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16(2/2)

“就以眼下元宋兵力交界,已经打下来的便暂时还给他们,如此议和才是正途。我们也好先拖着,等过了今年再举重兵南下,必能灭了他大宋。”

真金显然想过这个问题,但他的答案说出来,却只得到了两个字的回应:

“幼稚”

自我感觉良好的真金没明白老师呵斥的原因,只能问道:“老师所言何意”

“张弘范、伯颜接连失利,南征大军百不存一,你以为宋廷会不知道此番遣派使臣,一来是议和,二来也为探听虚实,宋使提出苛刻条件,但陛下却只是押后再议,这般做法已是露怯,你身为太子,还妄想轻易便能议和”

老头捋着胡须开口,随后问道:“太子可知道,那宋使下朝后又去了哪”

“他不是回馆驿吗”

“你连自己的对手在哪都不知道,太子啊太子,你不该整日思索如何与阿合马争锋,而是要务实去学,如何执掌一个大国。”老头又不由分说的教训起来,训完才开口:“他人现在已经在城外,探听大都虚实去了。”

“探听虚实如何探听”

“河道之上,便是随口问问近日来了多少粮船,都能知晓大都有无准备大战粮草。你只看到宋使口舌厉害,能辩倒阿合马,却没发现其人眼光之毒,心思之密。”

“竟然如此”

真金当下坐不住了,他是真没想到这些,谁让从小到大他学的都是儒家经文,孝经是能背的滚瓜烂熟,可却对治国无用。

“老师,那我是否应立刻派兵将他抓起来,即便不关入牢中,也该囚禁在馆驿。”

“囚禁一个明面上的使臣有何用随使臣而来的宋廷探子,难道就不会把消息传回去”老头颇有些失望的再次摇头,随后道:“便让老夫走一遭,会一会那位宋使,也看看眼下宋廷究竟想要什么。”

第664章大都的粮食危机

一国之都,航运为重。

在城外运河的码头边逛了一圈,沈惟敬便大大咧咧找了个茶摊坐下歇脚。

一边喝着甘甜的茶水,一边望着波涛起伏的河面。

京杭运河,他是很熟悉的,但是他记忆中的京杭运河,却和眼前的运河有些不一样。在他那个时代,京杭运河已经经过了二次、三次改造,从杭州可以往北直达京师。

而现在,忽必烈还没来得及对运河进行大规模整改,不论南下还是北上,都得从洛阳打个绕。这么一绕便多出了一千多里的河道,这也是他坐船昼夜不停的赶路,还花费了半个月的原因。

沈惟敬眯着眼睛在茶棚纳凉,不想耳边却听到了一道苍老却不失中气的话音:“店家,给老夫也来碗茶水吧。”

稍稍抬头,就看到一个古稀高龄的老者走进茶棚,来到他身侧坐下。

老头刚坐下,便似是自言自语,又似询问的开口道:“这绵延运河,停泊大船无数,可还壮丽”

“一艘粮船不过才装几万斤米粮,如何能称大船”沈惟敬心底清楚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当下笑道:“老人家,你怕是很久没去江南了吧,如今的江南,一艘大船可装百万斤的粮食,那才是壮丽。”

“既然如此,那阁下有在此地看什么竟如此着迷”

“你以为我看的是船,其实我看的是大都闹饥荒。”沈惟敬呵呵一笑,将剩下的半碗凉茶喝干净,便大笑起身:“如此大元,岂能没有粮危”

饥荒

老头莫名皱眉,同样起身:“何以见得”

“我方才问过了,最近五日开始,已有两支船队从襄阳出发、过洛阳顺水北上,装的都是荆襄米食。”沈惟敬眯着眼睛开口,眉宇间满是笑意:“仓促之间丢了临安,运河南段不保,淮南也无甚屏障,今年秋收大都是指望不上淮南之粮的,若不及早从荆襄调粮,大都怕是要烹牛宰羊了。”

“或许,情况还要更糟糕些,因为江南战船都被调以军用,上千艘战船在战事中损毁,此刻淮南是否连船队都派不齐若早知大都是这等情况,我也就不必来使,让我家都督挥师北上即可,想来你们大元也守不住淮南和荆襄。”

“说这么多,都忘了请教长者名讳”

沈惟敬轻飘飘的说完,一旁老头却冷汗直冒,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老夫窦默,先生之才,我算是见识到了。”

“我哪有什么才学,不过是眼睛精明了些,嘴皮厉害了点,不像老先生,既是一朝重臣,又是太子恩师,据闻还有一手了不得的医术,比不得,比不得。”

沈惟敬一边恭维,一边开口:“不过既然窦大人来了,那我也就直说,此番出使着实仓促,既然谈不出什么结果,我明日便启程回去。还望大人转告陛下,就说外臣叨唠,离开后那议和协议便算作废。”

回去

窦默一听这话,老脸就跟着急了:“宋使要离开”

“怎么窦大人也想要我把这条命留下”

“老夫绝无此意,但议和之谈尚未开始,宋使又怎能轻易无功而返不如再稍待数日,终究能有功成之日。”

见窦默这么说,沈惟敬呵呵笑道:“倒是劳烦大人费心,不过我看着议和不谈也罢,左右不过是再打一年,我家都督来时也是这般说的,大宋如今打得起”

大宋打得起

虽然知道这句话里也有很多水分,但窦默却是不得不考虑再战下去的影响。再打下去若还是不能胜,对挂名枢密院执掌军务的太子而言,绝对是一件麻烦事。而以元蒙现状,短时间内肯定调派不出像样的兵马与宋兵交锋,再打必然还是一场败仗。

“宋使且先回馆驿,容老夫与太子禀明,我想太子出面干涉,定会给宋廷一个满意答复。”

“在下就在馆驿静候佳音。”沈惟敬当然不是真的要走,只不过是借着窦老头向元廷传达一个信号,即便窦默不来,他也会用别的方式。

当沈惟敬跟着窦默一同回到馆驿,窦老头连进去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便直奔太子府,在太子府内与真金耳语了一番,便让真金前去面圣。

没人知道真金和他的皇帝老子说了什么,但当真金踏出皇宫之后,一道圣谕也随之下发中书省。

着令皇太子为议和副使,共议元宋停战事宜。

真金插手议和,自然是阿合马所不愿,但忽必烈的命令他不敢不听,同时也在第二日开始了与沈惟敬的谈判。

第一日双方都不让步,只能是不欢而散。

第二日沈惟敬接到了派遣在淮南的黑衣卫信报,当他把淮南一地的状况说出,阿合马整个人都不好了。淮南一地他极为看重,不少抢钱政令都能从淮南那获得大笔收益。

阿合马很清楚,忽必烈对自己委以重任就是因为他擅敛财,如果丢了淮南,阿合马哪怕再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忽必烈也要动真怒的。

第三日,阿合马已经慢慢开始愿意接受议和,只是在条件上依旧要继续扯皮。

第四日,扯皮继续。

直至,第五日。

秋后淮南一地粮食无力运抵大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