

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别扭,故而明知李佑到了京城,往来走动却很少,平时也绝少在别人前提起给人做妾的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