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54(2/2)

“岛主”

“岛主回来了,这次去江陵还顺利吧”

风刀子刚往船头一站,岛上的人便纷纷向他打起招呼来。

王守毅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他第一次坐船出海,海上的风浪比较大,他这旱鸭子被折磨得不轻,即便知道现在是进了海盗窝,王守毅还是有种解脱的感觉。

他是心急着回去,但人家副岛主风灵儿好不容易弄来个手下,岂会这么轻易放他回去。

虽然王守毅坐船还直吐,有点丢她这个副岛主的脸,但王守毅班值出身,身高体壮,相貌堂堂,还是很有看头的。

大宋皇帝挑选班值侍卫有个挺有意思的地方,除了武功要好外,身材一定要高大,相貌也要比较俊朗才行,由于班值多是世袭的,所以皇帝还规定凡班值侍卫娶妻,一定要娶那些长得高长的女子为妻。

有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因此大宋班值一般长得都比较高大俊朗。

王守毅除了不识水性让风灵儿郁闷外,其它方面,风灵儿对自己这个手下还是很满意的。船一到港,风灵儿就叫道:“王守毅,把本副岛主的东西拿上,咱们到家了。”

王守毅已经认命了,一切等安顿下来再想办法吧,他一边捡起风灵儿的包袱,一边思考着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办

这样一个海上孤岛,自已就算会水也游不回去,许大人那里不知道怎么样了,从伍志高和黄三坡的谈话中已经可以听出,这些人是故意策划这次民乱的,目的大概就是把责任推到许清头上。

而现在自己和顾信好不容易发现了真相,却一个葬身江中;一个流落孤岛,连个信都没法传回去,这可怎么办

第七十七章八百里加急

东京新宋门。

东京的百姓刚刚在晨曦中醒来不久,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忙碌。宋朝由于关中地区已经败落,加上河西之地尽失,燕云十六州归了辽国,大宋的发展重心已经慢慢向南转移,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大宋最重要的产粮区,经济上的比重也日益增长。而新宋门作为东京面向东南的门户,每天进出的行人车马更是不计其数。

这天早上与往常一样,城门刚打开,进出的车马便挤满了城门洞,一片喧嚣。

突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的信使尚在远处就高声大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阻者死,逆者亡”

人马不停,飞速向新宋门奔来,城门中的车马顿时乱成一团,纷纷向两让开通道。

守城的兵丁也拿着长枪扑向行人,着急而粗暴地把人往两边赶。八百里加急非重大事情不能轻用,一路上换马不换人,绝不作停留,日行八百里也许不行,但五百里总是有的。

一路上即使是高官显贵也要避让先行,否则将冶以重罪,平常百姓更是撞死了白死。

守城兵丁刚刚赶开一条通道,快马已如一阵疾风卷过,带起满地的浮尘,急促的马蹄声如鼓点般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看着信使远去,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北边辽国入侵大宋了,否则信使岂会从东门而来想起前段时间辽国就开始在真定防线外集结军队,人们对这种猜测更为肯定,许多人开始担忧起来。

信使入新宋门后,沿街一路往西,冲上御街后再往北直扑皇城,来到文德殿外喊出一声八百里加急后便倒了下去,殿前守值不敢怠慢,拿起信筒冲进了正在早朝的文德殿。

赵祯看打开急信看完后,竟呆在了龙椅上。

龙门船厂劳力发生暴乱,乱民冲入润州城烧杀抢掠,包括润州知州在内十三名官员殉职,百姓初步统计死亡两百余人,伤者近千。民房被焚三百余间,被抢掠财物不计其数。

这份加急奏折,是韦灵运在民乱当夜就发出的。奏折最后声称,据初步调查民乱为有人故意煽动。并将胡黑子、孙大学等人的行为一一罗列其上。没办法,韦灵运这样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

见赵祯看完急奏后竟黯然无语,殿中大臣一时也纷纷在心里猜测不停,所有的目光全都干巴巴地集到了赵祯一个人身上。仿佛皇帝刚换了新装似的。

赵祯抬了抬手,示意身侍的太监将急报念给殿中大臣听,自己却在思考这件事引发的后果来了。

龙门船厂是许清一手策划,自己支持,可以说这是他们君臣二人合作的产物。许清曾给他描绘了一幅海上丝绸之路的美丽蓝图。而现在船厂才刚刚开建,就发生了这样的变故,船厂的未来已经一片暗淡。

更重要的是,许清这个自己重点培养的人才可能因此获罪,以前各地也多次发生民乱,但没有一次这么严重,这次乱民竟冲入州城,连知州都被乱民打死。追究责任起来连赵祯都没法帮许清脱罪。

太监刚把奏折念完,殿中顿时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对这件事,整个大殿中也只有吕夷简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就算他也没想到伍志高把事情办得这么快。吕夷简听完奏报后也默不作声地站在班前。

现在已经用不着他多说什么了,想必谏官们对这件事会很感兴趣。

果然,右司谏王安佑第一个站出来奏道:“目前最重要的是安抚润州受害百姓,调动两浙路附近步马军,协助盘查抓捕烧杀抢掠的乱民,安定地方。同是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朝请郎许清负责筹建龙门船厂,首倡使用流民,然而管理不当,以至发生乱民冲击州府的大乱,朝请郎许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即刻押解回京,由大理寺审查定罪,以安民心。”

赵祯听了没什么表示,又向晏殊望去。

当初王聪关于龙门船厂使用流民的奏折,就是晏殊批复的,这原本也不是一件多大的事,说来还能起到安定地方的作用,现在可好,不但没有安定地方,反而因此引发这么大的叛乱,晏殊心中也着急异常。

他出班奏道:“陛下,事情未明之前收押朝请郎许清是否有些不妥按润州判官急奏所言,船厂民工是受人故意煽动才发生叛乱,守门都头孙大学受人五百两银,以至将城门交由他人看管,这才使乱民能顺利冲入润州城。这些足以证明是有人阴谋煽动了这次叛乱,而许清在乱起后,知州殉难的情况下,以一人之力,发动润州城百姓,在宣毅军赶到前成功将叛乱平定,这本是莫大的功劳,所以臣以为,此时收押朝请郎许清殊为不妥”

右司谏王安佑再次出班反驳道:“陛下,晏相所言虽不无道理,但急报实乃润州判官韦灵运一家之言,韦灵运身为润州判官,负有监察地方之责,润州发生如此重大叛乱,焉知韦灵运不是为了脱责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