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9(1/2)

的支持,才稳定住朝局并安然至今。

殿里只有李佑没什么感慨。指望他这样的人对第一次见面的老头子心生什么感触,那也太玄幻了。

事有反常即为妖,多疑的李大人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此时,老首辅推举彭阁老或者徐阁老继任首辅,那么许大人得到的次辅还有多大价值

原本首辅因老病不在阁,当了次辅就和首辅也差不多了。现在假设张若愚临走前,推举彭、徐中一人继任首辅,那就不存在首辅不在阁情况了。有首辅这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在上,许大人的次辅还不照样看人眼色而且与首辅不对付,日子估计不好过得很。

不仅仅是假设,李佑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从方才第一步推举许大人为次辅,老首辅就在布局了

钱太后直接特简许大人入阁为次辅,没有征询任何意见,看似简简单单占了大便宜,但也是开了今日之先河啊。

接下来,如果老首辅荐举彭徐继任首辅,太后又是一个乾纲独断的特简准许,谁又能说上什么话许天官这边即便有意见能轻易反对吗难道只允许你特简入阁超迁为次辅,而不准别人特简进位

难怪老家伙莫名其妙的推举许天官当次辅,原来不单单是为了迷惑麻痹对手,更是为了在这时候堵住悠悠众口通过这一步叫许大人无话可说

李佑又想起老首辅的第二步动作,罢掉分票中书。没了分票中书,内阁中谁还能制约首辅和大学士如果他仍是分票中书,与许大人联手未必不能与首辅一拼,但他却被罢斥了

原本都以为老首辅仅仅是为了打击报复他看来不是这样简单的,通过这一步使得内阁中彻底没有可以钳制首辅的力量了许大人没有力保他算是着了道儿

第三步,肯定是先辞职,再顺理成章推自己人继任首辅

这个老头子果然有手段,老而不死为贼也李佑简直要破口大骂。一个连天下第一官位都敢爆出去不要的人,算计起来太强大了再年轻五十岁,活脱脱就是另一个自己

为了许大人上位当第一辅臣,他冲锋陷阵力挽狂澜,为破局做出巨大牺牲。不但内廷分票中书没了,还被黜落出京,换来的就是这个寄人篱下的次辅位置

看着很多人仍在唏嘘两朝宰相的离去,感叹一个时代的背影李大人出离愤怒了真是感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非常讨厌算计不过别人还吃大亏的感觉尤其是在自己付出重大牺牲的情况下

不要以为本官没有留着金手指,今天谁也别想好过热血上头的李大人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陛前,高声叫:“臣有本奏”

张若愚正要继续说什么,却被打断了,现在他可不小看这个年轻人了,转头喝道:“你已被朝廷罢免,有何资格立于殿上还不退出”

听到首辅之言,钱太后也找到了泄愤机会,下谕道:“狂妄无礼,屡屡冲撞朝仪,左右拿下廷杖三十”

廷杖李佑尚未反应过来,便被值殿锦衣卫扑上来拿住了,硬生生向殿门外拖去。

众臣目送李大人被押出了殿门,很为他可惜。懂行人都晓得,在如今的大明朝,被廷杖机会太宝贵了,李大人如果是犯颜直谏被打了简直是莫大荣光、留名青史但他却是因为冲撞无礼太可惜了。

正摇头叹息间,忽然听到李大人在殿外高呼一定在振臂罢道:“监生血案,圣母与首辅心虚不敢听乎本官仗节死义定要一查到底”

第四集京城风云第281章半虚半实的底牌

不知从何时起,对国朝文官而言被廷杖成了华丽的演出,一朝成名的最佳渠道。哪个大臣若被廷杖几十下,便立刻能以节义敢言的美誉名扬天下,只要熬过不死,便可回了家摆酒庆祝自己要青史留名了

对自己身体素质有信心,故意批龙鳞、犯天颜去骗廷杖搏名声的也大有人在。从这点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很扭曲的世道

不过李大人表示,他这次被廷杖绝对不是骗来的,确实激怒了太后而已,只是既然要被打廷杖了,借势装的壮烈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李佑已经被押到了殿外阶下,但喊出的口号仿佛回响于殿中,嘴舌功夫了得的人嗓音一般都很清亮。

能上殿议事的这些大臣,秉性再正直也会被今天这环境感染出几分“阴谋论”的思维。

六监生案太后和首辅心虚李大人高呼的这两句被连起来想后,使人觉得很意味深长。某前中书即便胆大包天,也不敢在这事上胡言乱语罢,莫非今天太后与许大人突如其来的不对付,有这个因素在内

诸卿虽然嘴上从来不提那件案子,但心里一直默默关注,在大政归属问题上,这是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案件。不管是就此沉寂也好,旧事重提也好,估计都有其深刻政治含义。

老首辅张若愚晓得夜长梦多,咳嗽一声便要再次奏事。但宝座上的钱太后也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没有呼应首辅大人。

在慈圣皇太后心中,国子监六监生这件事,必然是某些有从龙心思的人制造出来的。当初她也知道不可能压抑住这种想法,淡化处理最好,所以只打算给那几个冒失到大不敬的监生小小惩戒,让国子监领回去自行处分。孰料一夜之间六人便齐齐暴毙了,事情反而更加离奇。

即便如此,她仍然选择了继续冷处理,并不想在被热议时候对这个话题纠缠不休。要知道,无论查出什么结果都是一场动荡,很可能只会造成越来越激烈的后果,这个涉及到亲政的话题越热,她越不安稳。

而作为皇太后,自然不怕将事情拖着,就算被怀疑也没人敢来审她,拖到渐渐淡出别人记忆最好。

但这不代表钱太后不想搞清楚其中内情,或者说想真正了结此事,以免莫名其妙的背上污点。想当“女中尧舜”就不能被看做暗地里害死上书监生的阴毒小人啊。

前阵子石祭酒极力推荐李佑去查案,她觉得时机已到便同意了。对李佑的办事能力,钱太后还是比较信任的。关键还在于她相信李佑是个心灵剔透的明白人,该处理的首尾李佑一定懂得如何处理的,该把握的真相李佑也一定懂得如何把握的。

今天李佑突然跑过来上朝并议事,钱太后本来没有多想,现在才意识到,莫非只短短数日便已经有了结果居然在眼下这个廷杖时刻才拿出来骗声望

老首辅又等了等,正想着是不是开口,却见许大人忽然对太后道:“李佑所言实属骇人听闻,内外惊疑,该传唤上殿问清以正视听,方可再论其他。不然朝廷仓促行事,万一出了差错徒惹笑柄”

殿中众人皆点头称是,许大人这话深的人心,能把风向看清楚了才好表态的。

却说李大人被拖到殿外,喊口号归喊口号,即便喊得再卖力气,执刑锦衣卫也是充耳不闻,并不关心他叫嚷什么,依旧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