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爬上来都费了好半天时间。另外,兄弟们穿地铠甲太重。这山太过陡峭,爬急了喘不过气来,我又下令脱掉铠甲冲,可这些兵不习惯这种雪山突袭,跟娘们似的,爬几步就使劲喘气,所以这才耽误了”
这年宝玉则神山主峰海拔五千三百多米,氧气只占平原地三分之一,这高海拔作战的确不能与平原或者一般低海拔山区作战相提并论,加上山坡陡峭,一个时辰能徒步从半山腰冲到山顶,其实已经很难得了,更别说还穿了铠甲。
这次作战计划出的问题主要出在对高海拔作战的困难认识不足。杨秋池前世援藏之前虽然看过一些西藏地资料,但他是坐卡车去阿里,并没有爬过山,对高海拔爬山的困难缺乏足够认识,而余轩以前是在成都当官,刚刚调到朵甘思不久,也没有这方面的作战经验。
两人是按照四川那种低海拔山区作战思路思考的,正常情况下,根据年宝玉则山的相对高度,从半山腰冲到山顶,也就一顿饭功夫就够了,杨秋池估计有柳若冰和宋芸儿两大高手,又只守不攻,坚持一顿饭的时间没问题,再说还有自己两百名护卫队先头部队。所以这计划是可行的。
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到过年宝玉则神山,不知道这山十分陡峭,关键是对高海拔作战的困难预想不足,加上柳若冰刚好孩子要出世,诸般凑巧,才差点出了大乱子。好在有惊无险。
宋芸儿听他说的倒也合理,这才挥了挥手:“好了好了,幸好我们都没事。”转身一指金顶之上,“我哥和和我师父正在上面呢,你们先不用上去,等剿灭了这些匪贼再说”
余轩躬身道:“谨听姑娘指示。”转身上马,带兵冲杀而去。
第二卷第407章试探
数千明军这时候已经控制了整个局势,所有建文余党和帝洛的谋反弟子僧众们大部被杀,其余的悉数被擒。
这时候,红绫骑着马,在夏萍等女护卫保护下上了山。红绫策马来到宋芸儿面前,翻身下马,急声问道:“宋姑娘,我们老爷呢他好吗”
宋芸儿嘻嘻一笑:“你们老爷很好,跟烧炭的差不多了。”
“烧炭的”红绫不知道宋芸儿说的什么意思。
宋芸儿笑着双手在脸上作了个花脸的动作,往金顶上奴了奴嘴:“在上面呢。”
“我要上去看看。”红绫很着急,“怎么上去呢”
“你先等等,”宋芸儿道,随即走到夏萍身边,将柳若冰刚刚生了孩子的事告诉了夏萍。夏萍立即吩咐女护卫们到寺庙里准备热水,然后带着几个年长的女护卫,架起云梯和宋芸儿、红绫上了金顶。
红绫上到金顶上,见厚厚的雪地里到处都露出燃烧过的断箭,满房顶都是,一脚下去,就踩在断箭堆里,发出咔咔断裂的声音,围墙和对面的小木屋也被烧得焦黑,一具没脑袋黑狗熊似的身躯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白雪,斗大的脑袋滚落一边。
这一切告诉她,这金顶上发生过怎样的熊熊烈火和怎样的惨烈搏杀。不由得心惊胆颤,慌乱地颤声叫道:“老爷老爷您在哪里”
宋芸儿一见小木屋的门关着的,便杨秋池应该在里面,拍了拍红绫的肩膀,走上前。推了推小木屋地门,没推开,叫了声:“师父哥”
杨秋池在里面叫道:“等等”将柳若冰依墙靠着,跑过去将大铜锤搬开。
小黑狗先从门缝里钻了出来,蹦跳着绕着红绫转了一圈。杨秋池将门打开,叫了声:“绫绫”
红绫这才发现,眼前这狼狈不堪的人就是自己的老爷,只见杨秋池满脸被烟熏得漆黑。脑袋上的乌纱帽的两只翅膀被烧得只剩了小半截,身上官袍也不见了,棉背心也不见了,只剩一身被烟熏火燎不成模样,烧得到处都是窟窿的内衣。
见杨秋池这副惨相,红绫眼泪都下来了,扑进他怀里,抓住他的胳膊问他伤得怎么样。
杨秋池展颜一笑。露出一排白牙,在被浓烟熏得漆黑的脸上,格外醒目:“绫绫不哭,老爷我只是受点轻伤,没事地对了,都是路上吃了烤全羊,口彩不好,我这杨爵爷这次差点成了烤全羊”
大家都笑了。红绫现在明白宋芸儿说的烧炭是怎么回事,见杨秋池没有大碍,这才破涕为笑。脱下身上的虎皮大氅。给杨秋池披上。
这时,红绫才见到柳若冰斜靠在墙上,怀里抱着个用杨秋池的棉背心裹着的婴儿,红绫惊喜地叫道:“柳前辈,您生了”跪在她身边。欣喜地瞧着那婴儿。
柳若冰微笑着点点头。那婴儿眯着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逗得红绫和柳若冰咯咯笑。
夏萍等几个女护卫都是当过母亲的,知道该怎么照顾月子的产妇,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护卫们打开楼梯口架设了楼梯之后,将柳若冰背下了金顶。找了间干净地房间暂时安顿。
又有专门护理的女护卫给杨秋池清洗了伤口,重新进行了包扎。经过检查,伤势没有大碍。
战斗已经结束,余轩布置打扫战场,然后与杨秋池见了面。又作了一番解释。杨秋池这才知道两人决策上出现了问题,好在有惊无险。已是大幸。
杨秋池在大雄宝殿一一提审了杨应能等擒获的建文余党,还有帝洛的弟子强巴等僧众,金师爷作记录。
令人意外之喜的是,被擒获的帝洛的藏民僧众中,居然有一个汉人,而且这人相貌十分的熟悉,杨秋池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这才豁然开朗。
杨秋池让南宫雄拿来锦衣卫海捕图进行对照,原来这位混在藏民僧众中的汉人,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仇人。真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抓住了此人,种种地疑惑也就一线贯通了。
审讯一直进行了整整一天,收获颇丰。当晚住在寺庙里。
柳若冰休息了一夜之后,她身有绝世武功,身体恢复很快,第二天一早,便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于是,杨秋池下令启程下山,返回成都。
成都,匡府。
匡贤珏是当朝翰林院大学士,告老还乡之后,整日里深居简出。他儿子匡弥年少有为,年轻轻的就中了进士,被右布政使吴慈仁给女儿聘为先生。
没过多久,匡贤珏就知道儿子与吴布政使的女儿吴巧贞情投意合,如果能与吴布政使结亲,门当户对的,他倒是很满意
没成想,儿子去泸州祭母,走后第二天晚上,吴巧贞就被人杀死在了房里。匡弥哭灵时伤心得几次昏倒。匡贤珏为失去这个理想的准儿媳也是十分地惋惜。
吴巧贞已经下葬很多天了,儿子匡弥还是整天在房里伤心落泪,这让匡老爷子很是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