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过了今天它们都会成为灰烬。”刘仁轨在旁边摇了摇头,多少都有些惋惜。
“倭人船小,取之无用,有什么可惜的。”
四三二一看的很开,这些天都呆在大明宝船上,两相比对非常清楚,此刻最好的战船依旧是大明战船。
就在两人说话的空档,炮击声逐渐减弱。随着总兵主舰上军令下达,陈蚕等各战船指挥参将立刻挥手示意兵卒下船登陆。
不论大炮如何威猛响亮,最终解决战斗的永远都是步兵。
四三二一也没闲聊,和刘仁轨一起走下战船,虽然眼前海港中剩余的那些倭人没他的份,但在海上漂泊许久的四三二一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到踏实的地面。
两千大明将士从海滩登陆,不用一刻钟就解决了海港内存活下来的百余倭人。随后留下三支百人队驻守,其余人继续向岛内推进。
偌大的对马岛,并非四四方方的圆形岛屿,反而更像一根歪了的长棍。纵深不过十几公里,反倒是南北距离,从上县到下县有近六十公里。
如此一片小岛,本身原住民就不多,再加上岛上青壮年早就征兵入伍一起北上进攻朝鲜去了,所以此刻大明海军向内推进,几乎没有遇上任何阻力。
八路并进,只用了三天就将对马岛南北沿岸尽数掌握。
岛上还没解决的,就只剩下两座宗氏族地所在城池。
第508章李舜臣的考虑
对马岛国,数百年来都是倭国宗氏封地。
现任家督宗义智与其说是一位国主大名,不如说是一个代表倭国本土与朝鲜进行商贸合作的商人。
商人主政一地,虽然稍有钱财,但在军事上却是孱弱无比。
甚至就连宗义智这会都不在岛上,面对大明的火铳大炮,宗家其余族人完全拿不出对应策略。
想要依城而守,偏偏此刻冬季刚过,雨季还没降临。大明虎蹲炮只要来上七八次攻势,就能把城墙给轰出一段段的缺口。
听着城外的大炮响动,没等虎蹲炮发出第三轮炮击,宗氏族人就受不了这种压力,对大明将士举起了白旗。
投降
相比武士阶层,商人往往更重实利。既然打不过,投降自然没什么好说的。更何况对方是大明将士,能把倭国远征军打的屁滚尿流,投降大明也不是一件坏事。
作为最靠近朝鲜的倭人,宗家知道宇喜多秀家所指挥的远征军,在面对大明兵马后,简直是一败涂地,更清楚不久前就连倭国海军也吃了几次大亏。
这么打下去,倭国肯定是要降的。
自己先降一步,没什么不妥。
“你们这里,现在谁说的算”
宗氏既降,陈璘当仁不让的住进了宗家的地盘,同时把宗家主事族人都叫了来。
“大人,对马依旧是藩主说的算,具体事宜都是藩主传信给我,我来办事罢了。”
“嗯,那你现在给我听好了,既已归顺大明,你们就要听从本总兵号令,现在有两件事要你们去做。”
看了眼接话倭人,陈璘点头道:“第一,焚毁对马岛所有大小船只,包括那些尚未征用的村民渔船;第二,战争时期,我虽不滥杀,但也不会仁慈,我会另建一营供你们居住,吃喝也都照常供应,但你们必须乖乖听话,明白老夫的意思吗”
“明白,明白。”
身为商人子弟,宗家人哪会看不出来眼前老头有什么主意。
不就是抢占他们的财产吗
现在身家性命都攥在大明将士手里,财产自然保不住。
不过身为宗家族人,他们也明白另一个道理,只要他们还活着,等战争结束还能继续留在对马岛,那些损失的钱财迟早能赚回来。
至于眼下,自然是保命要紧。
“陈璘这老货,果然是本性难移。”
虽然大明拿下对马岛并没触发副本公告,但莫小白还是在一日后,接到了跨海而来的鸿雁传书。
传书中简单讲述了水师拿下对马岛的经过和接下来的部署,同时四三二一也把陈璘老头大捞一笔横财的事说了出来。
“想想就来气,为了打赢这场仗,我前前后后投了几千金进去,现在本钱都没回,倒是其他人抢钱抢的开心。”
莫小白将传书拍在案桌上撇嘴开口,旁边一缕晨曦好笑道:“谁让你是提督,又想漂漂亮亮的打赢这场战争。你背负的越多,付出也会越多,何况你的收获可不是别人能比。”
“我想如果给陈璘一个当上提督的机会,他会心甘情愿放弃那些搜刮来的钱财。而若换做玩家,他们肯定也愿意用一些战场缴获钱财物资,换你拿到的那些高额功勋。”
听着一缕晨曦这么说,莫小白吐了口气:“算了,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第二批物资运过来了吗”
“还没,最近江河解冻,但行船还不太方便,耽搁了一些时间。”
一缕晨曦解释了一句,说道:“不过你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好,补给晚了两三天并无大碍。”
“从平安道运送补给都这么慢,如果我不提前布置,现在干等镇江堡运送粮食、物资,没有一个月肯定过不来,我还怎么打仗。”莫小白带着几分理所当然回应道。
“等后勤补充完毕,下一步就是釜山了”
“呵呵不着急,攻略釜山之前,不妨先见见这个时代,朝鲜唯一的战将。”
“李舜臣你去哪见他”
“当然是等大军南下后,他来见我了,你不会以为我要亲自跑去庆尚道找他吧”
听到莫小白反问,一缕晨曦眨了眨眼:“我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去挖朝鲜人墙角。”
“挖他没兴趣。”
莫小白摇了摇头,自己手下有刘仁轨、周瑜二人主持大梦镇水师事务,何须一个朝鲜老头来掺和一脚。
没兴趣挖人,但既然来了,见一见总是要的。
李舜臣可是被朝韩两大国区玩家吹上了天,莫小白当然想看看这老头究竟什么样。
一周后,莫小白率大军从汉城出发。
过竹山,赴尚州,越大丘、密阳,最终领军驻扎在东莱城。
就在莫小白到达东莱的第二天,指挥朝鲜水师封锁南部海域的李舜臣,也策马来到了城内。
初次见面,看到李舜臣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位朝鲜老将并不似想象中那么老态。
年近五十,但看上去却像四十不到的壮年。
“李将军,久闻大名了。”虽然莫小白面对朝鲜其余朝臣时没什么好脸色,但对李舜臣却是给足了尊敬。
这位誓死护卫国度海权的良将,值得他予以尊重。
“末将,见过天朝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